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虽无感染,但前列腺长期慢性充血所引起的慢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本病起病缓慢,临床症状复杂,且无特异性。患者可有骨盆区域疼痛以及尿急、尿频、尿痛、夜尿增多等排尿异常症状。

主要病因

慢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未明,病因学十分复杂

其它名称

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发病部位

前列腺

就诊科室

男科

常见症状

骨盆区域疼痛、尿急、尿频、尿痛、夜尿增多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检查项目

直肠指诊、血常规、前列腺液检查、尿液检查、精液分析检查、超声检查、CT、MRI、尿动力学测定

相关中医疾病

精浊、白浊、淋证

英文名称

chronic prostatitis,CP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若家族中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其一级男性亲属(父亲、兄弟、儿子等)的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率相对增高。

重要提醒

慢性前列腺炎有可能会引发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生育能力下降等,建议患者积极就医,尽早治疗,以免出现不良预后。

临床分类

根据前列腺按摩液/精液/前列腺按摩后尿液标本常规显微镜检查,慢性前列腺炎可分为炎症性和非炎症性两种。

1、炎症型

患者的前列腺按摩液/精液/前列腺按摩后尿液标本中白细胞数量升高。

2、非炎症型

患者的前列腺按摩液/精液/前列腺按摩后尿液标本中白细胞在正常范围。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长期、反复出现会阴部等局部疼痛不适。

2、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

3、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

4、尿道出现异常分泌物。

5、伴有大便改变等情况。

6、伴有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情况。

7、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情况。

8、出现其他严重不适。

出现以上情况时建议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患者出现排尿异常、会阴部疼痛等怀疑与前列腺病变有关的症状时,可在男科、泌尿外科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怀疑为前列腺炎的患者进行直肠指诊,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并最好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此次就医有哪些不适?

2、不适症状持续多久了?有什么规律吗?

3、平时的生活习惯怎么样?饮食、卫生等如何?

4、近期是否发生过感染?受过什么创伤?

5、以前有泌尿系统相关的疾病吗?

6、此次是复发吗?以前有过前列腺疾病吗?

7、之前采取过什么治疗?吃过什么药?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2、我病情严重吗?

3、需要采取什么治疗?能否治愈?

4、需要采取什么检查?我该如何配合?

5、药物治疗有效吗?可以用什么药?有哪些注意的?

6、日常生活中我可以做些什么来促进疾病的恢复?

日常

总述

对于许多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来说,单纯使用使用药物等治疗是不够的,往往需要有生活制度、饮食习惯和精神心理方面的配合调节。因此,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一切有害因素,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并防止复发或再感染。

心理护理

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由于该病病情反复发作、病程长、影响性功能,患者会出现失眠、情绪低落、疑虑焦急、抑郁等不良精神神经症状。此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学习、了解前列腺炎诊疗相关知识,必要时进行心理和行为辅导。还可以培养兴趣爱好,适度运动,消除心理压力。

用药护理

前列腺炎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抗菌药物的治疗,日常生活中使用抗菌药物要注意遵医嘱用药,足量、足疗程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致病菌产生耐药性。还应注意不滥用抗菌药物,以免杀灭体内的正常菌群。

术后护理

经有创手术治疗的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会阴等部位清洁卫生干燥,以免发生感染。注意伤口是否有红肿、分泌物等异常情况。

生活管理

1、患者日常生活中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促进和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疾病的恢复。

2、养成良好的性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性生活规律,避免性生活无规律、勃起而不射精、性交中断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3、避免长途骑车、久坐。应定时活动放松,促进会阴等部位的血液循环。

4、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寒冷刺激,做好保暖。

5、平时多饮水,多排尿。每天喝2000~2500毫升水。喝水并及时排尿能避免浓度高的尿液对前列腺造成刺激,多喝水能稀释尿液的浓度,及时将尿液中的细菌排出。

6、保持排便通畅,便秘者直肠内积聚大量粪便,会加重邻近的前列腺充血。同时,便秘者往往用力排便使腹压增加压迫前列腺,可使尿道变细,排尿受阻,对前列腺健康不利。

7、避免会阴部摩擦,尽量减少对会阴部的压迫,不穿紧身裤。

病情监测

部分前列腺炎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治疗期间应注意疼痛、排尿异常、性功能障碍等症状的变化情况。同时注意是否出现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问题,如出现异常不适应及时就医。

