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李传杰

李传杰,男,吉林省通榆人。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195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疗专业,从事中西医结合针灸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和教学工作,历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消化研究室主任和心血管研究室主任。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专业

临床医疗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出生日期

1928年11月

姓名

李传杰

性别

教学职称

教授

毕业院校

哈尔滨医科大学

民族

汉族

籍贯

吉林省

主要论文

1.曹建萍,李传杰.针药结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J].中医杂志,2006,(03):237.[2017-09-15].

2.李传杰.针灸讲座 第五篇 临床各论(一续)——内科疾病的针灸治疗(续)[J].中国针灸,1988,(02):52-54.

3.李传杰.针灸讲座 第五篇 临床各论(一)——内科疾病的针灸治疗[J].中国针灸,1988,(01):45-48.

4.王家恩,李传杰,朱柏君.针刺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1987,(02):5-6.[2017-09-15].

5.李传杰.中国针灸在波兰[J].中国针灸,1984,(02):18.

6.李传杰,毕力格,朱柏君,祁慕珍,赵长信,许玉芬,姚志丽,陆卓珊,孙淑曼,董红,白希和,艾志清,要鸿芝,李雪奴,可立志.针刺对急性心梗病人左心功能微循环及CAMP和CGMP的影响[J].中国针灸,1983,(02):1-4.

7.李传杰,毕力格,沈勤,李喜燕.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7例疗效观察[J].中级医刊,1981,(12):34-36.

传承图谱

孙振寰、魏如恕→李传杰 →曹建萍。

出版著作

《针灸学简编》

《针灸学》

《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验例简介——临床验集》

《全国针灸专长班教材》

学术兼职

中华医学会理事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研究会理事

罗马尼亚针灸学会名誉理事

学术思想

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方面颇有建树,主要应用中西医结合和针药结合的方法。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并不是简单的中药加西药治疗,其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思想体现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在诊断方面,强调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宏观辩证与微观辩证相结合。在治疗方面,一方面充分鼓励患者应用西医药及一切先进的治疗方法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不排斥、不保守;另一方面,积极应用中药和针灸结合治疗,根据病情需要或针、或灸、或服中药、或者针灸和中药同时应用。

认为中药治疗疾病的重点,在于正确运用理、法、方、药,而针灸治疗则必须正确运用理、法、方、穴、气、术的六字原则。只有在四诊八纲、辨证立法的基础上,正确选用经络腧穴,熟练操作进针、出针,得气补泻等手法,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注重以药物剂量大小来观察各种病症的进退,推崇“中医千古之谜在于药之用量”以及“有是证,用是药”的学说见解。

工作经历

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地救护。

1954年调到哈尔滨市立第二医院内科任医师。

1955年参加全国第一期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毕业后到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工作至今。

教育经历

1948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纵队医务学校学习,毕业后被保送至哈尔滨医科大学深造,1950年毕业。

1955年10月参加卫生部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全国第一期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学习。

1958年拜孙振寰老中医为师,针药并用,学习四年,后从魏如怨研究针灸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研究方向

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

社会活动

两次担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曾任中日国际针灸推拿诊所中方代表。

曾多次出国为外国领导人进行医疗保健,并在前南斯拉夫、菲律宾成功举办了针灸学习班。在国内为针灸研究所国际培训中心授课。

1987年2月,应邀参加了菲律宾卫生部举办的针灸研讨会。

科研成果

1、60年代中期,主持在海南岛进行针刺治疗疟疾疾病的研究,并荣获卫生部、总后卫生部、国家医药总局联合颁发的优秀科研组称号。

2、主持针刺对冠心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并获卫生部乙级成果奖。

3、与张金泉合作进行针刺对胃下垂的研究,并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科研成果三等奖。

4、与郭效宗老中医合作进行的针刺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研究,荣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科研成果三等奖。

荣誉称号

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诊治范围

擅长针、药并用治疗心血管、消化系统以及皮肤湿疹等疾病。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