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刘荫华

刘荫华,男,北京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之后分配到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工作至今,现任乳腺疾病中心主任。

专业

医疗系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姓名

刘荫华

性别

教学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

北京医学院

籍贯

北京市

主要论文

1.刘荫华,赵婧祎,辛灵.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多基因检测临床实践指南更新及临床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6(01):1-5.

2.刘荫华,姚宏伟,周斌,辛灵.美国肿瘤联合会结直肠癌分期系统(第8版)更新解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7,37(01):6-9.

3.刘荫华,刘世伟,张虹,徐玲,李挺,段学宁.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热点问题[J].浙江医学,2016,38(03):163-166.

4.刘荫华,刘倩,辛灵,高国璇.再谈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首诊Ⅳ期乳腺癌的外科干预[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5,9(06):1-4.

5.刘荫华,辛灵.乳腺癌改良根治术[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5,9(06):16.

6.刘荫华,高国璇.转移性乳腺癌外科手术应用价值及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35(07):718-720.

7.刘荫华,姚宏伟.加强中低位直肠癌临床与病理TNM分期重要性的认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09):817-820.

8.刘荫华,姚宏伟.直肠癌前切除手术吻合器使用相关并发症与处理[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4,8(02):105-108.

9.刘荫华,徐玲.特殊类型乳腺癌及其个体化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33(03):171-173.

10.刘荫华,姚宏伟.第7版日本《大肠癌诊疗规范》解读与结直肠癌手术实践[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09):709-713.

11.刘荫华,徐玲.再谈早期乳腺癌诊治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10):894-896+907.

12.刘荫华,刘文清.提高局部复发直肠癌多学科诊治水平[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S1):6-8.

13.刘荫华,刘文清.提高局部复发直肠癌多学科诊治水平[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04):272-274.

14.刘荫华,刘倩,徐玲.乳腺癌外科治疗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01):32-35.

15.刘荫华,徐玲,姚宏伟.2010年结直肠癌诊治观点科学解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09):763-768.

16.刘荫华,徐玲.关注胃肠肿瘤靶向治疗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07):520-522.

17.刘荫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价现状与思考[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0,4(01):16-20.

18.刘荫华,刘倩.客观解读RECIST(修订版)的临床评价意义[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01):31-33.

19.刘荫华,徐玲,叶京明,赵建新,段学宁.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卫生经济学的乳腺癌早诊体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03):220-222.

20.刘荫华.乳腺癌诊治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01):12-14.

21.刘荫华.低位直肠癌吻合口漏和直肠阴道瘘的预防与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06):448-450.

22.刘荫华,宋军民,段学宁.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亢的治疗现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07):492-495.

23.刘荫华,王东民,于世平.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插植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2006(13):875-877.

24.刘荫华,姚宏伟.结直肠术中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09):526-528+577.

25.刘荫华,李双喜.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62例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09):551-552+578.

26.刘荫华,张寰,高嵩,王嘉麒,吴士良,肖云翔,段继宏,那彦群.盆腔自主神经保留对直肠前切除术后排尿及性功能影响的观察[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04):28-30.

27.刘荫华,史继荣,刘占兵,姚宏伟,王嘉麒.茴三硫对胆道梗阻术后患者胆汁分泌及肝功能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02(06):490-491.

28.刘荫华,姚宏伟,史继荣,王嘉麒,于世平,周刚,申文江.腹部晚期肿瘤术中植入~(125)I粒子近期观察(附11例报道)[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09):1-2.

29.刘荫华,张环,陈如法.急性非肿瘤性结肠穿孔22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05):11-13.

30.刘荫华,张环,高嵩,陈翔.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支配胸肌神经重要性的再认识(附53例报道)[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2):53-55.

31.刘荫华,张寰,高嵩,陈翔.胃癌根治术175例临床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02):51-52.

32.刘荫华,于松宁,王文治,刘国礼.进展期胃窦癌淋巴结清扫合理性探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6(05):279-280.

33.刘荫华,于松宁,王文治,刘国礼.进展期胃窦癌淋巴结清扫合理性探讨[J].普外临床,1996(05):279-280.

34.刘荫华,王文治,黄莛庭.应用弯曲端端吻合器行直肠癌前切除吻合术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6(03):179-181.

35.刘荫华,王文治,黄莚庭.应用弯曲端端吻合器行直肠癌前切除吻合术临床疗效观察[J].普外临床,1996(03):179-181.

36.刘荫华,王文治,黄莛庭.保守性乳腺癌切除术治疗现状[J].普外临床,1996(02):123-126.

37.刘荫华,李通,王文治.外科手术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类的影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6(01):65-66+77.

38.刘荫华,王文治,黄莚庭.三苯氧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NK细胞活性及T细胞数量影响的探讨[J].普外临床,1995(06):367-369.

39.刘荫华,陈如法.Peutz-Jegher综合征与恶性肿瘤的关系[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5(01):52-53+57.

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组长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外科医学装备分会副会长

北京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乳腺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杂志编委

工作经历

1983年分配到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工作至今,现任乳腺疾病中心主任。

教育经历

1983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

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

1992年-1993年,在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第二外科进修,主要学习胃肠、乳腺肿瘤的现代外科治疗。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胃肠及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与临床,尤其关注于大肠癌与乳腺癌的规范化综合防治,具体研究方向有:大肠癌手术治疗规范、乳腺癌临床多学科合作、乳腺癌医学影像与组织病理相关性的基础研究。

科研成果

近年来承接北、京市科委等重大研究课题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近6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及专著4部。

诊治范围

擅长治疗甲状腺、乳腺良恶性疾病。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