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医学辨正

《医学辨正》,医论著作,不分卷。清代张学醇(筱浦)撰,刊于光绪七年(1881)。主要阐发作者研习《内经》心得,纠正前代医籍之误。论及察色诊脉、脏腑、真假寒热、七情病证治等。并以南北风土气候体质之异,论刘河间、朱丹溪、李东垣、张景岳学术思想之得失。书末列十二经寒热诸证备用药物,颇便医家选用。

名称

医学辨正

归属类别

中医典籍

成书年代

作者简介

张学醇,清代医家。字筱浦,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早岁从戎,同治五年(1866)南归,留心医道。研习《素问》《灵枢》,深明五行生克、阴阳消长之理。后又悟脉理可用“上下、内外、来去”六字贯通之,乃著“医论”二十八篇,阐发己见。复取常用药逐味尝之,订正前人本草之讹。撰《医学辨正》,多有新见。

内容简介

卷一为望闻问切失传论、诊脉部位错乱论等医论二十八篇;卷二论十二经脉循行部位及主病、方药;卷三述全身官窍形体各部位及五脏主病,兼论淋浊、遗精等诸病二十九篇;卷四续论厥逆、疟病、咳嗽等,以及妇科、儿科、外科诸病十六篇。本书论病、主治首辨阴阳虚实,方药尤重寒热之别;所选药味160种,分阴阳列于十二经脉之后;所列古人经验之方,遵《内经》“热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之旨;诸法列于各病之下,便于效法。

成书背景

本书以《内经》理论为准则,上明轩岐之蕴奥,下评后人之误解,其立论多与前人议论相左,故名。

校注整理

2015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颖晓等校注本,收入《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流传版本

现存光绪七年(1881)广陵刻本、光绪二十二年(1896)退补草堂刻本、1920年绍兴裘氏刻本等。2015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排印本,收入《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