复诊须知

患者遵医嘱按时复诊,由专业医师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评估病情的恢复情况。

特殊护理

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前列腺按摩。前列腺按摩前列腺按摩可促进前列腺血液循环、腺体排空,促进引流,并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进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检查

预计检查

出现不适的患者需要积极就医咨询,一般来说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直肠指检、血常规、尿液检查、前列腺液检查、超声等检查。前列腺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位,医生也会对患者进行精液分析检查。此外,还可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CT、MRI、尿流动力学、前列腺穿刺活检、膀胱尿道镜等检查。

体格检查

1、直肠指诊

医生常规对患者进行直肠指检,医生带上手套,做好润滑后,将手指伸入患者的直肠,触摸前列腺。慢性前列腺炎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呈饱满、增大、质软、轻度压痛。病程长者,前列腺缩小、变硬、不均匀,有小硬结。医生同时应用前列腺按摩获取前列腺液送检验。

2、局部体检

医生会检查患者下腹部、腰骶部、会阴部、阴茎、阴囊、尿道外口、睾丸、附睾、精索等有无异常,有助于进行鉴别诊断。

实验室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血液、尿液、前列腺液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医生采集患者的血液进行分析检查,可判断患者是否有感染发生。

2、尿液、前列腺液检查

对于慢性前列炎的患者,医生采用“四杯法”进行检查,即嘱患者充分饮水,取初尿10ml,再排尿200ml后取中段尿10ml。而后,作前列腺按摩收集前列腺液,完毕后排尿10ml。以上采集到的尿液和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该检查可帮助医生诊断该病。

3、精液检查

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精液是研究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时较易获得的体液,前列腺病理生理变化可以影响精液的某些成分,从而可以通过分析精液中某些成分的变化来诊断和鉴别诊断前列腺疾病。

影像学检查

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这些影像学检查不是常规检查检查,但可以帮助医生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对于疾病的诊断,明确是否有其他部位受累有积极意义。如:慢性前列腺的患者超声显示前列腺组织结构界限不清、混乱。

其他检查

1、尿动力学测定

有助于前列腺炎与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相关疾病进行鉴别。医生会嘱咐需要做该项检查的患者在检查前1小时饮用250~400毫升水,当患者有尿急迫感时。让患者取站立位排尿来测定尿流率。排完尿后平再让患者平躺于检查床上,暴露会阴部进行尿动力学检查。

2、其他检查

医生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慎重选择其他检查,可能会用到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内组织压力测定、尿道探子探查、膀胱尿道镜检查、腹腔镜检查等检查项目。

治疗

治疗原则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众多,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该病可能存在多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因此在选择前列腺炎治疗方法时多倾向于根据病情及个体化的原则,同时选择多种疗法的综合治疗措施。主要以改善相关症状、促进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一般治疗

1、患者注意戒烟酒,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避免憋尿、久坐。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

3、日常生活中避免不洁性行为和频繁性兴奋,可进行适度规律的性活动,但注意不要忍精不射。

药物治疗

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

1、抗菌药

对于细菌感染导致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控制炎症。常用的抗菌药包括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

2、非甾体抗炎药

塞来昔布等药物对于缓解患者局部疼痛不适有一定的疗效。

3、α-受体阻滞剂

盐酸坦索罗辛等药物可松弛前列腺的肌肉,对于改善疼痛或梗阻性排尿症状有一定的疗效。但用药期间需要注意是否出现眩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4、植物制剂

植物制剂主要指花粉类制剂与植物提取物,其药理作用较为广泛,如非特异性抗炎、抗水肿、促进膀胱逼尿肌收缩与尿道平滑肌松弛等作用。常用的植物制剂有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软胶囊、沙巴棕软胶囊等,不良反应较小。

5、M-受体阻滞剂

适用于伴有膀胱过度活动症(OAB)表现如尿急、尿频和夜尿,但无尿路梗阻的前列腺炎患者,可以使用索利那新、托特罗定治疗。

6、抗抑郁药

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可遵医嘱医嘱使用氟西汀、地西泮等药物进行治疗。

相关药品

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多西环素、塞来昔布、盐酸坦索罗辛、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软胶囊、沙巴棕软胶囊、索利那新、托特罗定、氟西汀、地西泮

手术治疗

前列腺炎一般不会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但是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外科手术:

