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是指发生于男性前列腺部位的恶性肿瘤,是男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早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晚期可表现为小便异常、尿动力异常、精液带血、勃起功能障碍、骨盆区域不适、骨痛等症状。

主要病因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年龄、家族史、肥胖、不良饮食习惯、性传播疾病及前列腺炎等是发生的危险因素

发病部位

前列腺,生殖部位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肿瘤科

常见症状

小便异常、排尿困难、精液带血、勃起功能障碍、骨盆区域不适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检查项目

直肠指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试、基因检测、前列腺穿刺活检、超声检查、CT、MRI、骨扫描

英文名称

prostate cancer

遗传性

与遗传有关

重要提醒

高危人群,尤其是50岁以上的男性建议定期做前列腺的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临床分类

前列腺癌病理类型中,前列腺腺泡腺癌常见,占前列腺癌的95%以上,起源于腺上皮细胞。其他类型比较少见,如鳞癌、导管腺癌、黏液腺癌、小细胞癌等。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排尿异常,出现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等情况。

2、尿液或精液中出现血液。

3、出现不明原因的勃起障碍。

4、患者胸背部、臀部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

5、腿部肿胀、麻木或下肢无力。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患者出现排尿异常、尿液带血等情况时多可去泌尿外科就诊。

2、出现不明原因疼痛,怀疑或确诊肿瘤时前往肿瘤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患者可能需行直肠指检及影像学检查,建议穿宽松且无金属饰物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何时出现排尿异常、疼痛等症状的?

2、您的症状是持续发生的,还是间歇性出现的?

3、症状发生有规律性么?

4、既往有无性病、尿路感染或前列腺炎等病史?

5、您是否自行采取过药物治疗?

6、您的家族中是否出现过前列腺癌患者?

7、您平时是否吸烟、饮酒?

8、您既往有无做过输精管切除术?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么?

3、我需要住院治疗么?要住多久?

4、我需要做手术么?手术会给我带来什么影响?

5、吃药能控制病情么?我应该吃什么药?吃药会有什么副作用么?

6、治疗大概要花多少钱?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我这个病能彻底治好么?治好了会不会复发?

9、这病会影响我生育么?

日常

总述

前列腺癌患者受疾病影响,可能出现心理、生理等方面的不适。应当关注患者心理护理与日常的行为习惯,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

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疾病,治疗较为困难,且治疗方式对患者身体情况影响较大,因此可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患者情绪。对此,患者应当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乐观对待疾病。不要认为前列腺癌属恶性肿瘤难以治愈而悲观失望、焦虑忧愁,要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临床疗效。家属同样应当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患者一同面对疾病,避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用药护理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服用化疗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使患者出现脱发、恶心、呕吐、食欲降低、厌食等症状,部分药物还具有神经毒性,可能造成手脚麻木。出现相关症状时,患者及家属应当及时与医生沟通,以确定症状的严重程度,避免带来不良影响。

术后护理

1、注意体位,患者全麻未清醒者,家属应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并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

2、注意保暖,严防意外损伤,麻醉未完全清醒前,应由家属或护士专人特殊护理,或应用约束带、床栏保护用具等,以防坠床。

3、患者和家属应密切观察切口处有无渗液、渗血,引流液的性质及其引流量,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以便采取处理措施。

4、留置导尿者,应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防止泌尿道感染。

5、术后第1天,可试着进水,第2天可进流质饮食,如牛奶、蛋汤、菜汤、藕粉等,以后可逐渐改为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馄饨等。

6、1周后可进普通饮食,2周后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如肉类、蛋类、豆制品及海产品等,并多吃水果和蔬菜。

7、手术后早期活动,先在床上活动,如翻身、坐起、活动四肢,逐渐在床边活动下肢,扶床下地活动,扶墙行走等,以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

生活管理

1、要做到生活规律,起居定时,合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2、注意生殖器卫生,经常清洗外生殖器,坚持用温水坐浴,少穿或不穿紧身内裤。不要按摩前列腺局部,以免癌细胞扩散。

3、根据身体情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练习养生功等,以增强体质、促进恢复。

复诊须知

治疗后每3个月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肛门指诊检查,2年后每6个月进行检测,5年后每年进行检测。

