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奎

张喜奎,男,汉族,河南省南阳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师承于杜雨茂、陈亦人教授,现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曾任医院副院长。为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临床职称
出生日期
姓名
性别
教学职称
民族
籍贯
主要论文
1.陈全文,张喜奎.张喜奎教授临证运用白鲜皮经验举隅[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12):13-15.
2.张喜奎,危美红,苏美玲,庄秀辉.基于TGF-β/Smads信号通路探讨桃核承气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机制[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06):77-83.
3.张喜奎,许云龙,郭远华.不同剂型益肾降浊方治疗慢性肾衰大鼠的实验研究[J].国医论坛,2015,30(05):48-50.
4.吴栋,张喜奎.桂枝汤加味方治疗痤疮56例[J].福建中医药,2013,44(04):41-42.
5.谭钟,张喜奎.“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我见[J].国医论坛,2013,28(04):1-2.
6.黄馨仪,张喜奎.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1,28(05):414-417.
传承图谱
杜雨茂、陈亦人→张喜奎。
出版著作
出版《伤寒门径》、《肾脏病六经辨治》、《仲景临证传知录——章回体伤寒论解析》、《张喜奎伤寒临证九论》、《陈亦人医案医话》等专著,主编、副主编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伤寒论》教材5部。
学术兼职
中国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副主任委员
工作经历
从事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多年。
2008年9月-2015年9月28 日,担任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
2015年9月28日-至今,兼任临床医学院副院长。
科研成果
先后主持省级教改课题2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参与全国统编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编写共11部,其中参编教材《伤寒论讲义》2005年获全国高等医药优秀教材一等奖。
同时,创新自编教材,先后撰写多部专著,其中《肾脏病六经辨治》获2010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三等奖,著作《仲景临证传知录——章回体伤寒论解析》获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中医药科普图书著作二等奖。
创新教学,创建了伤寒论立体化课程体系,改革成果荣获2009年度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创建了伤寒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成果荣获2014年度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荣誉称号
获奖情况
2009年,获评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
2016年,获评全国首届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此外,还获“全国中医高校名师”、“全国及省级中医优秀人才指导老师”称号。
诊治范围
擅长治疗肾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病等疑难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