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虫积肠道证

虫积肠道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蛔虫等寄生肠道,耗吸营养,阻滞气机,以腹部阵痛,痛时有块,贪食而瘦,或大便排虫,或鼻痒、睡中齘齿,或唇内有粟粒样小白点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蛔虫病等疾病中。

其它名称

虫积小肠证

发病部位

小肠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相关疾病

蛔虫病

英文名称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of worms in intestine

治疗

治法
驱蛔杀虫
方药
使君子丸、化虫丸。
常用中药

使君子、芜荑、苦楝皮、槟榔、甘草。

针灸治疗
针刺治疗腹痛不止时,可选足三里、中脘、天枢、内关等穴。

病因

病因

多因误食不洁的瓜果、蔬菜等,虫卵随饮食入口,在肠道内繁殖孳生所致。

症状详情

常见病

蛔虫病

症见脐周腹痛,时作时止,发无定时,嘈杂易饥,恶心欲吐,流清涎,或呕蛔、便蛔,寐中磨牙,鼻中作痒,巩膜、面颊有虫斑,苔薄白或黄,脉沉弦。治宜驱蛔杀虫。方用化虫丸。

表现

临床表现

胃脘嘈杂,时作腹痛,或嗜食异物,大便排虫,或突发腹痛,按之有条索状物,甚至剧痛,呕吐蛔虫,面黄体瘦,睡中齘齿,鼻痒,或面部出现白色斑,唇内有粟粒样白点,白睛见蓝斑。

症情分析
虫居肠道,争食水谷,吮吸精微,故觉胃中嘈杂而贪食,久则面黄体瘦;蝈虫扰动,则腹痛时作,虫安则痛止,或随便出而排虫;若蛔虫钻窜,聚而成团,抟于肠中,阻塞不通则腹痛扪之有条索状物;蛔虫上窜,侵入胆道,气机逆乱,则脘腹阵发剧痛,呕吐蛔虫;阳明大肠经入下齿、环唇口、行面颊,阳明胃经起于鼻、入上齿、布面颊,虫积肠道,湿热内蕴,循经上熏,故可表现为鼻痒、齘齿、面部生白色虫斑、唇内有粟粒样白点;肺与大肠相表里,白睛属肺,蛔虫寄居肠道,故可见巩膜蓝斑。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