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乳溢症

乳溢症(galactorrhea)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血清催乳素异常升高,引起病理性乳汁自溢的现象。可发生于乳房受刺激时,也可随时发生。以非产褥期或停止哺乳半年后的妇女多见,也可见于少数男性。女性患者的典型表现为溢乳和闭经,男性患者则多伴有乳房肥大、性欲减退和阳痿。

主要病因

下丘脑-垂体病变、其他引起内分泌紊乱的疾病、胸壁病变、药物因素

其它名称

泌乳-闭经综合征、乳汁漏出症、乳汁分泌异常综合征

发病部位

乳房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乳腺外科、妇科

常见症状

溢乳、乳房肥大、闭经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检查项目

乳房触诊、血清泌乳素(PRL)检查、超声检查、CT、磁共振(MRI)、乳腺导管造影、乳管内窥镜检查

英文名称

galactorrhea

遗传性

重要提醒

少数女性患者可出现不孕,需及时治疗。

临床分类

根据发生对象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

1、Chiari-Frommel综合征(产后型),患者以产后或断奶后起病为特征。

2、Argone-Castill综合征(非产后型),其发病与妊娠无关。

3、Forbes-Albright综合征(垂体腺瘤型),患者溢乳伴发垂体瘤。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男性出现泌乳,伴乳房发育、性功能障碍等;

2、女性在非妊娠期出现泌乳的症状,伴有性功能障碍、月经异常等;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均须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乳腺外科、内分泌科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暴露您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穿紧身或连体衣物,以免造成不便。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或禁食6小时以上,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或影响医生判断。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泌乳出现多久了?

2、乳液什么性质的?乳汁中会混有血液吗?

3、泌乳是偶尔出现的还是持续存在?

4、您的症状有诱发因素吗?

5、除泌乳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乳房增大、乳房疼痛等?

6、您是否有头痛或视觉障碍?

7、您是否存在性功能问题?

8、您现在处于妊娠哺乳期吗?

9、您有甲状腺、肾上腺疾病吗?

10、您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吗?

11、是否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癫痫药物、抗高血压药物、抗胃溃疡药物和阿片药物等?

12、您既往有过胸壁创伤吗?

13、您既往手术过吗?若手术过,是什么原因?

14、您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医生的诊断是什么?

15、是否治疗?采用了哪些治疗措施?

16、您的家人有类似疾病吗?

17、您末次月经起始日期是什么时候?您平时月经规律吗?经期一般多少天?经量多少?

18、您采用什么方式避孕?

19、您是否生过孩子?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这种异常的泌乳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2、这种病严重吗?会引起什么严重后果?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5、需要手术治疗吗?

6、手术治疗存在什么风险?

7、治疗效果怎么样?能治好吗?

8、会有后遗症吗?会影响结婚生子吗?

9、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有没有严重副作用?

10、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11、我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12、是否需要长期监测病情?

13、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日常

总述

乳溢症患者应进行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从而利于疾病的康复。

心理护理

乳溢症常常由于溢乳、闭经导致情绪低落、过度紧张,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孕,会出现对家庭的愧疚感,家属应及时和医生沟通,了解疾病知识,安慰与陪伴患者,使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

用药护理

严格按医嘱服药,避免擅自停药,如服用溴隐亭,需密切观察是否有胃肠道反应、眩晕、直立性低血压等不适,患者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

术后护理

1、卧床休息时,经常变换体位,防止褥疮。

2、观察乳头溢液是否缓解。

3、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出现发红、肿痛等感染症状。

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2、注重乳房、乳头的卫生保养。

3、选择纯棉、无刺激内衣,以防感染和刺激。

病情监测

应定期自我做乳房检查。注意观察乳房的对称性和轮廓,观察乳房皮肤颜色有无改变。观察溢液的颜色、性状变化。女性患者还应注意记录月经情况。

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有高催乳素血症患者,无论是否治疗,应3~6月监测一次血清催乳素水平,2~3年进行一次脑部CT或MRI检查;若催乳素水平上升明显,则脑部检查频率应增加。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通常会观察患者情况、询问病史,进行乳房触诊、血清泌乳素(PRL)检查、超声检查、CT、磁共振(MRI)、乳腺导管造影、乳管内窥镜检查等。

