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四肢抽搐

四肢抽搐俗称抽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四肢不随意抽动,主要为四肢肌肉不自主地阵发性痉挛或肌肉突然而迅速抽动的表现。一切四肢不能自主控制的抽搐、牵动或屈伸不已均属于抽搐范畴,主要由脑炎、脑膜炎、高热、高热、癫痫、破伤风、狂犬病、缺钙等多种因素导致。小儿热病中尤为常见。

主要病因

脑炎、脑膜炎、败血症、中毒性菌痢、肺炎、高热、颅脑发育异常、缺氧缺血性脑病、高热、癫痫(羊角风)、破伤风、狂犬病、缺钙、腓肠肌痉挛等

其它名称

抽风

发病部位

上肢,下肢

就诊科室

小儿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常见症状

四肢肌肉不自主地阵发性痉挛或肌肉突然而迅速抽动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病毒分离培养、细菌培养、免疫荧光试验、脑脊液检查、脑电图、CT、磁共振(MRI)

原因

总述

四肢抽搐可由于剧烈运动等原因引起的肌肉痉挛导致,也可见于脑炎、脑膜炎、缺氧缺血性脑病、中毒性菌痢等疾病。

症状起因

1、全身性抽搐

各种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败血症、中毒性菌痢、肺炎、高热引起的惊厥;代谢性、中毒性、器官疾病,颅脑发育异常以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等。高热、癫痫(羊角风)、破伤风、狂犬病、缺钙等都可引起抽搐。

2、局部性抽搐

如腓肠肌痉挛,常由于急剧运动或工作疲乏或胫部剧烈扭拧引起,往往在躺下或睡觉时出现。

常见疾病

脑炎、败血症、中毒性菌痢、肺炎、癫痫、破伤风、狂犬病、脑膜炎、癔症、碱中毒、癫痫、低钙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就医

家庭处理

立即拨打120,在等待期间将患者置于安全舒适的环境,并将其头偏向一侧,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减少不必要刺激,防舌被咬伤,但一定不能强行约束抽搐的肢体,以免造成骨折等意外伤害。

急诊(120)指征

1、突发四肢不自主抽搐;

2、伴翻白眼、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颈部强直、头后仰,躯体扭曲成弓形等;

3、伴高热、寒战;

4、伴意识模糊、昏迷等;

5、伴头部严重外伤;

6、伴疑似有毒物质接触史;

7、疑似病兽咬伤史,出现四肢抽搐、精神错乱、肌肉痉挛等;

8、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门诊指征

1、反复发作短暂的四肢抽搐者;

2、癫痫患者,近期病情有加重趋势,发作频繁;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儿科、神经内科、急诊科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第一次发作是什么时候?

2、有什么原因导致抽搐的发作吗?

3、抽搐发作的时候,是局部抽搐,还是全身性抽搐。

4、除了抽搐,还有其他不适吗?

5、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6、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7、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最近有受过外伤吗?有被动物咬伤吗?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发生抽搐?

2、抽搐是缺钙吗?

3、我的情况严重么?能治好么?

4、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么?多久能好?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9、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日常

护理原则

1、注意休息,保证充的睡眠。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大脑异常兴奋,可能会诱发癫痫发作。

2、保持情绪的稳定。过于频繁或者突然的情绪改变可能会诱发癫痫发作。

3、不要饮用刺激性和刺激性饮料,其中许多含有咖啡因会引起大脑神经细胞兴奋,引起异常放电,从而诱发癫痫发作。

4、增加运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发病。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会为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然后根据个人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细菌培养、免疫荧光试验、脑脊液检查、脑电图、CT或磁共振(MRI)等检查。

体格检查
包括常规的神经系统检查、病理征检查等生命体征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病毒分离培养:有助于狂犬病诊断。

2、细菌培养:有助于破伤风诊断。

3、免疫荧光试验:抗狂犬病病毒抗体阳性可诊断为狂犬病。

4、脑脊液检查:有助于明确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影像学检查
CT或磁共振(MRI):可了解有无脑组织瘢痕、血管畸形、硬化炎症、发育异常或其他异常等,以确定病因。
其他检查

脑电图:可检测有无神经元异常放电,有助于癫痫的诊断。

治疗

预计治疗

多种原因可引起四肢抽搐,可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其治疗措施主要为药物治疗。由肌肉痉挛导致的肢体抽搐在适当休息后多可自行缓解。

治疗方法

1、狂犬病

本病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巴比妥类或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可解除患者高度兴奋状态。心动过速者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免疫血清宜及早同时应用。

2、破伤风

清除毒素来源,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人体免疫球蛋白等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并解除肌痉挛,防治并发症。

