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钱币状皮炎

钱币状皮炎通常是指钱币状湿疹,又称钱币状湿疹性皮炎或盘状湿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湿疹。本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为小丘疹和丘疱疹融合成的圆形或类圆形钱币状斑片,自觉瘙痒剧烈。根据情况采用药物方法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可获得较好疗效,皮损可逐渐缓解、消退。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

其它名称

钱币状湿疹、钱币状湿疹性皮炎、盘状湿疹

发病部位

皮肤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常见症状

小丘疹、丘疱疹、钱币状斑片、鳞屑、剧烈瘙痒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常规、病原学检查、斑贴试验、病理检查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重要提醒

本病可引起严重瘙痒不适,严重时会对日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诊治。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大量小丘疹、丘疱疹样损害;

2、损害不断加重,形成钱币状斑片;

3、伴脱屑或渗出表现;

4、伴剧烈瘙痒不适;

5、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出现皮肤损害,可及时去皮肤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对红疹部位进行检查,穿宽松衣物便于医生检查。

3、还可能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皮损何时开始出现的?

2、随时间推移,红疹范围有扩大或缩小吗?

3、除红疹,您是否还伴有瘙痒、发热、腹泻等不适?

4、您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5、您近期是否有食用某些特殊的食品?

6、您周围有没有人近期有类似情况?

7、您喝过或涂抹过药物吗?什么药物?

8、您有药物或食物过敏情况吗?有接触特殊物体吗?

9、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0、您平时喜欢喝酒吗?每天喝多少?

11、您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吗?是否使用药物控制?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皮肤损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我的病情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现在需要如何治疗?能治好吗?

4、我需要住院吗?

5、治疗有什么风险吗?治愈后会影响皮肤美观吗?

6、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日常

总述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同时注意皮肤护理,防止不良刺激,有助于皮损的恢复,对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意义。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者由于瘙痒严重,病情时轻时重,可导致心情烦躁,常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尤其是病程长、皮损严重的患者,大多失去信心,容易出现焦虑、恐惧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要多关注患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并及时给予鼓励和安慰,帮助患者疏导和排解消极情绪,正确面对疾病。

(2)患者可多与医生交流,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用药护理

使用抗组胺、激素药物的患者注意观察局部治疗效果和全身不良反应,为医师及时调整药物提供依据;长期用药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骤然停药,以防影响治疗效果。

生活管理

1、生活环境

患者的房间应该加强通风、使空气保持新鲜,并且室内要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温度20℃左右,湿度40%以上为宜。

2、皮肤护理

(1)患者应该勤换衣物和被褥,并充分保持湿疹部位干燥清洁。

(2)勿用热水或肥皂清洗皮损。

(3)不随便使用刺激止痒药物。擦药或换药时,不要用水冲洗皮肤,特别是禁用热水、肥皂或消毒药水烫洗,可用棉签蘸植物油从内向外擦干净。

(4)勤剪指甲,不用手搔抓皮损。局部瘙痒剧烈、皮肤温度高,可使用冷湿敷;感觉瘙痒难忍,可用手掌轻轻拍打,以代替抓挠。

(5)在干燥季节,宜减少洗澡次数。平时洗澡以淋浴为佳,勿用太热的水或过度清洗,避免过度沐浴。入浴时宜选择温和的沐浴乳,以减轻皮肤负担,沐浴后身体处于微湿时,应立即擦拭润肤乳霜。干燥型皮肤不宜洗澡太久,避免流失天然的皮肤保护脂膜,使皮肤过于干燥而瘙痒。

3、其他

(1)可选择舒适、柔软、全棉的衣物。

(2)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复诊时携带近期使用的药物和相关检查结果,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并对治疗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检查

预计检查

出现皮肤损害,且伴剧烈瘙痒时,需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皮肤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血液常规、病原学检查、斑贴试验、病理检查等,来帮助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会在明亮的环境下,仔细观察患者皮肤损害的颜色、大小、范围、分布区域,还会观察有无分泌物、脱屑、糜烂等情况。

2、触诊

医生对皮损处会进行触摸以评估皮肤温度,之后会检查皮损的质地、有无触痛等。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可观察到嗜酸粒细胞等外周血细胞数目变化情况,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2、病原学检查

医生可能会进行真菌检查、疥虫检查、皮损细菌培养等,以排查是否存在相关病变。

3、斑贴试验

斑贴试验主要目的是寻找致敏原,从而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及预防。操作简单、检查较安全,不良反应极少,且试验结果准确、可靠。斑贴期间不要剧烈活动,勿洗澡,避免搔抓,减少出汗,并避免日光照射,以防影响检查结果。

病理检查

必要时,医生会在典型皮损处切取部分皮肤组织制成标本后,放在显微镜下进行病理检查。可观察组织病理的变化情况,明确病变性质,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意义。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为湿疹的一个类型,其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症状、减少复发,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其中外用药物是治疗湿疹的主要手段。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一般治疗

1、积极寻找并去除可能的病因或过敏原。

2、减少外界刺激因素,如热水烫洗、暴力搔抓、过度擦拭或其他对患者敏感的物质,如皮毛衣物等。

3、避免食入刺激性食物,如鱼虾、浓茶、酒类、咖啡等,以防加重病情。

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治疗

(1)急性期:无水疱、糜烂、渗出时,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或凝胶,如地塞米松乳膏、曲安奈德等;渗出多者也可酌情应用3%硼酸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等冷湿敷。

(2)慢性期: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外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还可合用保湿剂及角质松解剂,如20%~40%尿素软膏、5%~10%水杨酸软膏等。