1、合并尿道梗阻,药物等治疗方法无效。

2、前列腺并发脓肿,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需要切开引流。

3、合并有其他前列腺的病变,如合并前列腺增生。

物理治疗

微波、射频、激光等多种物理手段所产生的热效应,加速前列腺组织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消炎和消除组织水肿,缓解盆底肌肉痉挛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心理治疗

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焦虑等心理变化,此类患者应该积极进行心理咨询,缓解精神压力。

中医治疗

本病属于中医学“精浊"、“淋证”、“白浊”等范畴。长期的临床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具有明显优势。中医、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主要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相关功能恢复为目的,强调辨证论治。

1、中成药内服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证型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这里我们简述常用的中成药物,具体的中药方剂治疗,建议患者根据专业医师的指导使用。

2、中药保留灌肠

医生在各型辨证的基础上,改变用药途径,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前列腺与直肠之间存在特殊的静脉通道,保留灌肠可改善病灶血液循环,促进局部药物吸收和前列腺瘀积物排泄;同时,温热刺激可降低痛觉神经兴奋性,减轻炎性水肿,解除局部神经末梢压力,使肌肉、肌腱、韧带松弛,以消肿止痛。

3、中药栓剂塞肛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其由黄柏、虎杖、泽兰、栀子等组成的栓剂进行塞肛治疗。对于以会阴部、腰骶部坠胀痛不适为主要表现,伴或尿路症状的患者,或不能耐受口服药物治疗、口服药物依从性差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4、中医针灸

临床试验显示针灸对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症状。推荐辨证选穴:中极、关元、气海、足三里、太冲、太溪、肾俞、三阴交、阴陵泉、血海等。

5、其他

中药坐浴、中药熏洗、中药贴敷、脐疗也可取得一定疗效,但需注意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其他治疗

1、前列腺按摩

前列腺按摩能促进前列腺血液循环、腺体排空、引流。但需要注意的是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禁用,以免感染蔓延到其他部位。患者如行前列腺按摩治疗,需注意用力不宜过大,每次按摩时间不宜过长,每周按摩1次。

2、康复训练

患者遵医嘱进行会阴肌训练、膀胱功能训练等可改善和协调局部肌肉和脏器功能,对慢性前列腺炎有一定的帮助,可改善疼痛与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慢性前列腺炎不属于传染性疾病。

发病率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之一,目前国内报道的其发病率发病率约为6.0%~32.9%。

好发人群

30~40岁和61~70岁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两个发病高峰期。

好发季节

在寒冷的季节,慢性前列炎的发病率会增高。

病因

总述

慢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未明,病因学十分复杂,可能是多种病因同时起作用。目前能够确定的有病原微生物感染、前列腺长期充血、尿液刺激、遗传因素等。

基本病因

1、病原微生物感染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最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器官之一,并因此而导致前列腺炎的发生。一般说来,具有较强毒力的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前列腺后,通常能在前列腺内迅速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但如果治疗不当,也常可使其转变成为慢性前列腺炎。引起前列腺炎的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寄生虫以及病毒等。

2、尿液返流

前列腺周围的腺管较粗,可以直角进入尿道,容易引起尿液返流,刺激前列腺发生炎症,长此以往便形成慢性前列腺炎。

3、遗传因素

前列腺其他疾病的发生明显存在遗传因素,提示前列腺炎的发生可能也与遗传易感性有关。若家族中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其一级男性亲属(父亲、兄弟、儿子等)的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率相对增高。

危险因素

1、免疫功能低下

全身免疫功能正常者,前列腺感染后可不出现炎症或反应轻微,也有反应快速明显的。全身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感染和炎症,炎症反应往往不很明显,但容易形成慢性过程。

2、损伤刺激

强力性骑跨伤等导致患者尿路、前列腺等局部受损,可增加患病的风险。

3、精神心理因素

心理压力过大、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精神心理刺激可能会增加慢性前列腺炎发生的风险。

4、盆腔其他疾病

部分前列腺炎的发生,尤其是没有明确病因存在时,可能与盆腔的静脉性疾病相关,包括精索静脉曲张、痔、前列腺静脉丛扩张等,而且它们彼此之间会有一定的相互影响。

5、不良生活习惯

有长距离骑车、骑马、久坐等习惯的男性;频繁性交、手淫、性兴奋的男性;长时间憋尿男性患慢性前列腺炎的风险增高。

症状

总述

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排尿异常和局部疼痛不适是主要和常见症状。患者常合并精神神经症状及性功能异常。慢性前列腺炎也可扩展,导致邻近器官及全身其他位置出现炎症。

