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胞睑外翻

胞睑外翻,中医病名。指睑缘向外翻转离开眼球,睑结膜常有不同程度的暴露在外,常合并睑裂闭合不全。相当于古代中医文献中的“睥翻粘睑”、“地倾”、“残风”、“风牵睑出”、“风牵生睑”等。

主要病因

外伤、皮肤紧张

其它名称

睥翻粘睑、风牵睑出、风牵生睑

就诊科室

眼科

常见症状

睑缘向外翻转离开眼球,睑结膜常有不同程度的暴露在外

相关中医疾病

睑外翻

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专科检查

眼睑外翻后,睑缘离开眼球,睑结膜干燥肥厚,表面充血。角膜干燥,溃疡形成,造成瘢痕,危害视力。

治疗

治疗原则
睑外翻可试用包扎疗法。重者可行游离植皮或转移皮瓣移植术。病程久者可做外眦部睑缘缝合术。也可通过中医辨证治疗,中医其他疗法中药熏洗法。针灸疗法。
药物治疗
胞睑外翻辩证要点(1)轻度:仅有睑缘离开眼球,但由于破坏了眼睑与眼球之间的毛细作用而导致泪溢。(2)重度:睑缘外翻,部分或全部睑结膜暴露在外,使睑结膜失去泪液的湿润,最初局部充血,分泌物增加,久之干燥粗糙,高度肥厚,呈现角话。下睑外翻可时泪点离开泪湖,引起泪溢。更研究时,睑外翻常有眼睑闭合不全,使角膜失去保护,角膜上皮干燥脱落,易引起暴露性角膜炎或溃疡。胞睑外翻治疗原则睑外翻可试用包扎疗法。重者可行游离植皮或转移皮瓣移植术。病程久者可做外眦部睑缘缝合术。也可通过中医辨证治疗,中医其他疗法中药熏洗法。针灸疗法。胞睑外翻证治分类(一)、西医治疗1、局部治疗(1)溢泪患者,特别是皮肤松弛拭泪方法不当的老年人,应嘱其向上轻揩泪液。(2)有角膜暴露者应使用大量抗生素跟膏保护角膜。(3)痉挛性睑外翻可试用包扎疗法。2、手术治疗(1)瘢痕性睑外翻轻者可将皮肤做V形切开,Y形缝合矫正。重者可行游离植皮或转移皮瓣移植术。(2)老年性睑外翻可行睑缘缩短术。(3)痉挛性者尚可酌情行Snellen缝线术以矫正。(4)麻痹性者积极治疗面神经麻痹。病程久者可做外眦部睑缘缝合术。(二)、中医辨证治疗1、风中经络症状:起病急,下睑翻起,睑内干燥,流泪,舌淡苔白,脉弦。治法:舒筋息风止痉方药:钩藤饮子加减。常用药:钩藤、麻黄、炙甘草、 天麻、 川芎、防风、人参、全蝎、僵蚕、生姜。2、风痰阻络症状:睑外翻,口眼 斜,睑内粗糙,流泪,舌淡苔白腻,脉弦滑。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方药:牵正散加减。常用药:白附子、全蝎、僵蚕。

病因

基本病因

1、瘢痕性

由于眼睑外伤、烧伤、眼睑溃疡、眶骨骨髓炎或睑部手术不当等所造成的皮肤瘢痕牵引所致。

2、痉挛性

由于眼睑皮肤紧张,眶内容充盈眼轮匝肌痉挛压迫睑板上缘(下睑的睑板下缘)所致。常见于患泡性结角膜炎的小儿,或高度眼球突出的患者。

3、麻痹性

仅见于下睑,由于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收缩功能丧失,下睑依其本身的重量下垂面形成外翻。

4、老年性

仅见于下睑,由于老年人的眼轮匝肌功能减弱,眼睑皮肤及外眦韧带也较松弛,使睑缘不能紧贴眼球,终因下睑本身重量下坠而外翻。加上外翻引起的泪溢、慢性结膜炎,使患者频频向下擦泪,加剧了外翻的程度。

诊断

诊断原则

1、睑缘外卷,致使睑结膜暴露、干燥、充血、粗糙、肥厚;严重者伴有睑裂闭合不全,角膜下部暴露、干燥、混浊甚至溃疡形成。

2、下睑外翻,波及泪点,可致溢泪。

3、烧伤、创伤、化学伤、眶骨髓炎等引起眼睑瘢痕收缩,称瘢痕性睑外翻。

4、眼眶内容物充盈,眼球突出,小儿眼轮匝肌痉挛等可致痉挛性睑外翻。

5、面神经麻痹引起麻痹性睑外翻。

6、老年眼睑皮肤松弛及眼轮匝肌功能减弱引起老年性睑外翻。

凡具备第1-2项兼第3-6项之一即可诊断。

诊断依据

1、睑缘外卷,致使睑结膜暴露、干燥、充血、粗糙、肥厚;严重者伴有睑裂闭合不全,角膜下部暴露、干燥、混浊甚至溃疡形成。

2、下睑外翻,波及泪点,可致溢泪。

3、烧伤、创伤、化学伤、眶骨髓炎等引起眼睑瘢痕收缩,称瘢痕性睑外翻。

4、眼眶内容物充盈,眼球突出,小儿眼轮匝肌痉挛等可致痉挛性睑外翻。

5、面神经麻痹引起麻痹性睑外翻。

6、老年眼睑皮肤松弛及眼轮匝肌功能减弱引起老年性睑外翻。

凡具备第1-2项兼第3-6项之一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风牵出睑相鉴别

二者均有眼睑外翻,但风牵出睑多限于下睑,且无瘢痕;而本病多因胞睑自病,是瘢痕收缩而成,上下眼睑均可发生。风牵出睑多因胃经积热,肝风内盛,以致风痰湿热上攻,气滞血壅所致。由于睑弦翻转,眼睑不能闭合,常感眼部干燥疼痛,甚至发生角膜炎。多发于下睑。

预防

预防措施
一般在进行眼部矫正手术预防,首先加强眶隔膜,提紧眼轮匝肌,最后去除多余的皮肤。如皮肤去除量合适,而未处理眶隔膜及眼轮匝肌,眼袋将很快复发。如果皮肤去除过多,就会适成下睑外翻。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