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多需进行直肠指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试等初步进行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进一步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必要时可行穿刺活检,怀疑存在骨转移者还需进行骨扫描来进行确诊。

体格检查

医生多会对患者进行直肠指检,进行该检查时医生会将戴着手套的润滑手指从肛门插入直肠,向前触摸前列腺,了解前列腺大小、外形、硬度、有无结节、腺体活动度等,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有重要价值。

实验室检查

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试

是前列腺癌实验室检查的主要手段,医生多会从患者手臂的静脉中抽取血液样本,并分析PSA含量。正常参考值为0~4ng/ml,当发生前列腺癌时PSA常有升高。

2、基因检测

部分前列腺癌可有基因异常,对存在前列腺癌家族史者可行基因检测帮助诊断,也可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

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如果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有异常征象时,医生可能通过超声检查进一步确诊。通常将一个小探头插入直肠,通过该探头使用声波来构建前列腺图像。可进一步明确前列腺形态,有助于辅助诊断。

2、CT和MRI检查

可帮助了解肿瘤有无扩展至包膜外及精囊,有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有参考价值。

3、放射性核素骨扫描

骨扫描是目前评价前列腺癌骨转移最常用的方法。医生通常会给患者注射一种放射性物质,等骨骼充分吸收(一般需2~3小时)后用接受放射性的仪器探测放射性物质的分布情况。可比X线检查早半年左右发现骨骼病变。

4、静脉尿路造影或CT尿路成像

静脉尿路造影或CT尿路成像可发现晚期前列腺癌浸润膀胱、压迫输尿管引起肾积水。

病理检查

当检查结果提示前列腺癌可能性较高时,医生可能选择前列腺穿刺活检,通过穿刺针插入前列腺以收集前列腺组织,并通过实验室分析确认有无癌细胞存在。怀疑存在淋巴结转移时,可能还需行淋巴结活检。

治疗

治疗原则

前列腺癌的治疗原则是控制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最大限度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为内分泌药物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部分复发患者可选择冷冻治疗。免疫治疗是目前最前沿的前列腺癌治疗方式,但尚不完全成熟,可视情况选择。由于肿瘤本身生长缓慢,部分低危、高龄患者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主动监测,待病情进展再进一步治疗。

一般治疗

1、卧床及镇静处理。

2、保持呼吸道畅通及心功能稳定。

3、注意营养状况,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药物治疗

1、抗雄激素类药物

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与雄激素有关,抗雄激素药物可阻断雄激素对于前列腺癌的作用,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目的。抗雄激素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类固醇类药物,其代表为醋酸甲地孕酮;另一类是非类固醇药物,主要有比卡鲁胺和氟他胺等。

2、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

LHRH-a是人工合成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已成为雄激素去除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这类药物可引起睾酮一过性升高,然后逐渐下降,至3~4周时可达到去势水平,达到抑制雄激素分泌的目的。这类药物早期需要与抗雄激素类药物联用,目前常用的药物有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曲普瑞林等。

相关药品

醋酸甲地孕酮、比卡鲁胺、氟他胺、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曲普瑞林等

手术治疗

1、双侧睾丸切除术

双侧睾丸切除术是雄激素剥夺治疗前列腺癌的基本方法。双侧睾丸切除术或被膜下睾丸切除术操作简单,几乎无并发症,可在局部麻醉下实施并在12小时内使睾酮达到去势水平;但此种手术无法逆转,且患者失去了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机会。

2、 前列腺癌根治术

前列腺根治术是治疗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方法,手术要点是切除前列腺和精囊,而后进行排尿通路重建,并根据病人危险分层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是否行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一般分为三种:

(1)传统开放手术:医生会在患者下腹部开一个切口,进行前列腺切除,但此种方式对患者损伤较大。

(2)腹腔镜手术:医生会在患者腹部切开几个小切口,然后通过切口将摄像头和手术工具插入,在摄像头的监视下进行手术。相较于传统手术方式损伤较小,是目前较常采用的前列腺癌根治术方式。

(3)机器人辅助手术:目前最先进的前列腺癌根治术手术方式,将手术器械连接到机械设备(机器人)上,并通过几个小切口将其插入腹部。外科医生坐在控制台上,通过控制操作系统来进行手术。与传统的微创手术相比,机器人前列腺切除术可使外科医师用手术工具做出更精确的动作。因为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比较小,所以这种术式相较腹腔镜手术恢复的更快。

