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脑干梗塞

脑干梗塞(brain stem infarction)又称脑干梗死,是脑梗死中最严重的一个类型,多由于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硬化、栓塞、痉挛、炎症等状况,引起对应动脉血管狭窄、闭塞,从而导致了中脑、脑桥、延髓部位缺血,出现相应的症状与体征,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主要病因

脑动脉血管疾病

其它名称

脑干梗死

发病部位

头部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常见症状

偏瘫、四肢瘫、吞咽及发音困难、高热、意识障碍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检查项目

血小板凝集率、血糖血脂水平、肝肾功能、CT、MRI

英文名称

brain stem infarction

遗传性

无遗传性

重要提醒

脑干梗塞起病急,症状严重,一旦出现应立即就医治疗。

日常

总述

脑干梗塞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当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加强心理康复指导,家属应当做好家庭护理。

心理护理

脑干梗塞患者常伴有四肢瘫痪、语言障碍、缺少与外界交流,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心理,表现为情感失控、丧失信心、不愿活动等。家属应当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具体心理问题并加以疏导,与患者一同了解康复训练的意义,增强信心,提升患者主动康复的积极性。

生活管理

1、脑干梗塞患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护理,及时吸痰。

2、患者应注意保暖。

3、患者长期卧床,极易发生褥疮,因此应注意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渣。

4、在病情稳定情况下,患者可以尝试进行坐、站、走等简单活动。

检查

预计检查

脑干梗塞患者常需要进行的检查有血小板聚集率、凝血功能、血糖血脂水平、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CT、MRI、脑血管影像学检查等也是常用的检查项目。

实验室检查

疑似脑干梗塞患者应行常规实验室检查,了解有无脑干梗塞的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应做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小板凝集功能试验、凝血功能检查、血糖血脂水平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

1、脑结构影像检查

(1)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主要用于明确脑干梗塞病灶具体位置。

(2)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能早期清晰的显示脑干梗塞部位。

2、脑血管影像检查

(1)颈部血管超声和经颅多普勒(ECD):常见的无创性检测手段,可以帮助客观检测和评估颈动脉结构、功能状态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2)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明确血管结构,评价动脉血管的开放状态。

(3)计算机成像血管造影(CTA):能够较好的显示缺血区供血动脉的狭窄或闭塞。

(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以显示脑部大动脉的狭窄、闭塞和其他血管病变。

3、脑灌注检查

脑灌注检查主要包括多模式核磁共振成像(MRI)、多模式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多模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多模式计算机断层灌注扫描(CTP)、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等,帮助明确脑血管结构,确定脑梗塞部位。

4、脑功能评定

(1)功能磁共振:可以重复进行无创伤性的试验,有效检测出认知任务刺激下大脑皮层中不同功能区的激活,帮助评估大脑各区域功能。

(2)脑电图:可以测定大脑自发的有规律的生物电活动以了解脑功能状态。

5、胸部X线检查

帮助明确患者肺部情况。

其他检查

1、心电图检查

可以帮助明确患者的基本病情,了解患者循环状态,明确有无房颤等原发疾病。

2、电生理学检查

对于脑干梗死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防评价有一定的意义。

治疗

治疗原则

脑干梗塞主要治疗包括生命体征的维持和预防,并发症的管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控制脑血管危险因素,启动规范化二级预防措施。

对症治疗

1、卧床及镇静处理。

2、保持呼吸道畅通及心功能稳定。

3、注意营养状况,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药物治疗

1、溶栓药物

主要包括尿激酶、链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酰肌纤溶酶原链激酶活化剂复合物等,将已形成的血栓进行溶解。

2、抗凝药物

如肝素、华法林等,预防新血栓的形成,避免脑梗梗死范围扩大或再次发生。

3、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通过抗血小板作用防治动脉血栓形成,预防疾病的二次发生。

4、神经保护药物

主要为钙通道阻滞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神经营养因子等,保护神经功能,避免遗留过多神经损害。

相关药品

尿激酶、链激酶、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手术治疗

必要时可行血管内科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

脑干梗塞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好发人群

多发于中老年人。

病因

总述

目前对于脑干梗塞的研究,根据TOAST病因分型可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病变、动脉夹层4种类型,多从其病理改变探讨脑干梗塞可能的发病机制。

