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流黄水

鼻腔内分泌物通常为无色透明黏液,可以保护呼吸道。鼻子流黄水通常是由于鼻腔内炎性囊肿破裂或炎性分泌物分泌过多造成,与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窦囊肿等疾病有关。在家观察时可先自行对症处理,如果有长时间发热或高热、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主要病因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是否医保
检查项目
遗传性
重要提醒
原因
正常情况下,人的鼻腔黏膜时时都在分泌黏液,以湿润鼻腔,并粘住由空气中吸入的粉尘和微生物,这种分泌物通常为无色透明黏液。当鼻腔发生感染,炎性囊肿破裂或炎性分泌物分泌过多,与鼻黏膜分泌物混合,并掺杂坏死免疫细胞、病原体等,就可表现为鼻子流黄水。
1、感冒
如果存在受凉、过度疲劳等因素,则上呼吸道容易受到病毒侵袭,从而引起感冒。鼻腔黏膜受到病毒的刺激,会充血、水肿,造成分泌物增加,进而导致鼻子流黄水。
2、过敏性鼻炎
吸入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过敏原引发的Ⅰ型变态反应会引起鼻黏膜慢性炎症,使鼻腔黏膜腺体分泌旺盛,进而导致鼻子流黄水。
3、鼻窦炎
鼻源性细菌感染可感染头骨内与鼻腔相连的空腔,即鼻窦,引起鼻子流黄水。
4、鼻窦囊肿
鼻窦囊肿是指原发于鼻窦或来源于牙或牙根并向上颌窦内发展的囊性肿物,当鼻窦囊肿破裂、囊液流出时,可导致鼻子里流黄水。
感冒、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窦囊肿
就医
患者可在家中自行处理,对症使用退热、止痛、减充血剂等药物,也可用冲洗器进行鼻腔冲洗。不推荐自行使用抗生素、如果鼻子流黄水的症状不缓解,或有高热、头晕、呼吸困难等严重不适,建议及时就诊。
1、鼻子流黄水的症状长期持续不缓解(7天以上),或自行用药后无明显改善;
2、原有症状突然加重,如鼻涕颜色变得更深或伴有血丝,或者出现新的症状,如剧烈头痛、晕眩等;
3、伴有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不适;
4、患者本人免疫系统较弱,如长期病患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鼻子流黄水,伴有鼻痒、鼻窦压痛、头晕、耳鸣等耳鼻喉症状,应到耳鼻喉科就诊。
2、鼻子流黄水,伴有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建议到呼吸内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进行抽血检查,建议就诊当天保持空腹,同时穿着宽松易穿脱的上衣。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是间断出现还是持续存在的?
3、这段时间症状有加重吗?
4、流出的黄水是较为稀薄还是浓稠的?有血丝或者其他颜色、性状变化吗?
5、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吗?
6、最近有接触过感冒的人吗?
7、在家里有吃药来缓解症状吗?具体吃的是什么药?效果如何?
8、是否患有其他基础疾病?是如何治疗的?
1、我的症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我的病情严重吗?需要做什么检查吗?
3、我需要怎么治疗,要住院吗?
4、要吃什么药?吃多久?
5、平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6、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和治疗冲突吗?
7、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日常
患者应遵医嘱采取相应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症状,促进身体尽快恢复。
1、注意休息,避免熬夜、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
2、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加强体育锻炼,提升免疫力。适度运动,循序渐进,可以从室内散步、缓慢拉伸做起,逐渐过渡到户外快走、慢跑等中等强度运动,禁止做剧烈运动,以免增加心肺负担,影响身体康复。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出门应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可用臂弯处或纸巾、手巾等遮住口鼻,之后洗手,不要摸眼睛、鼻、口等部位。
4、注意居住环境时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并定期进行消毒,可用免稀释型消毒液直接擦拭门把手、家具表面,杀灭病原体。
5、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以不出汗,手足温暖为宜。
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然后进行血常规、鼻分泌物检查等实验室检查,以及鼻CT、鼻内镜、过敏原检测等检查,帮助明确病因,做出诊断。
主要对鼻腔进行一般检查,检查鼻黏膜有无充血、肿胀。如果怀疑鼻窦炎,可触摸面部鼻窦区域,以检查是否有压痛或肿胀。
1、血常规
主要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细菌感染结果通常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感染则为白细胞数量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2、鼻分泌物检查
可对鼻分泌物进行成分分析和细菌培养,从而明确感染病原体,帮助后续治疗选择。
鼻部影像学检查主要采取CT,能详尽的显示鼻、鼻窦及邻近部位(眼眶、颅底、翼腭窝及鼻咽部)等处解剖影像及其变异,对炎症范围、损伤程度等可提供可靠信息。
1、鼻内镜
鼻内镜可以完成对鼻腔内各个部分及鼻咽部的检查。鼻内镜自前鼻孔进入鼻腔,沿鼻底向后和自下而上,观察鼻腔黏膜色泽和形态,有否糜烂、血管扩张,是否有新生物及其形态特征,有无分泌物及其定位、颜色和性质等。鼻内镜还能观察各鼻窦的开口,帮助诊断鼻窦炎或鼻窦囊肿。
2、过敏原检测
如果怀疑有过敏性鼻炎,可进行过敏原检测,可采取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
治疗
患者可先对鼻子流黄水,及鼻塞、发热、头痛等症状采取对症治疗,若疗效不佳或症状严重,可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积极采取对因治疗。
1、感冒
感冒很少进行对因治疗。免疫缺陷者可应用广谱抗病毒药,继发细菌感染者可服用抗生素。
2、过敏性鼻炎
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可采取暴露疗法,反复和递增暴露变应原达到提高耐受,达到接触变应原不发病或发病但症状减轻的目的。部分药物与免疫治疗效果不佳者可选择进行部分下鼻甲切除术来改善通气。
3、鼻窦炎
主要采取抗感染药物治疗,经规范药物治疗无效,可行内镜鼻窦手术。
4、鼻窦囊肿
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首选鼻内镜下囊肿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手术,以达到建立囊肿与鼻腔间的永久通路,促进引流及防止复发的目的。
1、解热镇痛药