2、系统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具有止痒抗炎作用,主要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优于无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若患者嗜睡、口干等副作用明显时,可选后者。

(2)抗过敏治疗:可用钙剂及硫代硫酸钠缓慢静脉注射,有心功能不全者或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禁用钙剂;普鲁卡因静脉封闭疗法有明显止痒和缓解病情的作用,但是治疗前必须做普鲁卡因皮试;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有一定抗过敏作用,可以用于急性发作或瘙痒明显者。

(3)抗生素:有继发感染时可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在抗过敏治疗的同时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伴有广泛感染者医生可能建议系统应用抗生素7~10天。

(4)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止痒作用,能快速控制症状,但停药易复发,故一般情况不主张使用。对急性严重、泛发性患者,采用其他治疗无效,无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证时可酌情使用,常用药物有泼尼松、地塞米松。

(5)免疫抑制剂:常需在医生指导下慎重使用。仅适用于病情严重而其他治疗无效的病例,常用药物有环孢素、硫唑嘌呤。

相关药品

炉甘石洗剂、地塞米松乳膏、曲安奈德、硼酸溶液、依沙吖啶溶液、尿素软膏、水杨酸软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硫代硫酸钠、普鲁卡因、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泼尼松、地塞米松、环孢素、硫唑嘌呤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

紫外线疗法,如UVA(340~400nm)照射、UVA或UVB照射及窄谱UVB(310~315nm)照射,可能会有一定疗效。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发病率

钱币状皮炎为特殊类型的湿疹,目前尚无其准确、权威的发病相关数据。

好发人群

目前尚无医学证据表明本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好发季节

本病常于冬季与皮肤干燥同时发生。

病因

总述

本病是湿疹的一个类型,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在机体内部因素如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基础上,由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皮肤干燥、精神因素、饮酒、皮肤长期不良刺激、药物刺激等,均可加重本病。

基本病因

1、内部因素

(1)内分泌及代谢改变:如月经紊乱、妊娠等情况。

(2)慢性感染病灶:如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寄生虫病等。

(3)血液循环障碍:如小腿静脉曲张等。

(4)神经精神因素: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波动等。

(5)免疫功能异常:如免疫失衡、免疫缺陷等。

(6)其他系统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肿瘤等。

(7)遗传性或获得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2、外部因素

(1)环境条件,如处于日光暴晒、紫外线、寒冷、炎热、干燥、潮湿、温度变化环境。哺乳期女性乳房部的湿疹还可能与婴儿吮吸乳头、乳汁刺激等有关。

(2)家中饲养动物,接触各种动物皮毛;植物花粉;化学物质粉尘等。

(3)日常生活用品如香脂等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湿疹。

(4)食入刺激性食物也可诱发湿疹,如鱼虾、牛羊肉、酒精、咖啡、浓茶等。

3、其他危险因素

过敏体质;曾经有湿疹发作病史;直系亲属患湿疹。

症状

总述

本病好发于四肢。皮损为密集小丘疹和丘疱疹融合成的圆形或类圆形钱币状斑片,边界清楚,直径1~3cm大小。急性期红肿、渗出明显,慢性期皮损肥厚、色素增加,表面覆有干燥鳞屑,自觉剧烈瘙痒。

并发症

若皮肤护理不当,或者因搔抓导致皮肤出现破损,可能会继发感染。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家族史、既往过敏史等,以及丘疹、丘疱疹、钱币状斑片、剧烈瘙痒等典型临床表现,再结合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

预后

一般预后

部分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科学的护理后,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病情可得到控制,症状逐渐缓解、减轻。

危害性

1、患者有时可能会继发皮肤感染,加重病情,严重时甚至影响机体健康。

2、严重瘙痒者可影响正常生活、交往、工作、学习等。

3、本病若久治不愈,可能会转为慢性,疾病长期存在,对患者的心理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治愈性

积极规范的治疗,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病情可逐渐缓解,不适症状减轻,皮损逐渐恢复,复发情况也可减少。

复发性

部分患者的疾病可能会反复发作。

预防

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但通过以下方法,可能会降低本病的发生可能。

1、去除可能的致病因素,并对相关性疾病进行及时治疗。

2、使用温和无刺激的香皂或护肤品,洗衣使用温和洗涤剂,减轻对皮肤刺激。

3、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制品,冬季注意皮肤清洁剂润泽。

4、沐浴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皮肤,在皮肤仍然潮湿的同时涂抹保湿霜,以免皮肤过于干燥。

5、注意日常锻炼,保持身心愉悦,保证充足睡眠。

6、穿舒适柔软面料衣物。

7、注意保持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同时适当使用润肤乳,防止皮肤干燥。

饮食

饮食调理

合理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时注意避免可疑或可能引起过敏的食品。科学合理的饮食对保证机体营养摄入、辅助控制病情、促进机体康复,可起到积极作用。

饮食建议

1、以清热利湿为主,多食用冬瓜、百合、绿豆、莲子、苦瓜等凉性食物。

2、可多吃水果、蔬菜和豆类食品。

3、多吃含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

4、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容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患者的营养。

5、可适当多服用碱性的食物,比如葡萄、黄瓜、胡萝卜、香蕉、萝卜、苹果等。

饮食禁忌

1、戒烟、限酒。

2、忌食海鲜类食物。

3、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4、少吃油腻、油炸食物。

5、少吃甜食,如糖类、咖啡及甜的饮料。

6、少吃发物,如鱼、虾、蟹、牛羊肉等。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