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痰瘀阻证

风痰瘀阻证,中医病证名。是指风痰瘀阻经络,以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歪,舌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为常见证的证候。常见于中风恢复期。
就诊科室
相关疾病
英文名称
治疗
治法
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方药
解语丹加减。
常用中药
天麻、胆南星、天竺黄、半夏、陈皮、地龙、僵蚕、全蝎、远志、石菖蒲、豨莶草、桑枝、鸡血藤、丹参、红花。
转归预后
中风病患者的转归取决于其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病情的轻重及诊疗的正确及时与否、调养是否得当等。中风病后遗症期,若偏瘫肢体由松懈瘫软变为拘挛发痉,伴躁扰不宁,此由正气虚乏,邪气日盛而致,说明病情较重。若头晕,偏身麻木,舌质暗红,脉细弦而数,多有复中危险,若复中病情重者,预后较差。
病因
病因
风痰阻络,气血运行不利。
表现
临床表现
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苔滑腻,舌暗紫,脉弦滑。
症情分析
正气不足,脉络空虚,腠理疏松,风邪乘袭,风邪引动痰湿,流窜经络,气血滞塞而发病。故见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苔滑腻,舌暗紫,脉弦滑皆为表示痰淤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