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综合征

林奇综合征既往曾称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o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由DNA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引起。林奇综合征会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患者常在早年发生结直肠癌,还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癌、输尿管和肾脏移行细胞癌、胃腺癌等其他癌肿。林奇综合征患者应注意进行癌症筛查,如果已经发生了癌症,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
主要病因
其它名称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是否医保
检查项目
英文名称
遗传性
重要提醒
就医指南
1、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腹部出现包块。
2、便血、大便习惯改变。
3、近期原因不明的体重下降、乏力、食欲不振。
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林奇综合征患者可以前往肛肠外科、普通外科、肿瘤科等科室,进行癌症筛查及治疗。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的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2、您的症状有加重的情况吗?
3、您既往有哪些肠道疾病吗?
4、您的家族中有结直肠癌的患者吗?
5、您平时饮食习惯如何?
6、您平时有吸烟饮酒的习惯吗?
7、您出现症状后进行过治疗吗?效果如何?
1、我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我的疾病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3、这些治疗方法有哪些不良反应吗?
4、我还能活多久?
5、我的疾病会复发吗?
6、我在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吗?
日常
林奇综合征患者一定要定期进行癌症筛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
患者常因所患疾病为恶性肿瘤而感到绝望、恐惧、愤怒等情绪,不利于病情的控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自暴自弃等情况,家属要及时开导,患者自身也要进行适当的调节,积极配合治疗。
1、家属应及时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用亲切的语言安慰患者。
2、家属应鼓励患者及时讲出心理感受,并及时开解、疏导患者。
3、家属要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4、患者可听放松心情的音乐,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增强治疗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
2、适当运动,但不要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
林奇综合征患者要定期进行癌症筛查,以便尽早发现和治疗癌症。常见的筛查方法包括结肠镜、子宫内膜活检等。
检查
当患者在50岁前出现结直肠癌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血常规、大便隐血试验,初步了解患者情况,然后通过X线、腹部B超检查、气钡双重造影检查、CT检查、MRI检查、结肠镜、病理检查等,进一步了解癌症病情,遗传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诊林奇综合征。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基本情况,了解患者有无体重下降、乏力等情况。然后进行腹部检查,观察有无腹部包块,是否有腹部压痛,有无腹水等。还可能进行直肠指检,检查有无出血。
1、血常规
通过血常规检查了解患者有无感染、贫血等情况出现。
2、大便隐血试验
检查患者有无消化道的不明显出血。
3、遗传学检查
医生可以通过遗传学检查明确突变的基因,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明确诊断。
1、X线
可帮助医生检查患者是否有肺部或其他位置的转移。此外观察气液平面也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出现肠梗阻。
2、腹部B超检查
有助于判断有无肝转移。腹部扪及肿块时,对判断肿块性质有一定价值。
3、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是结肠癌的重要检查方法,可见肿瘤部位的肠壁僵硬、结肠袋形态不规则或消失、肠腔狭窄、充盈缺损等表现,且有助于肿瘤的定位诊断。
4、CT检查
能了解结肠肿瘤的大小和形态,可见不规则肠壁增厚和肠腔狭窄,可判断肿瘤对周围组织器官有无浸润,同时能够发现有无肝转移灶和腹腔内有无肿大淋巴结。
5、MRI检查
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大小、邻近器官受侵情况及淋巴结肿大情况。
病理检查是有创检查,医生会取出部分病变组织,明确病变性质。
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可以直观的观察肠道内的情况。结肠镜能够发现结肠内病变,并可取活检行病理检查。
治疗
林奇综合征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高,通常最终表现为结直肠癌,需要针对结直肠癌进行治疗。如果患者还存在其他癌肿,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1、营养支持,纠正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保证患者摄入每日所需的热量、蛋白质以及其他营养物质,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2、慎重进行止痛治疗。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患者可选择止痛药物等进行治疗。盲目进行药物治疗可能会遮掩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
林奇综合征患者有时可以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癌症的分子特征,比如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重组人源性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贝伐珠单抗)等。
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
1、根治性切除术手术
切除范围应包括肿瘤本身及两侧至少10cm的正常肠段,以及区域的全部肠系膜和淋巴结。
(1)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右半结肠癌,包括盲肠、升结肠、结肠肝曲部癌。切除范围包括末端回肠10 ~20cm、盲肠、升结肠、横结肠右半部、右侧部分大网膜和区域肠系膜。
