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肾阴虚证

心肾阴虚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心与肾的阴液亏虚,以心悸心烦,失眠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胸痹、郁证、瘿气、绝经前后诸证等疾病中。
其它名称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相关疾病
英文名称
治疗
治法
滋补心肾
方药
补心丹。
常用中药
人参、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当归、五味、麦门冬、天门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
针灸治疗
取心俞、肾俞、厥阴俞、内关、太溪等穴,用补法。
转归预后
本证可因心火亢炽而转化为心肾不交症。还可因精伤较甚而兼见肾精不足证。也可因阴损及阳而兼见肾阳虚、心阳虚等证。
病因
病因
外邪入里伤及心肾之阴,七情欲火内伤心肾之液,久病心肾阴液渐耗等均可导致本证。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胸痹
症见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治宜滋阴清火,养心和络。方用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
2、郁证
症见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滋养心肾。方用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3、瘿气
症见颈前肿大,双眼突出明显,双手颤抖,心悸耳鸣,失眠多梦,消瘦,消谷善饥,体倦,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补心肾。方用知柏地黄汤。
4、绝经前后诸证
月经周期前后不定,经量少,色红质稠,心悸不宁,烦躁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盗汗,口干,便结,舌红苔少,脉细数。滋养心肾。左归饮合黄连阿胶汤加减。
表现
临床表现
心悸怔仲,健忘,失寐多梦、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盗汗、颧红、口咽干燥瘦黄便干、遗精带下,舌红少津,脉细数。
症情分析
心与肾同为少阴之脏,经脉相通,水火相济。心肾阴虚,心失所养,故心悸怔忡、健忘、失寐多梦。肾虚故腰膝酸软。肾脉夹舌本,心脉通于舌,心肾阴虚阴液无以上潮,故口咽干燥。虚热内扰而五心烦热盗汗颧红、溲黄、便干。火扰精室放遗精。舌红少津,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