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阳不振证

心阳不振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致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所表现出来的心悸不安,胸闷气短,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一类病证。本病证见于心悸。
就诊科室
相关疾病
治疗
治法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药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常用中药
桂枝、附子、人参、黄芪、麦冬、枸杞、炙甘草、龙骨、牡蛎。
病因
病因
本证由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致心阳虚衰,血脉瘀滞所致。
症状详情
常见病
心悸。
表现
临床表现
心悸不安,胸闷气短,伴有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症情分析
心阳虚衰,血脉瘀滞,无以温养心神,故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阳气虚衰,无以温煦肢体,则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为心阳不振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