(2)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中部癌。切除范围包括全部横结肠及其系膜、部分升结肠和降结肠、大网膜。
(3)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结肠脾曲、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癌。切除范围包括横结肠左半、降结肠、乙状结肠及其相应的系膜、左半大网膜。若乙状结肠肿瘤较小,位于乙状结肠中部且乙状结肠较长,可行单纯乙状结肠切除术。
2、姑息性手术
适用于无法根治切除的患者,包括系膜根部淋巴结无法切除、广泛腹膜种植、远处脏器转移及肿瘤局部广泛浸润无法根治等。尽可能切除原发肿瘤,若无法切除或条件不允许切除,可考虑行捷径手术或梗阻近端肠造口术,以解除肠梗阻。
1、放射治疗
射线照射组织可引起一系列的细胞电离,使病理组织受到破坏,特别是分化较差的细胞,更容易受到放射线的影响。正常组织细胞虽也可受到一定的损害,但仍可恢复其生长和繁殖能力;而肿瘤细胞则被放射所破坏,不能复生。可通过放射线照射杀灭肿瘤细胞。
2、化学药物治疗
通过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细胞,给药途径包括肠腔内给药、门静脉给药、腹腔灌注给药、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和静脉给药等常用的药物有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甲酰四氢叶酸、卡培他滨、伊立替康等。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流行病学
不会传染。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据相关研究显示,全世界大约每279个人中,就有一位林奇综合征患者,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3%。
有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更高。
病因
林奇综合征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DNA错配修复基因(MMR)的蛋白产物参与识别和修复DNA复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任一MMR基因发生突变,可引起微卫星中重复单位的插入或缺失,并导致微卫星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引起基因调节功能改变,最终引发癌变。
症状
林奇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早年发生结直肠癌,容易发生结肠外癌肿,家族中常常存在其他成员,也会出现林奇综合征相关表现。
1、早年发生结直肠癌
林奇综合征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4岁,结肠肿瘤多在右侧,但很多患者的左半结肠和直肠也可形成肿瘤。
2、肠外癌肿
林奇综合征患者还常出现子宫内膜癌、输尿管和肾脏移行细胞癌、胃腺癌、小肠腺癌、卵巢癌、胰腺癌、胆管癌等肠外癌肿。
3、家族聚集现象
林奇综合征患者的家族中,常常有多个亲属也会在早年发生结直肠癌。
晚期可出现肝大、黄疸、腹水、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和恶病质等并发症。
诊断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发病时间以及家族成员的发病情况,并通过血常规、大便隐血试验、X线、腹部B超检查、气钡双重造影检查、CT检查、MRI检查、结肠镜、病理检查等了解肿瘤情况,最后进行遗传学检查,做出明确诊断。
1、年龄<50岁诊断为结直肠癌。
2、不考虑年龄,同步或异时的大肠癌或其他HNPCC相关的肿瘤。
3、年龄<60岁诊断为大肠癌,病理结果显示伴有淋巴细胞浸润、克罗恩淋巴细胞反应、黏液/印戒分化或呈髓质增长模式。
4、超过1个一级亲属患HNPCC相关肿瘤的结肠癌患者,其中一种肿瘤诊断时<50岁。
5、不考虑年龄,超过2个一级或二级亲属患HNPCC相关肿瘤,诊断为结直肠癌。
预后
林奇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差异较大,如果患者能定期进行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结直肠癌,则可能预后较好,生存时间较长;如果患者没有及时发现、处理肿瘤,则预后相对较差,生存时间较短。
1、林奇综合征会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患者常在50岁前就发生结直肠癌,还容易出现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其他恶性肿瘤。
2、林奇综合征具有遗传性,可遗传给下一代。
林奇综合征属于遗传性疾病,所引起的相关基因改变无法恢复正常,只能通过定期检查、及时治疗等方式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
林奇综合征本身很难有效预防,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以获得良好预后:
1、有林奇综合征风险的人群,应该在20~25岁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每1~2年复查一次。同时,还应该对子宫内膜癌等其他疾病进行筛查。
2、具有早期或多发性腺瘤、结肠镜检查比较痛苦的患者,可以进行预防性结肠切除术。
3、健康饮食,多吃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保证维生素等充分摄入。控制脂肪的摄入。
4、适当运动,保持正常的体重。
5、保持良好的心情,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饮食
林奇综合征患者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抗氧化剂、硒、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腌制、熏烤等食物。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1、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豆类、蔬菜和水果,可以增加饱腹感、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致癌物在肠道停留的时间。
2、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橙色和红色蔬菜、坚果、种子和水果,可以帮助清除自由基,降低癌症风险。
3、富含硒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巴西坚果、鱼、贝壳类海鲜、全谷类和绿叶蔬菜,这些成分对抗癌作用有一定帮助。
4、多喝水,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消化和排泄,降低结肠癌的风险。
1、戒酒,少喝刺激性饮料。
2、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
3、少吃腌制、熏烤、油炸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
4、不要偏食,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
5、少吃坚硬、有黏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