基本病因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为脑干梗塞最重要的病因,高血压病及糖尿病致大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干梗塞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2、心源性栓塞

有研究提出栓塞也是脑干梗塞的重要原因。根据栓子的来源可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和来源不明性,其中以心源性栓塞最为常见。常见的栓塞部位为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风湿性心脏病伴二尖瓣狭窄及心房颤动是心源性栓塞的主要原因。

3、小动脉病变

最常发生于脑桥,小动脉的管径多为200 μm以下,且多为终末动脉,缺乏侧支循环。

4、动脉夹层

颅外椎动脉夹层是青年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占25%~30%。椎动脉夹层的病因多与动脉粥样硬化、颈部外伤或按摩、肌纤维发育不良、感染、偏头痛、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有关。

5、少见病因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如病毒、细菌、结核、螺旋体、脑寄生虫感染等。

(2)自身免疫疾病:如神经-白塞病。

(3)纤维性肌营养不良。

(4)椎动脉发育不良。

(5)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危险因素

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可能是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

症状

总述

由于血管闭塞的部位和数量不同,发生脑干梗塞的部位和范围也存在差异,加上脑水肿的影响,使得脑干梗塞的临床表现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

典型症状

脑干梗塞发病较急,可出现多种神经症状和体征,部分较为常见:

1、常见症状

脑干梗塞主要表现为偏瘫或四肢瘫,吞咽及发音困难,高热,意识障碍(昏迷、缄默症等)。

2、少见症状

脑干梗塞相对少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精神障碍、贪食、三叉神经痛、急性肺水肿、智能减退、抽搐、腺体(唾液腺、泪腺、汗腺)分泌障碍、节段性感觉障碍、视物变形、发作性睡眠、运动性震颤、肢体交叉瘫、Horner征、失语、上运动神经元性交叉性瘫、突发性耳聋、面部感觉障碍和偏身发育障碍等。

并发症

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疾病可能是脑干梗塞比较常见的并发症。

诊断

诊断原则

脑干梗塞患者诊断时需要结合年龄、病程、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确诊。

鉴别诊断

1、脑出血

脑出血一般起病较脑干梗塞更急,可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出现神经系统局灶定位症状和体征,患者多伴有头痛、呕吐等症状,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患者血压多明显增高。大面积脑梗塞和脑出血,以及轻型脑出血与一般脑血栓形成症状相似。一般可用头颅CT鉴别。

2、脑栓塞

脑栓塞起病急骤,一般在数秒或数分钟内达到症状高峰,患者多伴有心脏病史,在患者有心房纤颤、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肌梗塞或其他栓子来源时,应考虑脑栓塞。

3、颅内占位

部分患者有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脑脓肿等疾病,且发病较快时,也可出现偏瘫等症状及体征,可通过头颅CT与MRI与本病鉴别。

预后

一般预后

脑干梗塞的预后与个体差异、病灶部位、大小、数目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重型脑干梗塞患者的病死率极高,预后极差。

危害性

患者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不同症状的语言功能障碍、肢体偏瘫或者长期昏迷等情况。部分患者可导致死亡。

自愈性

本病不能自愈,出现症状时应积极就医治疗。

治愈性

本病多不能治愈,但患者经合理正规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可完全恢复正常生活。

治愈率

治愈率低,目前缺乏大样本数据统计。

根治性

本病一般不能根治。

复发性

脑干梗塞复发率较高,有时可出现不同部位的脑梗塞,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管理。

预防

预防措施

1、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都是脑干梗塞的危险因素,且一定程度上影响脑干梗塞患者的预后。因此,摒弃不良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平衡饮食,可以帮助预防脑干梗塞。

2、对于发生过脑干梗塞的患者,合理使用药物、积极控制危险因素等进行二级预防,防止疾病的再次发生,同样是必要的。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患者应食用柔软、易咀嚼的食物。

2、喂饭时速度要慢,量要适当,给予患者充分的咀嚼时间。

3、对于鼻饲患者,应予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饮食。

饮食禁忌

1、有消化道出血者,应当禁食。

2、戒烟戒酒。

3、忌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若连续长期进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可使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动脉样硬化斑块容易形成,最终导致血栓复发。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