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白睛青蓝

白睛青蓝,中医病名。是指白睛里层深处有暗红蓝色隆起,或围绕黑睛而形成环形状,则整个白睛呈黑紫色,且疼痛、羞明、流泪、拒按的眼病,因白睛色似青蓝,故称白睛青蓝。多因肺热亢盛,肺金乘肝木,肝失条达,肝郁生热,煎熬阴血,气血瘀阻而致。本病多见于成年女性,常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缠绵数月或数年之久,易复发。最易波及黑睛及瞳神。波及黑睛则出现白膜侵睛之症;波及瞳神则有瞳神紧小、云雾移睛等症。本病与火疳性质相同,治疗可互参,但本病更重,甚至造成失明。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深层巩膜炎后期乃至形成巩膜葡萄肿。

主要病因

肺热亢盛,肺金乘肝木,肝失条达,肝郁生热

其它名称

目珠俱青、白珠俱青、目青

发病部位

白睛

就诊科室

眼科

常见症状

白睛里层深处有暗红蓝色隆起,或围绕黑睛而形成环形状,整个白睛呈黑紫色

相关中医疾病

深层巩膜炎后期,巩膜葡萄肿

英文名称

blueish white of the eye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要综合考虑,因病多由火疳而致,还可引起白膜浸睛和瞳神紧小等变证,因此要注意肺金乘肝木的传变,还要密切注意全身的情况。治疗中明辨虛实,正确处理局部与全身的关系,重视调理善后,防止复发。
药物治疗
白睛青蓝辩证要点本病发于白睛深层,以肺热郁结为主,病程经过有虚实之分。实证者发病急,眼部症状明显;肺热亢盛时伴有咽痛、咳嗽、便秘,心肺热毒时伴口苦咽干、便秘尿赤,风湿内蕴时伴骨节酸痛。虚证者眼部症状不明显,但病情反复发作难愈。正邪交错,虚实兼杂,病程缓慢。白睛青蓝治疗原则正虚邪衰者治疗应着重全身,在调理全身的基础上兼用散邪通络、活血化瘀之品。白睛青蓝证治分类(一)肝肺热盛症状:白睛深层出现多处紫红色斑块,反复发作,致使黑睛边际发生舌形白翳入侵,甚至波及瞳神,导致瞳神紧小。疼痛剧烈,畏光流泪,口苦咽干,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清肝泻肺、凉血散瘀。方药:菊花决明散加减。常用药:草决明、石决明、木贼草、羌活、防风、菊花、蔓荆子、川芎、石膏、黄芩、甘草。(二)气轮湿热症状:白睛深层有紫蓝色斑块,病情缠绵难愈,轻度触痛,胸闷,四肢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热化湿兼活血化瘀。方药:散风除湿活血汤加减。常用药:羌活、独活、防风、当归、川芎、赤芍、鸡血藤、红花、苍术、白术、忍冬藤。(三)阴虚火炎症状:火疳后期,红赤逐渐消退,白睛变薄,呈紫蓝色或青灰色斑,病情反复,经久不愈,致白睛某处突起,舌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热。方药:养阴清肺汤加减。常用药:甘草、芍药、生地、薄荷、玄参、麦冬、贝母、丹皮、夏枯草、连翘。
其他治疗

1、滴滴眼液

可选用清热解毒滴眼液,或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如0.025%地塞米松滴眼液或1%醋酸泼尼松滴眼液。若并发瞳神紧小者,须及时滴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散瞳。

2、局部热敷

可用内服药渣再煎水湿热敷,对减轻眼部症状、促进气血流畅、缩短病程有辅助作用。

病因

基本病因

本病多因肺热亢盛,肺金乘肝木,肝失条达,肝郁生热,煎熬阴血,气血瘀阻而致。

诊断

诊断原则

1、多见于成年女性,常双眼先后或同时患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

2、自觉眼珠疼痛,可痛及眉骨、颗部及头部。若影响瞳神,则有明显的畏光流泪及视力减退等症。

3、白睛深层出现紫红色斑,多位于黑睛边缘,可单个或多个存在,甚至环绕黑睛圈,白睛混赤,触痛明显。

4、病经数周或数月,紫红色斑块逐渐消失,病变处变薄,而遗留青蓝色癜痕。若反复发作,可致白睛广泛性青蓝,终则白睛失去光泽,高低不平,形成葡萄样肿,甚至溃破或穿孔。

5、病变侵及黑睛,可致黑睛深层出现舌状或片状白色混浊,形成白膜侵睛之病。

6、若病变侵及瞳神,可出现瞳神紧小甚或云雾移睛等。

诊断依据

1、多见于成年女性,常双眼先后或同时患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

2、自觉眼珠疼痛,可痛及眉骨、颗部及头部。若影响瞳神,则有明显的畏光流泪及视力减退等症。

3、白睛深层出现紫红色斑,多位于黑睛边缘,可单个或多个存在,甚至环绕黑睛圈,白睛混赤,触痛明显。

4、病经数周或数月,紫红色斑块逐渐消失,病变处变薄,而遗留青蓝色癜痕。若反复发作,可致白睛广泛性青蓝,终则白睛失去光泽,高低不平,形成葡萄样肿,甚至溃破或穿孔。

5、病变侵及黑睛,可致黑睛深层出现舌状或片状白色混浊,形成白膜侵睛之病。

6、若病变侵及瞳神,可出现瞳神紧小甚或云雾移睛等。

鉴别诊断

1、火疳

火疳可为白睛青蓝的原发病,病情重,患眼疼痛,畏光流泪,紫红色隆起触痛拒按。

2、白膜侵睛、瞳神紧小、云雾移睛

为本病之白膜已侵及黑睛及瞳神,影响视力者。

预防

预防措施

1、宜少食辛辣指品,以免热助化火,伤阴耗液,不利康复。

2、保持七情和畅,按时用药。

3、注意寒暖适中,避免潮湿。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