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夹腿

夹腿属于自慰的一种方法,是指一组婴幼儿时期出现的以夹腿为主要特征,并不断摩擦会阴部取得快感的习惯性不良行为。偶尔的夹腿一般不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危害,但过度夹腿可能会引起孩子出现自卑、抑郁、焦虑等情况。

主要病因

可能与心理因素、局部疾病以及看到描写性爱的镜头、图片和小说或同伴间谈论性话题等有关

发病部位

其他

就诊科室

小儿科、精神心理科

常见症状

夹腿、摩擦会阴、面色发红、出汗、呼吸粗大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微量元素、性激素检查、脑电图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重要提醒

家长平时尽量给孩子穿宽松舒适的裤子,同时注意不要随意触摸患儿的生殖器。

原因

总述

目前并不清楚夹腿的具体病因,但可能与心理因素、局部疾病以及看到描写性爱的镜头、图片和小说或同伴间谈论性话题等有关。

症状起因

1、心理因素

有的儿童因家庭气氛紧张、缺乏母爱、遭受歧视而感情上得不到满足,又无玩具可玩,通过自身刺激来寻求宣泄,从而产生夹腿动作。

2、局部疾病

如外阴湿疹、外阴蛲虫病、尿布潮湿或裤子太紧等刺激引起外阴局部发痒,继而摩擦,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

3、其他因素

(1)婴幼儿在探索自已的身体时,碰巧摸到自己的某个区域而感到比其他部位舒服、愉快,因此就会再次有意识地去触摸。

(2)还有一些不良的因素影响会增加儿童的夹腿行为的发生,如看到描写性爱的镜头、图片和小说,同伴间谈论性话题。在大孩子中,黄色录像、黄色书刊的影响,也是导致夹腿不良行为的原因;少数是被人教唆后出现夹腿行为;也可以是受到性骚扰的结果。

常见疾病

外阴湿疹、外阴蛲虫病

就医

门诊指征

1、频繁出现夹腿行为;

2、伴阴道内分泌物增多;

3、伴面色发红、出汗、呼吸粗大;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出现以上表现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患者可去小儿科、精神心理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当天给孩子穿宽松及便于穿脱的衣服,方便医生做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患者哪些问题

1、您发现孩子出现夹腿行为多久了?

2、您孩子夹腿时还有其他症状吗,如面色发红、出汗、呼吸粗大?

3、您家里的家庭氛围怎么样?

4、孩子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孩子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6、孩子之前有过外阴湿疹、外阴蛲虫病等疾病吗?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孩子为什么会有夹腿的行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孩子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孩子需要住院吗?

4、孩子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孩子有什么风险吗?

6、孩子的诊断和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

7、孩子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孩子的治疗吗?

8、回家后应该注意什么?

9、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0、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日常

护理原则

患儿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做好相应的护理调整,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有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心理护理

家长一定不要因为患儿出现夹腿的行为就打骂、责怪患儿,此类行为不但不利于患儿的治疗,同时还会给患儿造成更严重的心理问题。此时应当正视疾病,多鼓励、安慰患儿,帮助患儿一起克服疾病。

用药护理

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生活管理

1、平时注意不要给患儿穿紧身裤,保持阴部清洁。

2、不要随便去触摸患儿的生殖器。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儿频繁出现夹腿行为时,家长应带其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内外生殖器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明确夹腿的原因,可能建议做血微量元素、性激素检查及脑电图检查等。

体格检查

主要是检查患儿的发育情况,以及患儿是否有外阴湿疹、蛲虫等,有助于明确病因。

实验室检查

血微量元素及性激素,能够帮助了解患儿的具体情况。

其他检查

脑电图检查:如出现典型的癫痫波,则对诊断帮助极大,但正常脑电图不能作为完全排除癫痫的依据。

治疗

预计治疗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非常重要。家长一旦发现孩子频繁出现夹腿行为,应及早向儿童心理专家咨询,并要了解此征的性质,对患儿不要责骂,不要惩罚,也不要强行制止其发作。