有发热、头痛、耳痛、肌肉关节痛的可用对乙酰氨基酚,以及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类抗炎药。
2、减充血剂
有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咽痛者,可用盐酸伪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等。
3、鼻腔冲洗
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清理鼻腔内分泌物,改善不适症状。
对症药物详见“对症治疗”部分,下述为不同疾病的病因治疗药物。
1、感冒
能引起感冒的病毒种类繁多,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使用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有较广的抗病毒谱的药物,尽快缩短病程,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明确细菌感染的患者可选用口服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头孢菌素(如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阿奇霉素)或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2、过敏性鼻炎
主要应用抗组胺药物来缓解过敏反应,常用药物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比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3、鼻窦炎
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明确致病菌者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明确有厌氧菌感染的患者注意同时服用替硝唑或甲硝唑。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盐酸伪麻黄碱、马来酸氯苯那敏、利巴韦林、奥司他韦、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呋辛、红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替硝唑、甲硝唑
1、过敏性鼻炎的手术治疗
对增生肥大的下鼻甲做部分黏膜下切除可改善通气,但应严格选择适应证。
2、鼻窦炎的手术治疗
伴发鼻息肉、存在明显解剖结构异常,或有颅、眶等并发症,可采取内镜鼻窦手术切除鼻腔鼻窦不可逆病变,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促使黏膜炎症消退,促进黏膜腺体和粘毛清除功能恢复。
3、鼻窦囊肿的手术治疗
囊肿增大或局部压迫的考虑手术治疗,可行囊肿全切术或部分切除术。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鼻子流黄水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如果是感冒引起的鼻子流黄水,可能具有传染性,可通过飞沫传播给他人。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窦囊肿等其他疾病,通常无传染性。
鼻子流黄水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暂无发病率数据。
无特定好发人群。
症状
鼻子流黄水主要表现为鼻腔内有黄色液体流出,是炎性渗出液和鼻腔黏膜分泌黏液的混合物,可呈透明清水样,也可较为黏稠。常伴有鼻塞、发热等其他症状。
一般无并发症。
诊断
医生会先详细采集病史,查体,进行血常规,通过分析病史结合血常规结果,通常可以判断疾病的大致范围或者进行确诊。如果不能明确具体是哪种疾病,可行进一步鼻分泌物检查、鼻CT、鼻内镜、过敏原检测等,通常可以确诊。
1、感冒
感冒通常有明显诱因,如疲劳、着凉、接触感冒患者等,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鼻涕,也可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体格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血常规可见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迹象,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总数增多。根据病史、症状和血常规结果,不难确诊。
2、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在症状出现前通常有明确的过敏原接触史,如吸入花粉、进入粉尘较多环境等,结合阵发性喷嚏、鼻溢、鼻塞、鼻痒等症状,以及鼻腔黏膜呈淡蓝色或苍白色伴鼻甲水肿,鼻前庭可见清涕,后咽部表面淋巴组织增生等体格检查结果,可以得到诊断。
3、鼻窦炎
鼻窦炎可有畏寒、发热、精神不振等全身症状,体格检查鼻窦区可有压痛。鼻CT和鼻腔镜可发现鼻窦病变,帮助确诊。
4、鼻窦囊肿
较为少见,可通过鼻CT和鼻腔镜发现囊肿位置,从而确诊。
预后
鼻子流黄水通常预后较好。最常见的病因是感冒,有一定自限性,可以自然好转。其余疾病通过积极的管理和治疗,多数患者的症状也能够得到明显改善甚至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
1、鼻子流黄水的症状需要患者频繁地擦鼻涕,影响正常的日常工作生活。
2、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感染蔓延,引起其他部位感染。
部分患者可以自愈。
多数患者在及时治疗下,可以治愈。
预防
1、注意卫生,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可以预防感冒。在感冒流行期间,应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2、坚持运动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3、有过敏史者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花粉播散的季节可减少外出,佩戴口罩。
4、建议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可能的早期病变,并采取治疗干预。
饮食
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适当多饮水,促进新陈代谢和毒素排出。均衡健康的饮食有助于补充营养,促进身体恢复。
1、均衡饮食,保证营养,为机体提供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2、保证饮水充足,如果有咽喉痛、咳嗽等情况,多喝水对缓解症状有益。
3、患者味觉可能受到病情影响,导致食欲不振,可多选择一些酸甜爽口的食物增加食欲。
4、可选择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减轻肠胃负担,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三餐进食或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
1、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2、禁止饮酒和吸烟,因烟酒会刺激患者的呼吸道,可加重病情。
3、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