体格检查

1、视诊

注意乳房的对称性和轮廓、乳头的位置,有无皮肤回缩、凹陷、水肿或红斑、乳头溃疡或结痂、皮肤颜色改变。观察溢液的颜色、性状。注意有无盆腔肿块或生殖器萎缩表现。

2、乳房触诊

医生通常需对乳房进行触诊,了解乳腺有无病变。

实验室检查

1、血清泌乳素(PRL)检查

基础状态下,PRL水平越高提示垂体瘤的可能性越大。

2、其他激素测定

进行甲状腺激素(T3、T4)、雌二醇、睾酮、孕酮、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等相查,排除相关内分泌疾病。

3、兴奋或抑制试验

主要了解下丘脑-垂体功能的储备,PRL增高明显,说明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可能性较大。

(1)促甲状腺释放激素试验:静脉注射TRH(促甲状激素放激素)100~400pg,15~30min后测血PRL水平较注射药前升高5~10倍、TSH升高2倍,但垂体瘤患者不升高。

(2)氯丙嗪试验:基础状态取血后空腹服氯丙嗪25~50mg,服药后60min与120min分别取血测PRL,正常妇女经氯丙嗪兴奋后,PRL峰值较基础值增加2~5倍,垂体肿瘤者不升高。

(3)左旋多巴抑制试验:口服左旋多巴500mg,2~3h内使血泌乳素水平显著下降。若无明显下降,则为垂体肿瘤的可能性大。

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可以了解和排除乳腺疾病。

2、CT及磁共振(MRI)检查

脑CT及MRI检查,以便发现垂体的微小肿瘤。

其他检查

对于超声检查无法排除的乳腺疾病,可进行乳腺导管造影或乳管内窥镜检查。

治疗

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停用相关药物,治疗原发病,改善内分泌功能,必要时手术或放射治疗。

一般治疗

应及时停用相关药物。如利血平、氯丙嗪、甲丙氨酯等引起的溢乳,一般在停药2~7个月后催乳素降至正常,月经恢复,溢乳停止;口服避孕药后引起的乳溢症,在停药后常不能自愈,需要调整月经周期,如能恢复正常月经,溢乳也常渐渐消失。

药物治疗

1、甲状腺素

由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者应给甲状腺素代替性治疗,其溢乳随即消失,月经亦恢复。

2、溴隐亭

用于治疗垂体腺瘤引起的和原因不明的乳溢症。停药后或妊娠结束后可有复发现象,再用药仍然有效。如在用药过程中发生妊娠,应立即停药,避免引起胎儿畸形。

3、左旋多巴

对非垂体肿瘤引起者可选用左旋多巴,但停药后可复发。

4、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作用是增进卵巢功能,恢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生理功能。

5、氯米芬

可全面恢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诱发排卵。

6、维生素B6

可抑制催乳素分泌,可较长期应用,但尚末广泛采用。

相关药品

甲状腺素、溴隐亭、左旋多巴、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氯米芬、维生素B6

手术治疗

当垂体肿瘤产生明显压迫及神经系统症状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切除肿瘤。手术前短期服用溴隐亭能使垂体肿瘤缩小,术中出血减少,有助于提高疗效。

放化疗

适于下丘脑-垂体非功能性肿瘤,药物或手术治疗无效者。放射治疗显效慢,可能引起垂体功能低下、视神经损伤、诱发肿瘤等并发症,不主张单纯放疗。

治疗周期

乳溢症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2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好发人群

