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总病论

《伤寒总病论》6卷,约成书于宋咸平三年(公元1100年)是庞安时多年潜心研究《伤寒论》的结晶。书中前三卷论述伤寒六经证,后三卷论述暑病等热病。作者于书中正式提出寒温分治的观点,认为伤寒与温病是性质不同的两类外感热病,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创立和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名称
归属类别
成书年代
书评序言
庞安常自少时喜医方,为人治病,处其死生,多验,名倾淮南诸医。然为气任侠,斗鸡走狗,蹴鞠击毬,少年豪纵事,无所不为。博弈音技,一工所难而兼能之。家富多后房,不出户而所欲得。人之以医聘之也,皆多陈其所好,以顺适其意。其来也,病家如市;其疾已也,君脱然不受谢而去。中年乃屏绝戏弄,闭门读书。自神农黄帝经方,扁鹊《八十一难经》,皇甫谧《甲乙》,无不贯穿。其简册纷错,黄素朽蠹,先师或失其意;学术浅薄,私智穿凿,曲士或窜其文,安常悉能辩论发挥。每用以治病,几乎十全矣。然人疾诣门,不问贫富,为便房曲斋,调护寒暑所宜,珍膳美蔬,时节其饥饱之度。爱老而慈幼,不以人之疾尝试其方,如疾痛在己也。盖其轻财如粪土,耐事如慈母而有常,似秦汉间任侠而不害人,似战国四公子而不争利,所以能动而得意,起人之疾,不可为数。他日过之,未尝有德色也。其所总辑《伤寒论》,皆其日用书也。欲掇其大要,论其精妙,使士大夫稍知之。然未尝游其庭者,虽得吾说而不解;若有意于斯者,读其书自足以揽其精微,故不著。著其行事,以为后序云。前序海上人诺为之,故虚其右以待。
元符三年三月,豫章黄庭坚序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影响评价
成书背景
校注整理
流传版本
章节目录
卷第一
叙论
太阳证
阳明证
少阳证
太阴证
少阴证
厥阴证
两感证
三阴三阳传病证
卷第二
可发汗证
不可发汗证
四逆证
和表证
可下证
不可下证
可水不可水证
可吐不可吐证
可灸不可灸证
可火不可火证
可温证
火邪证
卷第三
结胸证
心下痞证
阳毒证
阴毒证
狐惑证
百合证
痉湿暍证
发汗吐下后杂病证
伤寒劳复证
阴阳易证
卷第四
暑病论
时行寒疫论
斑豆疮论
卷第五
天行温病论
青筋牵证
赤脉㩌证
黄肉随证
白气狸证
黑骨温证
温病哕方论
黄病证
伤寒感异气成温病坏候并疟证
小儿伤寒证
卷第六
伤寒杂方
妊娠杂方
伤寒暑病通用刺法
伤寒死生候
热病死生候
温病死生候
天行差后禁忌
解仲景脉说
解华佗内外实说
辨论
上苏子瞻端明辨伤寒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