典型症状

1、全身症状

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但是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部分患者感染时可能会有发热的表现。

2、泌尿系症状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不适或灼热等临床表现,排尿后和便后常有白色分泌物自尿道口流出,俗称尿道口“滴白”。合并精囊炎时,可有血精。

3、局部疼痛

患者会阴部、下腹隐痛不适,有时腰骶部、耻骨上、腹股沟区等也有酸胀感。

4、性功能障碍

患者可有勃起功能障碍、早泄、遗精、射精痛等不适症状。

5、精神神经症状

患者会出现头晕、头胀、乏力、疲惫、失眠、情绪低落、疑虑焦急等症状。

并发症

慢性前列腺炎的并发症包括:

1、对性功能和生育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性功能减退,慢性前列腺炎并不直接损害阴茎勃起的神经、血管功能,但长期的不适感在患者心理上产生压力,使他们产生抑制和担心,特别是对不了解本病的患者常会认为自己的性功能有问题。久而久之可能产生精神性阳痿。同时,前列腺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其精液常规往往表现为精子的活力较低,死亡率偏高,对患者的生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2、对邻近器官的影响

慢性前列腺炎可能扩展累及到邻近部位,导致患者出现慢性精囊炎、后尿道炎、附睾炎、膀胱炎等。

3、对全身的影响

慢性前列腺炎可有虹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肌炎等并发症。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既往病史、直肠指检等辅助检查进行初步诊断。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局部疼痛的特点、尿液改变等症状,还会询问患者近期有无发生过感染,最后对其进行直肠指检触摸前列腺,必要时采取一些其他的辅助检查,综合得出诊断。

鉴别诊断

慢性前列腺炎还需要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慢性附睾炎

阴囊、腹股沟部隐痛不适,类似慢性前列腺炎。但慢性附睾炎附睾部可触及结节,并伴轻度压痛。

2、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大多在老年人群中发病,尿频且伴有排尿困难,尿线变细,残余尿增多;B超、直肠指检可进行鉴别。

3、精囊炎

精囊炎和慢性前列腺炎多同时发生,除有类似前列腺炎症状外,常有血精及射精疼痛的特点。

4、尿道炎

尿道炎患者会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但没有会阴部不适及坠胀等,通过直肠指检可以和慢性前列腺炎进行鉴别。

5、其他

临床还需与前列腺脓肿、前列腺结石、前列腺结核、前列腺癌、精索静脉曲张等有相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

预后

一般预后

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判断较为困难,临床症状的完全缓解率在30%~40%,余下的患者将带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炎症状,甚至有治疗超过1年以上仍然没有任何效果的患者。时间变化对疾病转归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多数患者症状的自然转归被认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轻。

危害性

慢性前列腺炎最严重的危害就是会导致患者性功能减退,严重时还会影响精子的质量,进而影响生育。

自愈性

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自愈的,但是日常生活中也出现过少数病例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按摩前列腺等方法而逐步恢复健康的情况。

治愈性

部分患者通过积极地治疗症状可得到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生活。部分患者会留有部分症状无法缓解,甚至没有任何治疗效果。

复发性

慢性前列腺炎会由于一些生活习惯、饮食或工作习惯不良,然后导致复发。日常生活中比如熬夜、久坐、受凉、吸烟、饮酒,以及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慢性前列腺炎的复发。

预防

预防措施

本病尚无有效疫苗。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可降低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可能:

1、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以免发生感染。

2、平时多喝水,促进排尿,冲刷尿道。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长途骑车等。适当进行运动。

4、积极治疗全身各处的感染,以免前列腺发生继发感染。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饮食只能起到促进疾病恢复的作用,不能替代药物等其他治疗方法。

饮食建议

1、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和饮食,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为主。

2、宜多进食蔬菜、水果及粗粮,保持排便通畅,减少便秘的发生。

饮食禁忌

1、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戒烟限酒,避免前列腺及膀胱颈反复充血。

2、不能吃辛辣食品,如大葱、生蒜、辣椒、胡椒、韭菜等刺激性食物。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