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肝脾血瘀证

肝脾血瘀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瘀血阻滞肝脾,以胁下肿块,或刺痛拒按,舌暗或有斑点,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臌胀等疾病中。

其它名称

肝脾瘀滞证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臌胀

英文名称

syndrome of blood stasis of liver and spleen

治疗

治法
活血化瘀,调和肝脾
方药
膈下逐瘀汤。
常用中药
当归、川芎、桃仁、三棱、莪术、香附、乌药、陈皮、人参、白术、黄精、甘草。
转归预后
聚证的预后一般较好,而积证的预后一般较差。

病因

病因
瘀血阻滞肝脾所致。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鼓胀

临床表现为腹大坚满,按之不陷而硬,青筋怒张,胁腹刺痛拒按,面色晦暗,头颈胸臂等处可见红点赤缕,唇色紫褐,大便色黑,肌肤甲错,口干饮水不欲下咽,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脉细涩。治宜活血化瘀,行气利水。方用调营饮。

2、积聚

临床表现为腹部积块渐大,按之较硬,痛处不移,饮食减少,体倦乏力,面黯消瘦,时有寒热,女子或见经闭不行,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滑或细涩。治宜祛瘀软坚,补益脾胃。治宜膈下逐瘀汤、六君子汤。

表现

临床表现
胁下肿块,或刺痛拒按,舌暗或有斑点,脉弦涩。
症情分析
血淤经络,肝气不行,肝木克土,肝藏血,脾统血,干屁气滞则血瘀,故胁下肿块,或刺痛拒按,舌暗或有斑点,脉弦涩。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