药物治疗

1、抗精神病药

对于病程较长、病情顽固的患儿,在排除心、肺、肝脏等器质性疾病基础上,可小剂量使用盐酸硫必利。

2、抗焦虑药

对于一些夹腿行为比较频繁、有明显情绪问题的儿童,可考虑使用抗焦虑药,如地西泮,以减轻儿童的焦虑情绪;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以使用氟伏沙明。

相关药物

盐酸硫必利、地西泮、氟伏沙明

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1、家长要做出适当的反应

家长对孩子夹腿行为的反应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恐吓、指责和惩罚不仅不会减轻这种行为,相反会使儿童更加焦虑而夹腿现象更加频繁,自尊心受伤害,甚至引起性心理障碍。因此,家长不应反应过度,不要采取严厉的手段阻止夹腿行为,应避免说些令孩子难堪或产生恐惧的话。家长还要注意给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充分的温暖和爱抚。

2、转移注意力

当患儿将要发作或正在发作时,家长应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将患儿抱起来走走,或把玩具给患儿玩,或和患儿“逗逗乐”,或领患儿出去玩耍,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对偶尔发生者不要过分关注,频繁者应及时查找原因。这时应寻找儿童发生夹腿行为的压力源,并采取措施解决儿童的压力问题而不是注意行为本身。例如,同伴关系是否有问题?在幼儿园或学校中表现如何?是否容易发怒或郁郁寡欢?一旦找到可能的原因,应及时进行心理评价和咨询。

3、注意培养儿童广泛、健康的兴趣和爱好

家长要注意培养儿童广泛、健康的兴趣和爱好,不妨花一些时间与孩子进行富有意义的游戏和活动,不能使孩子沉湎于夹腿的感受里,更应该避免看描写性爱的书籍或电视镜头。对于青少年,要科学、及时地给他们介绍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消除他们对性的盲点和神秘感。培养良好作息习惯,要养成按时睡眠的好习惯,晚上不要过早上床,早晨起床时不要赖床,以减少“夹腿”发作的机会。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预计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夹腿常见于学龄期儿童,尤其是女孩,以1~3岁的女孩最多见。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好发人群

常见于学龄期儿童,尤其是女孩,以1~3岁的女孩最多见。

症状

典型表现

夹腿发作时神志清醒,双下肢伸直交叉或夹紧,手握拳或抓住东西,女孩还喜欢坐硬物,手按腿或按下肢部,也有腿之间夹物。阴道内分泌物增多,伴面色发红、出汗、呼吸粗大、会阴肌肉收缩。每次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严重者持续不断,若中途阻止其动作患儿往往哭闹不安,还要恢复原来的状态。

并发症

患儿养成夹腿的习惯后,日久会出现自卑、恐惧等心理问题。

诊断

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儿的典型症状(夹腿、摩擦会阴、面色发红),并结合相关检查(如血微量元素、性激素检查等),不难诊断。在诊断过程中,还需与癫痫相鉴别。

鉴别诊断

夹腿发作时无意识障碍,呼之可以有回应,且可用分散注意力或自我控制等方法暂时终止这种行为。较大的儿童,每次发作后可以谈出自已的体验及说明正在进行夹腿时周围环境的情况,证明其意识是清楚的。癫痫患儿,常有或轻或重的意识障碍,且可有癫痫大发作等其他发作形式。脑电图检查如出现典型的癫痫波,则对诊断帮助极大,但正常脑电图不能作为完全排除癫痫的根据。

预后

一般预后

一般来讲,夹腿的预后较好。偶尔出现夹腿行为应该视为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发作频度较密者,在解除有关的躯体或心理社会因素后,多数儿童的夹腿行为也可以消失。

危害性

患儿若长期得不到治疗,可能会出现自卑、抑郁、焦虑等情况,危害到患儿的心理健康。

治愈性

经过积极治疗后一般可以治愈,但少数儿童的行为可持续至成人期的手淫行为。

预防

预防措施

可通过采用以下措施,降低夹腿出现的风险:

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对于患有外阴湿疹、外阴蛲虫病的患儿及时治疗。

3、避免给孩子穿过于紧身的衣服。

4、避免孩子接触淫秽书籍。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饮食尽量保证每日都能满足患儿的营养需求,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但切记一定要洗净后再吃。

饮食禁忌

忌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