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急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acute pulpitis)是指牙髓组织的急性炎症,属于不可复性牙髓炎,临床特点为发病急,疼痛剧烈。临床上绝大多数是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的表现,无慢性过程的急性牙髓炎多出现在牙髓受到急性的物理损伤、化学刺激以及感染的情况下,如手术切割牙体组织所导致的过度产热、填材料的化学刺激等。

主要病因

细菌感染

发病部位

口腔

就诊科室

口腔科、疼痛科、急诊科

常见症状

牙齿剧烈疼痛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检查项目

探诊、X线、牙髓活力温度测验

相关中医疾病

风火牙痛、胃火牙痛

英文名称

acute pulpitis

遗传性

不会遗传

重要提醒

需要口腔科治疗时应去正规机构,避免不当治疗引起的牙髓炎。

临床分类

急性牙髓炎可分为浆液性和化脓性炎症。

1、急性浆液性牙髓炎

病理变化是血管扩张、充血,血浆由血管壁渗出而形成牙髓组织水肿,并有多形核白细胞渗出,在炎症组织相应部位的成牙本质细胞坏死。由慢性牙髓炎转化为急性牙髓炎时,除主要为多形核白细胞外,仍可见到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牙髓炎症可以局限在冠髓,也可以弥散于全部牙髓。

2、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表现为大量的白细胞浸润,在浸润中心区白细胞坏死、液化,形成脓液充满于脓腔中。可以形成一个或几个小脓腔,特别是由慢性闭锁性牙髓炎转化为急性化脓性牙髓炎时,多呈散在的小脓腔遍布于冠髓和根髓。相应部位的成牙本质细胞坏死。

日常

总述

患者应保持心态良好,增强体质,保持口腔卫生,时刻留意牙齿是否出现异常,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刻就医。

心理护理

患者应及时调节因疼痛、进食不便带来的烦躁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用药护理

患者应注意用药过程中是否有皮疹等过敏症状出现,发现异常请就医,以便医生及时调整用药。

术后护理

患者应注意术后牙齿是否有疼痛、异物感,牙龈是否有肿胀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处理。

生活管理

1、用正确的方法刷牙,最好选用毛软、末端磨圆的牙刷。

2、不用牙签剔牙,减少牙齿损伤,可换成牙线等工具。

3、适当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过度劳累。

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牙齿疼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优先考虑体格检查、X线检查、牙髓活力温度测验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观察是否有接近髓腔的深龋、充填修复体、深牙周袋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病,同时会进行探诊,检查是否引起疼痛或探及穿髓孔等。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医生可以通过X线判断牙齿深处的病变,同时为鉴别有相似症状的疾病提供证据。

其他检查

牙髓活力温度测验:是根据患牙对冷或热刺激的反应来检查牙髓状态的诊断方法。患牙的反应极其敏感或表现为激发痛。刺激去除后,疼痛症状要持续一段时间。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判断患牙位置,当患牙对热刺激更敏感时,表明牙髓已出现化脓或部分坏死。

治疗

治疗原则

首先摘除炎症牙髓,消除疼痛症状,有条件者同时完成根管治疗。如果无法当天完成根管治疗时,可于摘除牙髓的髓腔中放置消毒药物,尽快约诊完成根管治疗。在摘除牙髓和实施根管治疗时,应采用橡皮障隔离患牙,防止感染进入髓腔深部。逆行性牙髓炎的患者,患牙应首先根据牙槽骨破坏的程度评估患牙可否保留,如能予以保留,则需在根管治疗的同时行牙周系统治疗。

一般治疗

1、避免过硬、过冷、过热或碳酸饮料等对牙齿健康不利的食物、饮料。

2、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后要漱口。

药物治疗

1、抗生素

用于控制感染,如甲硝唑等。

2、麻醉药

用于止痛处理,常用的有普鲁卡因等。

相关药品

甲硝唑、普鲁卡因

手术治疗

1、开髓引流术

主要作用是引流出髓腔渗出物,缓解疼痛。

2、根管治疗

主要是对已经完全坏死或引起根尖周感染的牙髓进行清除,同时根管充填,达到消除炎症的目的。患者应尽快完成根管治疗。

3、干髓术

去除感染牙齿冠髓的同时保存干化的根髓,达到保留患牙的目的。应注意干髓术治疗后的牙齿颜色会发生变化,有美观要求的患者要注意和医生沟通。

4、拔牙术

对于无法保留的患牙,应拔除患牙以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中医治疗

针灸:对于缓解牙痛有一定作用。

治疗周期

急性牙髓炎的治疗周期一般为2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好发人群

好发于有龋齿、牙缺损、慢性牙髓炎等疾病的人。

病因

总述

牙髓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此外,一些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其他因素也会引起牙髓疾病,除非牙体承受极强烈的刺激,一般情况下,只有牙体组织病变达到牙髓或接近牙时,才发生牙髓疾病。

基本病因

1、细菌感染

感染是牙髓病的主要病因,侵入髓腔的细菌及其毒素是牙髓病变的病源刺激物。细菌侵入的途径多数从冠方进入,也可经由根尖孔、侧副根管逆向进入髓腔。此外,感染还可以通过血运到达牙髓中。侵入牙髓的细菌主要来自口腔菌群,以兼性厌氧菌为主,牙髓的感染多为混合感染。细菌进入牙髓后,产生许多破坏牙髓组织的酶及内毒素,造成牙髓代谢紊乱,血管舒张功能紊乱以及免疫反应等。

