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小便刺痛

小便刺痛(urine sting)是指排尿时或排尿后耻骨上区、尿道内出现针刺样痛感,常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多见于各种泌尿系病变,如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结石等。

主要病因

泌尿道感染、尿路梗阻

发病部位

膀胱,尿道

就诊科室

肾内科、泌尿外科、妇科

常见症状

排尿时或排尿后耻骨上区、尿道内出现针刺样痛感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尿常规、尿细菌培养、尿液肿瘤细胞检查、血液检查、尿路平片、静脉尿路造影、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泌尿系统计算机断层成像(CT)、尿流动力学检查、膀胱镜检查、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查

英文名称

urine sting

原因

总述
引起小便刺痛的原因较多,主要由泌尿道感染、尿路梗阻、前列腺疾病等所致。另外,龟头炎、阴道炎、Reiter综合征等疾病也可引发小便刺痛。
症状起因

1、泌尿道感染

如膀胱炎、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核等。

2、尿路梗阻

如泌尿系结石、异物、肿瘤、先天畸形等导致尿路梗阻,排尿时压力增加,肌肉痉挛,从而引起疼痛。梗阻还可导致感染,加重疼痛感。

3、前列腺疾病

如前列腺炎等。

4、其他

龟头炎、阴道炎、Reiter综合征、Behcet综合征、膀胱瘘等均可存在小便刺痛的表现。

常见疾病

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急性肾盂肾炎、阴道炎等。

就医

门诊指征

1、小便刺痛,尿道口烧灼感;

2、伴尿急、尿频、尿道口发红或有分泌物;

3、伴排尿困难、尿不尽等;

4、伴外生殖器处丘疹、疱疹、溃疡等;

5、伴下腹部坠胀感、腰部肾区不适;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小便刺痛患者可到泌尿外科、肾内科就诊。

2、若怀疑女性的小便刺痛是由阴道炎症引起的,须于妇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建议患者穿宽松的衣服,以便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小便刺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加重吗?

2、还有哪些不适症状?是否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

3、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经何种处理恢复的?

4、是否患有泌尿系结石、尿道感染等疾病?

5、是否还有什么其他疾病?是否正在服药进行控制?

6、平时的卫生情况如何?

7、平时是否有吸烟、喝酒的习惯?具体的量是多少吗?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小便刺痛的症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我的情况严重吗?有没有较大的危害?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需要住院吗?

4、推荐采用什么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

5、针对目前的病情,可以达到怎样的治疗效果?会复发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7、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8、是否需要复查?多久一次?

日常

护理原则

1、饮食护理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有助于结石和尿道细菌等排出。

2、卫生护理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

3、心理护理

患者可能因疼痛症状或疾病影响日常生活,而出现焦虑、暴躁等不良情绪,家属要多与患者交流,给予安慰。患者也可向医生了解病情进展和治疗情况,解除思想负担,树立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

4、遵医嘱用药

患者要遵循医嘱,正确用药,注意不乱用、滥用抗生素。疼痛难忍时,也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止痛药。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会在详尽询问病史的基础上仔细全面地进行体格检查,了解身体(尤其是泌尿系统)是否存在病变。之后可能建议患者做尿常规、尿细菌培养、血常规、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尿路平片、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以寻找或明确小便刺痛的原因。必要时需做尿液肿瘤细胞检查、泌尿系统计算机断层成像(CT)等。
体格检查

观察外生殖器有无畸形、尿道口有无红肿或分泌物,检查膀胱和肾脏区域是否有疼痛或压痛。对男性可能会进行直肠指检,以判断前列腺是否存在异常;对女性可能进行妇科检查,观察阴道分泌物等。

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尿红细胞增多见于结石、肿瘤、泌尿系结核;尿白细胞增多或有脓细胞见于尿路感染、泌尿系结核等。

2、尿细菌培养

治疗前的中段尿标本培养是诊断尿路感染的最可靠的指标。细菌培养菌落数≥105CFUml(CFU:菌落形成单位,表明尿中细菌的多少)为有意义菌尿。

3、尿液肿瘤细胞检查

泌尿系肿瘤患者离心尿沉渣可查见肿瘤细胞。

4、血液检查

急性肾盂肾炎时可能出现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血沉增快。

影像学检查

1、尿路平片、静脉尿路造影

有助于上尿路(包括双肾、输尿管)结石和畸形的诊断。

2、泌尿系统超声检查

该检查简便、无创,可以发现尿路梗阻、结石等病变。

3、泌尿系统计算机断层成像(CT)

