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痰热证

阴虚痰热证,中医病证名。是指阴液亏虚,痰热内阻,以低热盗汗,午后颧红,五心烦热,咳嗽,咯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胸闷或痛,咽干口渴,舌红苔黄腻,脉细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乳痨、乳漏、阴茎痰核等疾病中。西医学的寻常狼疮、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硬结性红斑、结节性紅斑,皮脂腺囊肿、皮肤猪囊虫病等疾病中可见本证。
就诊科室
相关疾病
英文名称
治疗
治法
滋阴清热化痰
方药
百合固金汤。
常用中药
熟地、生地、归身、白芍、甘草、桔梗、玄参、贝母、麦冬、百合。
病因
病因
体质素虚,或其他疾病治疗不当,阴液耗损,阴虚火旺,痰热互结。
症状详情
常见病
乳痨、乳漏、阴茎痰核。
表现
临床表现
低热盗汗,午后颧红,五心烦热,咳嗽,咯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胸闷或痛,咽干口渴,舌红苔黄腻,脉细滑数
症情分析
阴虚火旺,痰瘀化火,火痰互结,反灼阴液,伤及经络,迫血妄行,则低热盗汗,午后颧红,五心烦热,咳嗽,咯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胸闷或痛,咽干口渴;舌红苔黄腻,脉细滑数为阴虚火热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