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浊闭阻证

痰浊闭阻证,中医病证名。是指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成癖,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健,聚湿生痰,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的一类病证。常见于胸痹等疾病中。
就诊科室
相关疾病
治疗
治法
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方药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常用中药
瓜蒌、薤白、半夏、胆南星、竹茹、茯苓、甘草、石菖蒲、陈皮。
病因
病因
本证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成癖,以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健,聚湿生痰,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所致。
症状详情
常见病
胸痹。
表现
临床表现
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舌体胖大且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症情分析
湿气困脾,痰浊内生,痰聚于胸,则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脾主四肢,痰湿困脾,则倦怠乏力,纳呆便溏;舌体胖大且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为痰湿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