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张树才

张树才,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博士毕业,1983年至今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工作,现任肿瘤二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姓名

张树才

性别

教学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

北京医学院

主要论文

1.张树才,王敬慧,王群慧,杨新杰,胡范彬,李曦,顾艳斐,王海永.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08(01):110-114.

2.张树才,王敬慧,王群慧,张卉,胡范彬,杨新杰,范晓昉,王海永,顾艳斐,李曦.拓扑替康联合顺铂与足叶乙甙联合卡铂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随机临床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07(02):144-147.

3.张树才,杨新杰,胡范彬,王群慧,范晓昉,王敬慧,顾艳斐,王海永,张卉,李曦.国产紫杉醇及长春瑞宾联合铂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04(03):236-239.

4.张树才,袁辉,杨新杰,王群会.乳酸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对照观察[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9(S1):21-22.

5.张树才,袁辉,杨新杰,王群会.乳酸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对照观察[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9(04):74-76.

6.张树才,杨新杰,赵爱国,胡范斌,马玙,王群会.肺癌脑转移252例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08):26-28.

7.张树才,马玙,杨新杰,顾艳斐,古淑香.血清糖链抗原CA242与其他肺癌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05):14-16.

8.张树才,胡范彬,杨新杰,顾艳斐,吴卫华.枢丹预防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1999(03):214-215.

9.张树才,杨新杰,胡范彬,范晓方,王群会,顾艳斐,吴卫华.托马克联合治疗肺癌Ⅲ期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1998(08):26-27+32.

10.张树才,靳国华,朱莉贞,马屿,王玉梅,古淑香.新菌抗癌剂-Ⅰ号对肺癌的免疫增效作用[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4(04):162-164.

11.张树才,马玙,赵志文,马明和.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及手术前后动态观察[J].肿瘤防治研究,1990(02):78-79.

12.张树才,马玙,古淑香,赵志文.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测定及手术、化疗前后动态观察[J].肿瘤防治研究,1990(02):83.

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执委及肺癌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副主任

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常委及中国分会癌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工作经历

1983年12月-1986年9月,任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住院医师。

1989年9月-1994年9月,任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主治医师。

1994年9月-1999年9月,任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副主任医师。

1999年9月-2006年11月,任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主任医师、肿瘤科副主任。

2006年11月-,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主任医师、肿瘤科主任。

教育经历

1979年1月-1983年12月,在北京医学院分院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6年9月-1989年9月,在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进行研究生学习,并获硕士学位。

2006年4月-2006年10月,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德州大学M.D.Anderson癌症中心从事研究学习。

2006年10月-2009年7月,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博士毕业。

研究方向

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及靶向治疗。

科研成果

主要负责或参与了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药物研究及国家级和省部级临床课题的研究。2015年,“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盐酸埃克替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诊治范围

擅长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及靶向治疗。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