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中阻证

痰湿中阻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痰湿内蕴,阻滞胃肠,以口腻纳呆,恶心欲呕,脘腹痞胀,胃肠水声流流,大便清稀,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痞满、眩晕等疾病中。
其它名称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相关疾病
英文名称
治疗
治法
祛痰化湿宽中
方药
不换金正气散、香砂六君子汤。
常用中药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木香、苍术、厚朴、草果、藿香叶。
针灸治疗
取穴中脘、内关、足三里、丰隆、隐白、三阴交、脾俞、胃俞。针刺补法或泻法。可灸。
病因
病因
痰湿内蕴,阻滞胃肠所致。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痞满
症见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舌苔白厚腻,脉沉滑。治宜除湿化痰,理气和中。方用二陈平胃汤加减。
2、眩晕
症见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治宜化痰祛湿,健脾和胃。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表现
临床表现
口腻纳呆,恶心欲呕,脘腹痞胀,胃肠水声漉漉,大便清稀,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症情分析
痰湿中阻,遏阻气机,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司,故口腻,纳呆腹胀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恶心欲呕;痰湿阻于胃肠,致胃肠水声漉漉,大便清稀;舌淡胖,苔白膩,脉濡缓为痰湿中阻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