放化疗

1、 放射治疗

多通过高能射线来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放射治疗相较手术治疗造成性功能障碍、尿路狭窄、尿失禁概率略低,但可能造成直肠放射性损伤。放射治疗的方式一般为两种:

(1)外放射治疗:患者平台在病床上,通过机器在体外将高能量束向前列腺癌部位进行放射治疗。

(2)近距离放射治疗:医生经超声引导在患者的前列腺部位放入放射性粒子,使其长时间提供低剂量辐射进行放射治疗。放射性粒子最终会停止辐射,不需要手术再次取出。和外放射治疗相比,放射源强度小,而且照射范围小,对正常组织影响较小,尤其适合于不能耐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高龄前列腺癌患者。

2、化学治疗

前列腺癌的化学治疗多用于内分泌治疗失败或出现转移的患者。通过口服或注射化疗药物达到杀灭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目的。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多西他赛、甲氨蝶呤、卡巴他赛、米托蒽醌、雌莫司汀等。

其他治疗

1、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特异性攻击癌细胞,并产生肿瘤特异性免疫的目的。目前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包括两种,一类是以疫苗为基础的免疫治疗,另一类是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但此类治疗方式尚不完全成熟,可能存在低反应率、耐药性、成本高及毒副作用方面的问题,仍有待继续研究发展。

2、冷冻治疗

前列腺癌的冷冻治疗多适用于放疗后复发的患者。治疗方式通常是在麻醉下,将特制的探头经会阴插入前列腺瘤体内预选部位,通过极低温杀灭癌细胞。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较少等优点。但是,在进行冷冻治疗时,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和阳痿发生率较高。

治疗周期

前列腺癌的治疗周期一般为20-30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第一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前列腺癌自2008年起成为男性泌尿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2014年的发病率达到9.8/10万,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排第6位。

死亡率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2014年前列腺癌的死亡率达到4.22/10万,在所有男性恶性肿瘤中排第9位。

发病趋势

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近年来呈显著上升态势,这与人均寿命延长、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有关。

好发人群

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是本病的好发人群。

好发地区

全球范围内,亚洲前列腺癌发病率远低于欧美。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大城市的发病率更高。

病因

总述

目前前列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年龄、人种、家族史、肥胖、不良饮食习惯、地理位置、激素分泌异常、性传播疾病及前列腺炎等可能使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增加。

危险因素

1、年龄

随年龄增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会增加。50岁以上男性患前列腺癌的概率显著增高。

2、人种

目前的研究显示,黑人是前列腺癌的高发人群。

3、家族史

如父亲或兄弟出现过前列腺癌,则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较高。并且当患病亲属个数增加或亲属患病年龄降低时,本人的发病危险随之增加。

4、肥胖

肥胖者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更高,出现前列腺癌后死亡率也更高。

5、饮食

脂肪摄入量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相关。大量的摄入动物脂肪可能会提高体内的睾酮水平,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

6、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所导致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差别可能与地域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发达地区有限的医疗条件及人群落后的保健意识等有关。目前数据显示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最高,亚洲地区则以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地区发病率较高,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发病率较低。

7、性传播疾病或前列腺炎

有性传播疾病或前列腺炎病史的男性的前列腺癌发病风险增高。

8、其他

(1)酒精摄入量过多是前列腺癌的高危因素。

(2)过低或过高的维生素D水平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关。

症状

总述

前列腺癌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晚期时可出现小便异常、精液带血、勃起功能障碍、骨盆区域不适、骨痛等多种症状。

典型症状

1、随着肿瘤生长,前列腺癌可表现为下尿路梗阻症状,如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费力,甚至尿潴留或尿失禁等。

2、前列腺癌患者晚期可能出现精液带血。

3、部分患者可因前列腺癌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即阳痿。

4、可有骨盆区域的疼痛等不适。

5、出现骨骼转移时可以引起骨痛、脊髓压迫症状及病理性骨折等。

6、其他晚期症状包括贫血、衰弱、下肢水肿、排便困难等。

并发症

前列腺癌可并发急性精囊炎、附睾炎、输精管炎、急性尿潴留、性功能障碍等。

诊断

诊断原则

前列腺癌的诊断多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问诊及检查结果确诊,医生通常还会对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是否存在转移、转移播散范围等进行评估。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结石、前列腺结核、前列腺肉瘤、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等疾病。