2、化学刺激

在治疗龋齿时,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酚、硝酸银等龋洞消毒剂,尤其是用于深龋治疗时,常引起对牙髓的刺微,使牙髓发生病变。在用复合树脂充填时,直接在牙本质上进行强酸腐蚀,也可刺激牙髓而发生病变。在日常生活中,过酸的食物,如未成熟的果酸常常引起牙齿感觉过敏,如果牙本质暴露,接触酸甜食物时也会产生牙齿敏感,这是因为化学刺激引起牙髓充血所表现的症状,为可复性反应。但是,在牙体病损接近牙髓时,这些化学刺激也会引起不可复的牙髓炎症反应。

3、物理因素

较强的温度刺激会引起牙髓反应,无损伤的牙齿接受口腔黏膜能耐受的温度时,一般不会引起牙髓严重的反应。但温度骤然的改变,如饮热茶、热汤后立即进食过冷的食物,便会引起牙髓充血,甚至转化为牙髓炎。此外,压力、创伤等也会造成牙髓的损伤。急性外伤,如撞伤或摔伤,可使牙髓组织在根尖孔处部分或全部撕断,引起牙髓炎症。

危险因素

1、患有龋齿、牙缺损、慢性牙髓炎等疾病。

2、接受包含物理或化学刺激的口腔科治疗。

症状

总述

急性牙髓炎的主要症状是牙齿剧烈疼痛。疼痛主要有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痛、温度刺激加剧疼痛和疼痛不能自行定位等特点。

典型症状

1、自发性阵发性痛

在未受到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剧烈的自发性尖锐疼痛,疼痛可分作持续过程和缓解过程,即所谓的阵发性发作或阵发性加重。炎症牙髓出现化脓时,患者可主诉有搏动性跳痛。

2、夜间痛

疼痛往往在夜间发作,或夜间疼痛较白天剧烈。

3、温度刺激加剧疼痛

冷、热刺激可激发患牙的剧烈疼痛。如果牙髓已有化脓或部分坏死,患牙表现为热刺激疼痛,冷刺激疼痛缓解。可见患者含漱冷水进行暂时止痛。

4、疼痛不能自行定位

疼痛发作时,患者大多不能明确指出患牙所在,疼痛可放射或牵涉到颌面部、头颈部,但疼痛不会放射至患牙对侧区域。

伴随症状

1、伴有牙槽骨位置的下颌肿胀或牙龈肿胀。

2、伴有发热等不适。

并发症

1、慢性牙髓炎

一般无剧烈的自发性疼痛,有时可出现阵发性隐痛或钝痛。慢性牙髓炎的病程较长,患者可诉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病史。患牙常伴有咬合不适或轻度叩痛,可自行定位。

2、牙齿松动脱落

急性牙髓炎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可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3、急性根尖周炎

多有急性牙髓炎发展而来,从根尖部牙周膜出现浆液性炎症,到根尖周组织形成化脓性炎症的病理改变过程。

诊断

诊断原则

主要通过问诊、查病源和温度试验综合做出诊断,按这三个步骤进行,较易取得确切的诊断。

诊断依据

1、问诊

疼痛性质符合自发痛、阵发性发作、放射痛和温度刺激引起疼痛的规律。

2、查病源

可找到引起急性牙髓炎的牙体损害或其他病因。

3、温度试验

对可疑牙进行温度试验(应与对照牙相比),急性牙髓炎的患牙在接受温度试验时反应疼痛。一些患牙,牙髓炎症处于晚期时,以热测试检查更易获得阳性结果,多表现为迟缓反应性疼痛。

鉴别诊断

1、三叉神经痛

二者都有牙痛的表现,但是三叉神经痛温度刺激一般不引起疼痛,且时间很少在夜间。

2、牙龈乳头炎

二者都有牙痛,但是牙龈乳头炎是持续的胀痛,多可定位,同时牙龈乳头局部充血、水肿,触痛更明显。

3、上颌窦炎

上颌窦炎累及牙齿时也可以出现叩痛等症状,但是上颌窦炎无法查及引起牙髓炎的牙体疾患,同时上颌窦前壁有压痛,并伴有头痛、鼻塞、脓鼻涕等上颌窦的症状。X线检查可见窦壁黏膜影像增厚,可以协助鉴别。

预后

一般预后

急性牙髓炎通过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处理,可保留牙体或活髓,预后较好。

危害性

急性牙髓炎会引起患者疼痛、进食不便,如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更重的牙齿破坏,影响患者进食,生活质量下降。

自愈性

急性牙髓炎一般需要积极治疗。

治愈性

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患牙也有保留的可能。

治愈率

大部分患者可以再治疗后恢复正常。

根治性

彻底去除病因后大部分急性牙髓炎不会复发。

复发性

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治疗常选择摘除牙髓以去除病变的方法,一般不会复发。

预防

预防措施

1、用正确的方法刷牙,最好选用毛软、末端磨圆的牙刷。

2、不用牙签剔牙,减少牙齿损伤,可换成牙线等工具。

3、保持口腔卫生清洁,饭后注意刷牙。

4、出现龋齿、牙周炎等问题应及时就医。

5、在正规机构进行口腔科治疗。

6、每年规律进行口腔检查,尽早发现牙齿问题。

7、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过凉、过热的食物,少喝碳酸饮料。

饮食

饮食调理

饮食要柔和,同时注意营养的均衡,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多食粗纤维食物。

2、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3、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术后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咨询医生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饮食禁忌

1、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

2、禁碳酸饮料等对牙齿有刺激的饮食。

3、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4、少吃含骨、带壳海鲜等坚硬食物。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