多发于非产褥期或停止哺乳半年后的妇女。

病因

总述

各种原因导致血清泌乳素异常升高都可以引起乳溢症,如下丘脑-垂体病变及其他引起内分泌紊乱的疾病、胸壁病变、药物因素等。此外,临床上还可见自发性溢乳,无任何药物和疾病因素,无血清泌乳素升高。

基本病因

1、下丘脑-垂体病变

如原发性和继发性下丘脑肿瘤垂体肿瘤、空蝶鞍综合征等。

2、其他引起内分泌紊乱的疾病

如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淋巴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3、胸壁病变

如胸壁损伤(包括外伤、手术、烧伤或带状疱疹等)也可通过反射引起催乳素分泌增多。

4、药物因素

口服避孕药等激素药物者有时可出现溢乳症,一般口服避孕药内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溢乳症的出现可能与雌激素或孕激素对下丘脑的抑制有关。此外,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抗忧郁药物、抗癫痫药物、抗高血压药物、抗胃溃疡药物和阿片药物等,也会出现乳溢症。

5、其他

包括精神紧张、脊髓损伤、慢性肾衰等。

危险因素

1、卵巢功能低下者。

2、长期吸食大麻、鸦片类毒品者。

3、高龄未婚未孕女性。

症状

总述

本病以溢乳为临床主要症状,多为双侧溢乳,也可见于单侧。女性患者可有闭经,男性患者则多伴有乳房肥大、性欲减退和阳痿。

典型症状

1、溢乳

表现为乳汁自然溢出或挤压乳腺后溢出。乳量可多可少,为乳白色液体,呈持续或间歇性分泌。少数患者乳汁中可混有血液;男性患者多量的自发溢乳少见,但有暂时的或间歇性的溢乳,挤压性溢乳多见。

2、乳房改变

乳房大小正常,少部分患者可有增大或萎缩。男性溢乳多伴有乳房肥大。

3、闭经

女性患者多表现为继发性闭经,闭经的程度也不同,表现为月经稀少或长期闭经。闭经时间长者,外阴萎缩,子宫明显缩小。闭经时间短者,子宫正常或缩小。

伴随症状

1、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肢体肥大、视觉障碍等症状。

2、男性患者则多有性欲减退和阳痿。

3、女性患者可伴有月经紊乱、多毛、痤疮等症状,甚至还可出现不孕。

并发症

骨质疏松:由于体内较高的催乳素水平,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可导致骨密度降低,引起骨质疏松。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的询问病史、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可作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哺乳性闭经、哺乳性子宫萎缩等情况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1、哺乳性闭经

两者均可出现溢乳、闭经的表现,但溢乳症常发生于非产褥期或停止哺乳半年后的妇女。

2、哺乳性子宫萎缩

两者均可出现溢乳、子宫萎缩的表现,但哺乳性子宫萎缩多由于哺乳因素引起,停止哺乳后子宫可恢复正常。溢乳症可一直持续到更年期。

预后

一般预后

多数患者经药物治疗,溢乳、闭经等症状可缓解;由肿瘤引起症状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可改善症状;少数女性患者可出现不孕等严重后果。

危害性

患者常常出现溢乳,给生活带来不便。部分女性患者可出现不孕。

自愈性

本病不能自愈,必须积极治疗。

治愈性

积极治疗可改善症状。

治愈率

大多患者可通过积极治疗得到治愈。

根治性

部分人群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根治。

复发性

如治疗依从性不好,或口服避孕药、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抗忧郁药物等,可复发。

预防

预防措施

乳溢症的预防主要是健康生活,避免发病因素。

1、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

2、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合理的控制体重,防止肥胖。

3、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性生活和谐。

4、多运动,提高免疫力。

5、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

6、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原发病。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加强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新鲜水果,保证大便通畅。多吃鸡蛋、牛奶,保证蛋白的摄入。

饮食禁忌

少吃或者不吃生冷和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吃用雌激素喂养的鸡、牛肉。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