鉴别诊断

1、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症亦可出现与前列腺癌相似的症状。但前列腺呈弥漫性增大,表面光滑,有弹性、无硬结。

2、前列腺结石

因前列腺有质地坚硬的结节与前列腺癌相似。但直肠指检时,可见前列腺质韧,扪及结石质硬有捻发感。

3、前列腺结核

有前列腺硬结,与前列腺癌相似。但病人的年龄较轻,有生殖系统其他器官如精囊、输精管、附睾的结核病变或有泌尿系统结核症状,如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内分泌物、血精等。结核性结节为局部浸润,质地较硬。

4、前列腺肉瘤

与前列腺癌症状相似。但前列腺肉瘤发病率青年人较高,其中小儿占1/3。病情发展快,病程较短。直肠指诊检查前列腺肿大,但质地柔韧,软如囊性,多伴有肺、肝、骨骼等处转移的临床症状。

5、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直肠指诊时前列腺有结节,易与前列腺癌相混淆。但硬结的发展较快,呈山峰样突起。由上外向下内斜行,软硬不一,但有弹性。

预后

一般预后

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与患者疾病进展相关,早期患者经积极治疗多可达到较好的预后,晚期尤其是伴肿瘤转移患者多预后不佳。

危害性

1、患者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时,会对患者全身状况造成影响,出现消瘦、乏力,进而导致贫血、恶病质等损害,最终危及生命。

2、患者可因疾病损伤生殖系统出现不育症状。

3、前列腺癌可造成腰部、骶部、髋部、腹股沟等部位的剧烈疼痛,带来严重不适。

自愈性

本病不会自愈,需积极就医治疗。

治愈性

早期前列腺癌可以通过根治性手术或根治性放疗等方式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得以治愈。晚期可通过多种治疗方式有效控制病情。

治愈率

早期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多可治愈,晚期治愈难度大,预后较差。

根治性

早期患者可通过手术达到根治目的。

复发性

前列腺癌术后亦存在一定复发风险。

转移性

前列腺癌可经血行、淋巴扩散或直接侵及邻近器官(如精囊、膀胱),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淋巴结和骨骼,其他部位包括肺、肝、脑和肾上腺等。

生存周期

1、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患者,5~10年生存率可达到90%~95%以上。

2、局部进展期的前列腺癌患者,5~10年生存率可达到70%~80%。

3、晚期转移性的前列腺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约30%。

预防

预防措施

目前前列腺癌病因尚不明确,因此尚无非常有效的预防方式,但以下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

1、尽量减少高脂肪食物(煎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奶油制品)、红肉、加工肉的摄入。

2、高危人群,尤其是50岁以上的男性需定期做前列腺的筛查,宜每年一次。

3、适度进行性行为。

4、肥胖者需积极减肥。

5、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拒绝久坐,适当运动。

6、存在前列腺慢性炎症者应积极治疗。

饮食

饮食调理

前列腺的发病与男性饮食习惯相关,同时,饮食作为外源性的因素也影响着前列腺癌的临床进程。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患者的病情有一定帮助。

饮食建议

1、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低脂。

2、多食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水果,如猕猴桃、苹果、菠萝等。

3、常吃新鲜蔬菜,如卷心菜、荠菜、菜花、油菜、胡萝卜、百合、扁豆、芥菜、白菜等。多吃香菇、银耳、木耳、蘑菇等食物。

4、多吃鱼类、豆类食品。

5、化疗期间饮食应多样化,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呕吐等现象,可更换食谱,改变烹调方法,增加食物的色、香、味,调动食欲;少量多餐,吃一些清淡爽口的凉拌菜。

饮食禁忌

1、忌烟、酒、咖啡等。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蒜、姜、桂皮、花椒、辣椒等。

3、忌霉变、油煎、肥腻食物。少吃肉食,特别是红肉。

4、忌壮阳补肾食物、中药、补品和保健品,如羊肉、狗肉、动物肾、动物鞭、鹿茸、鹿角霜、巴戟天、肉苁蓉等。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