可以进一步明确病变。

其他检查

1、尿流动力学检查

对尿路梗阻的诊断帮助大。

2、膀胱镜检查

有助于膀胱肿瘤、结石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3、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查

有助于肾功能和泌尿系功能的检查,且对上尿路梗阻的判断有价值。

治疗

预计治疗
小便刺痛的治疗应明确病因,针对引起小便刺痛的原发病进行治疗。而对于疼痛较严重的患者,医生可能给予止痛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

1、对症治疗

尿路感染引起的小便刺痛,一般可耐受,不需要止痛。泌尿系结石或肿瘤会引起腹痛或肾绞痛,可予止痛药,如山莨菪碱、哌替啶等。

2、对因治疗

(1)泌尿系感染:首先对症支持治疗。可大量饮水,使尿量增加,排尿时可冲洗尿道分泌物。还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慢性尿道炎或尿道内有狭窄,除药物治疗外还可行尿道扩张。

(2)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对于结石较小,无明显嵌顿者,可大量饮水,并做跳跃动作,以利于结石排出;或体外声波碎石。合并感染者可应用敏感抗菌药物。结石引起梗阻而影响肾功能,或经非手术法无效者,都应考虑手术取石。

(3)泌尿系肿瘤的治疗:泌尿系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及病理,确定化疗与否、化疗方案和用药途径,但多数泌尿系肿瘤化疗效果欠佳。

相关药物
山莨菪碱、哌替啶

流行病学

传染性

症状

典型表现

1、常见症状

主要表现为排尿时或排尿后耻骨上区、尿道内出现针刺样疼痛感。

2、伴随症状

不同原因的小便刺痛会伴有相应的其他临床表现:

(1)排尿开始时刺痛明显且伴有排尿困难者,病变多在尿道,常见于急性尿道炎。

(2)排尿终末时刺痛明显,且伴有尿急者,病变多在膀胱,常见于急性膀胱炎。

(3)排尿末刺痛明显,伴排尿后仍感疼痛,或不排尿亦痛者,病变多在尿道或邻近器官,如膀胱三角区炎、前列腺炎等。

(4)排尿突然中断伴刺痛或尿潴留,见于膀胱、尿道结石或尿路异物。

(5)排尿刺痛明显或伴有烧灼感,多见于急性炎症刺激,如急性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盂肾炎。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可根据患者的病史、排尿时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结果来明确诊。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排查是否存在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结核、泌尿系结石、膀胱肿瘤等疾病。

鉴别诊断

1、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是细菌侵犯肾盂、肾盏及肾实质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疾病。其发病急,先有寒战,继以发热、腰部疼痛。并伴全身不适、乏力、尿频、尿急、小便刺痛等症状。

2、膀胱炎

膀胱炎是指由于细菌感染以及其他非细菌感染因素(如药物、结石、异物等)引起的膀胱炎性病变,以细菌性膀胱炎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小便刺痛和下腹部疼痛等,可能会伴有血尿或者脓尿。

3、尿道炎

主要表现为小便刺痛、尿频、尿急和血尿。急性期男性可有尿道分泌物,初始为黏液性,后多有量脓性分泌物。女性则少有分泌物。转为慢性时表现为尿道刺痛和排尿不适,尿道分泌物减少,呈稀薄浆液状。急性发作时耻骨上区和会阴部有钝痛,可见尿道口发红,有分泌物。

4、泌尿系结核

最早出现的症状往往是尿频,如膀胱黏膜形成溃疡则尿频症状加重,同时有尿急、小便刺痛、终末血尿等膀胱炎症状。严重者发生膀胱挛缩,可出现终末性烧灼样尿痛,同时伴消瘦、低热、盗汗、贫血、乏力、食欲不振等。

5、泌尿系结石

输尿管末端及膀胱结石可引起尿频、尿急、排尿终末性疼痛和里急后重。白天活动后症状加剧,夜间睡眠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尿道结石可发生起始性尿痛,结石较大可致排尿困难、尿道变细。甚至突然出现排尿中断而发生剧烈疼痛,且放射至会阴部。

6、膀胱肿瘤

一般表现为全程血尿,终末加重。当肿瘤继发感染或瘤细胞浸润膀胱肌层亦可出现尿频、尿痛或排尿困难。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