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胞肿如桃

胞肿如桃,中医病名。是指以胞睑高肿难睁,皮肤红赤疼痛,其状如桃为主要表现的外障眼病。又名肿胀如杯、覆杯、封塞、蚌合。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季节,多以单眼患病,常合并有咽部其他病变。预后与其合并症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情况有密切关系。

主要病因

实热壅盛、脉络阻滞

其它名称

肿胀如杯、覆杯、封塞、蚌合

就诊科室

眼科

常见症状

胞睑高肿难睁,皮肤红赤疼痛,其状如桃

相关中医疾病

重度眼睑炎性水肿

英文名称

peach-like swelling of eyelid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病情急重,根据“实者泻之”、“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应以清泻为主,尽早退赤消肿,同时应根据素体情况,顾其正气,固本善后。
药物治疗
胞肿如桃病一、辨证要点本病以胞睑的红肿痛为主症,往往起病急、病情重,多实证。初起胞睑红肿,兼头痛身热,多属风热毒邪客于胞睑;胞睑红肿如桃,兼白睛赤肿,多属脾肺壅热;胞睑肿胀红赤似杯覆,兼黑睛溃烂、目珠前突,多属肝经实火传于脾土。胞肿如桃病二、治疗原则本病病情急重,根据“实者泻之”、“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应以清泻为主,尽早退赤消肿,同时应根据素体情况,顾其正气,固本善后。胞肿如桃病三、证治分类内治1、风热外袭主证:胞睑肿胀,红赤疼痛,起病较急;兼见恶寒发热,头痛及全身不适。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代表方:仙方活命饮加减。方药: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2、脾肺壅热主证:胞睑红赤疼痛,肿胀如桃,睁眼困难,白睛赤肿高起,泪热羞明;兼见身热头痛,口渴引饮,溲赤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数。治法:清热泻肺解毒。代表方:桑白皮汤加减。方药:桑白皮、半夏、苏子、杏仁、贝母、山栀子、黄芩、黄连。3、肝经实火主证:胞睑肿胀焮赤,如红桃,似杯覆,睑闭不开,白睛混赤肿胀,黑睛溃烂,目珠疼痛难忍,泪热频流,羞明碜涩;兼见头痛面红,口苦咽干,尿赤便秘。舌质红,苔黄糙,脉弦数。治法:清肝泻火。代表方:龙胆泻肝汤。方药:龙胆草、当归、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黄芩、生地黄、柴胡、生甘草。
其他治疗

1、点眼药法

局部滴用清热解毒的眼药水,如鱼腥草眼药水、熊胆眼药水,每2小时1次,每次1—2滴。

2、敷法

(1)如意金黄散(《医宗金鉴》)调水或醋外敷胞睑以清热解毒、散结止痛,每日1次;

(2)紫金锭(《片玉心书》)磨汁,频频外涂胞睑,以解毒消肿。

病因

基本病因
风热毒邪,脾肺壅热,肝经实热。

诊断

诊断原则

1、常单服发病,胞睑红肿,疼痛难睁,如红桃,似杯覆。

2、常伴热泪频流,怕热羞明,头痛。

3、或伴白睛赤肿高起,或伴黑睛溃烂,或伴目珠前突、转动不灵。

诊断依据

1、常单服发病,胞睑红肿,疼痛难睁,如红桃,似杯覆。

2、常伴热泪频流,怕热羞明,头痛。

3、或伴白睛赤肿高起,或伴黑睛溃烂,或伴目珠前突、转动不灵。

鉴别诊断

胞虚如球病

因脾虚气弱,水湿上泛,以胞睑肿胀,皮色正常,虚软如球,按之不痛为主要症状的眼病。相当于眼睑非炎性水肿。

预防

预防措施

1、避免嗜食辛辣炙博之品,注意调理脏腑功能,防止火热毒邪侵入。

2、注意眼部卫生,防止眼部受伤,邪毒乘虚而入。

3、患病期间注意静养,饮食清淡,多饮水,认真接受相关治疗。

4、不得挤压胞睑及眼珠;外敷药物时,注意勿将药粉掉人跟内。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