3、高热惊厥

多不需用药。如果正在发作中,可针刺人中或合谷穴位,也可静脉推注地西泮(安定)。对单纯性热性惊厥,仅针对原发病处理,包括退热和其他物理降温措施即可。但对有复发倾向者,可于发热病开始即使用地西泮连服2~3天,或指导本次原发病体温恢回复正常为止,对高热惊厥或总发作次数已达5次以上者,若以安定临时口服未能阻止新的发作,可长期地口服丙戊酸或苯巴比妥钠,疗程1~2年,个别需适当延长,其他传统抗癫痫药对热性惊厥发作的预防作用较差。高热惊厥发作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控制惊厥,吸氧,降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再损伤。加强患儿营养。

4、癫痫

症状性癫痫者如能明确病因则应针对病因治疗。目前癫痫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神经调控治疗等。除少数患者外,大多数患者均需要长期使用AEDs治疗。目标是尽可能地控制发作;改善癫痫预后;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AEDs而产生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乐观的情绪,以及有规律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周围和社会的理解、支持与关心,都是使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此外,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烟酒等刺激物,不从事高空或水上作业以及驾驶、不在高速转动的机器旁等工作,以免发生危险。除脑部本身已有病损者外,未给予及时治疗,或未按照发作类型选用药物,或药物选择虽然恰当但剂量不足,服药不规则或经常更换药物,或过早地停用药物或减量等,常常是发作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均应设法避免及纠正。

5、腓肠肌痉挛

(1)轻者适当活动下肢即可自行缓解,若发生在卧床时,应当下床,扶床站立使血液充盈下肢。疼痛剧烈者可热敷并按摩腓肠肌,也可用松节油揉擦局部。

(2)迅速地掐压合谷穴(即手臂虎口、第一掌骨与二掌骨中间陷处)和人中穴(即上嘴唇正中近上方处)。掐压20~30秒钟之后,疼痛即会缓解,肌肉会松弛,其有效率可达90%。

(3)针刺承山穴、委中穴等。反复发作者可适当加服镇静药物。

(4)自我按摩。

相关药物
地西泮、丙戊酸、苯巴比妥钠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小儿

症状

典型表现

1、典型症状

四肢肌肉不自主地阵发性痉挛或肌肉突然而迅速抽动。

2、伴发症状

(1)狂犬病:患者多因被病犬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根据病史及免疫荧光试验检查可确诊。

(2)破伤风:以肌强直和肌痉挛为特征性表现,通常最先累及咀嚼肌,随后依序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肉,最后为膈肌。常有张口困难和牙关紧闭,腹肌坚如板状,颈部强直、头后仰,躯体扭曲成弓形,蹙眉,口角下垂,咧嘴“苦笑”表情,喉头阻塞,吞咽困难,呛咳,呼吸困难,发绀,呼吸骤停,尿潴留等。强烈肌痉挛可导致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

(3)癫痫: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特点。发作形式不一,可表现为感觉、运动、意识、精神、行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兼而有之,出现突发意识丧失和全身肌肉强直、抽搐,突然动作中止,凝视,短暂性躯干和双侧肢体肌肉强直性屈性或伸性收缩,意识障碍等。癔症常有明确的精神因素诱因,以中年女性多见。

(4)高热惊厥:主要见于6个月到4岁小儿在高热时发生抽风。高热惊厥发作为时短暂,抽后神志恢复快,多发生在发热的早期,在一次患病发热中,常只发作一次抽风,可以排除脑内疾病及其它严重病疾,且热退后一周作脑电图正常。

(5)手舞足蹈:是指手足抽搐、动作增多,变化多端,不能自制,似舞蹈状的症状。重则面部也伴有嘴抽动、眨眼、伸舌等动作或表现为半身舞蹈动作。

(6)腓肠肌痉挛:是痛性痉挛中最常见的一种,受寒冷刺激过度疲劳等因素影响,腓肠肌突然发作的强直性痛性痉挛,牵掣、痛如扭转,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或更久,其痛楚难以名状。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四肢抽搐的频率、时间、强度等,结合伴发症状、详细病史及病毒分离培养、细菌培养、免疫荧光试验、脑脊液检查、脑电图、CT、磁共振等相关检查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1、全身强直性抽搐:全身肌肉强直,一阵阵抽动,呈角弓反张(头后仰,全身向后弯呈弓形),双眼上翻或凝视,神志不清。

2、局限性抽搐:仅局部肌肉抽动,如仅一侧肢体抽动,或面肌抽动,或手指、脚趾抽动,或眼球转动,眼球震颤、眨眼动作、凝视等。大多神志不清。以上抽风的时间可为几秒钟或数分钟,严重者达数分钟或反复发作,抽风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者称惊厥的持续状态。

预后

一般预后
经过积极治疗,可改善症状。

预防

预防措施

1、癫痫病人需要遵医嘱用药,突然停药可能会导致癫痫痉挛发作。

2、幼儿高热可能会引起抽搐,应及时降温处理。

3、打破伤风疫苗预防破伤风。

4、如遇狗咬伤,应立即到医院处理,以免狂犬病引起抽搐。

5、多吃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同时多晒太阳,以免因为缺钙引起四肢抽搐。

6、在剧烈运动或游泳前做好时热身。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