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遏膜原证

邪遏膜原证,中医病证名。是感受疫病之邪,遏阻膜原而出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寒热定时发作,头痛如劈,身痛如被杖,胸胁胀闷,呕吐痰涎,苔白如积粉。常见于温疫等疾病中。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相关疾病
治疗
治法
透达膜原,疏利化浊
方药
达原饮。
常用中药
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
转归预后
一部分患者可汗出而解,一部分患者邪毒内陷入胃,出现大热、胸膈满痛、大热大渴、大便秘结等症。
病因
病因
本证为湿热邪气伏于膜原,可发生于湿热疫初期,也可由卫气同病证发展而来。
症状详情
常见病
温疫
临床表现为初始憎寒而后发热,后但热不寒,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脉不浮不沉而数,舌苔白厚腻如积粉,舌质红降。治宜开达膜原,辟秽化浊。方用达原饮(《温疫论》)。
表现
临床表现
寒热定时发作,头痛如劈,身痛如被杖,胸胁胀闷,呕吐痰涎,苔白如积粉。
症情分析
湿热疫初起,虽显寒热,头身疼痛,然其脉不浮不沉,说明邪不在表,又未深入,而是疠气郁遏表里分界之膜原;加之舌苔浊腻白厚如积粉,脉数,舌质红降,与伤寒初起明显不同,乃湿热疠气阻遏膜原之象。寒热,头身疼痛,为膜原之邪浮越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