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鼻损伤

鼻损伤,中医病名。是指鼻部遭受外力作用而致的损伤。由于外力作用及受力方式不同,损伤的程度也不同,常见的有鼻伤瘀肿、皮肉破损、鼻骨骨折、鼻伤衄血等。若伤势较重,可危及生命。

主要病因

鼻部遭受外力作用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常见症状

鼻伤瘀肿、皮肉破损、鼻骨骨折、鼻伤衄血

英文名称

injury of nose,nasal trauma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局部检查

鼻部瘀肿或鼻衄,严重者皮肉破损,或部分脱落缺损,鼻中隔膨隆、紫暗、光滑柔软,鼻梁歪斜或塌陷如马鞍状,触诊可有骨擦音或捻发感。

2、其他

CT检查或鼻骨X线正侧位片有助于鉴别是否存在鼻骨骨折。

治疗

治疗原则
鼻损伤是鼻科急症,临证时应注意损伤程度及病情变化,及时采用不同的外治和内治方法。
药物治疗
鼻损伤辩证要点多因钝器撞击鼻部,致脉络损伤,血溢脉外,恶血瘀积于皮肉之间,故局部青紫肿胀;恶血瘀滞,脉络不通,壅阻气血,故局部疼痛、触之益甚。若恶血积于鼻中隔,清道受阻,故见中隔血肿处膨隆、鼻塞;若感受邪毒,热毒化火,壅遏气血,热腐肌肉,故见鼻部发热、红肿及跳痛。鼻及面部受钝力或锐器所伤,轻者仅有表皮擦伤;重者,则皮肉裂开,伤缘明显,甚或部分断离脱落。鼻络受损则渗血,损伤鼻脉则出血。气血瘀滞不通则见局部肿胀疼痛。鼻梁骨,质薄而脆位于面中,易受暴力撞击而发生骨折或塌陷,形成畸形。鼻脉受损,血渗于皮下,故有瘀肿疼痛。鼻为气体呼吸之道,若受伤后,用力擤鼻空气易经鼻黏膜损伤处逸入皮下,发生皮下气肿,故触之有捻发音。鼻脉损伤,血不归经而外溢,故衄血。若鼻之较大脉络受损,则出血量大势猛,甚至气随血脱,而致面色苍白,眩晕、心悸、脉微欲绝,血压下降;若伤损复杂,部位较深则鼻受伤后数日内仍有衄血。鼻损伤治疗原则鼻损伤是鼻科急症,临症时应注意损伤程度及病情变化,及时采取不同的外治和内治方法。鼻损伤证治分类(一) 鼻伤瘀肿症状:鼻部肿胀,皮下青紫,可连及眼睑,局部疼痛和触痛明显,可有鼻塞、额部胀痛、鼻梁压迫感。或见鼻中隔膨隆、紫暗、光滑柔软,若继发染毒,则形成脓肿,出现发热、局部疼痛加重,或呈跳痛等。治法:活血通络,行气止痛。方药: 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熟地、白芍、香附、延胡索、丹皮。(二) 皮肉破损症状:轻者鼻部表皮擦伤,重者皮肉破损撕裂,甚至部分脱落或缺损,局部有出血或疼痛。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熟地、白芍。(三) 鼻骨骨折症状:若骨折而无移位者,局部可只有疼痛、触痛,或肿胀;若骨折已移位,可见鼻梁歪斜或塌陷如马鞍状,触诊可有骨擦音,若伤后空气进入皮下,可形成皮下气肿,触之有捻发音。严重者,可有鼻中隔骨折、脱位,而致鼻塞。检查见鼻中隔偏离中线,突向一侧鼻腔。治法:①初期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②中期宜行气活血,和营生新;③后期宜补气养血,坚骨壮筋。方药:①初期用活血止痛汤加减。②中期用正骨紫金丹加减。③后期用人参紫金丹加减。常用药:①(活血止痛汤加减)乳香、没药、苏木、红花、三七、地鳖虫、当归、川芎、赤芍、紫金藤、陈皮。②( 正骨紫金丹加减)红花、当归、丹皮、大黄、血竭、儿茶。③( 人参紫金丹加减)人参、茯苓、甘草、当归、五加皮、血竭、没药、丁香、骨碎补、五味子。(四) 鼻伤衄血症状:鼻部受伤时,出现鼻孔内流血,其量可多可少,为各类鼻损伤的常见并发症。或受伤后衄血量多,持续难止,甚则出现面色苍白、脉微欲绝、血压下降等危症;或受伤后数日,仍有反复衄血。治法:敛血止血,和血养血。方药:根据前述鼻伤所属类型用方,加入白芨、蒲黄、仙鹤草、栀子炭、侧柏叶、白茅根、藕节、三七之类。
其他治疗

1、鼻伤瘀肿

鼻伤初起,24小时以内,宜予冷敷,以帮助止血或制止瘀血扩散。24小时以后,可改用热敷或内服中药渣再煎汤热敷,以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2、皮肉损伤

轻者只需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清洗伤口。伤口较深较长者,应予仔细清理创口,取出异物,尽可能保留皮瓣,再予缝合,并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皮肤缺损严重者应予植皮。

3、鼻中隔血肿

血肿小者,可穿刺抽吸;血肿大者,宜在表麻下,沿血肿下方做一与鼻底平行的切口,吸尽瘀血后以消毒凡士林纱条紧密填塞鼻腔,防止再出血。同时注意预防感染化脓。

4、鼻中隔脱位

应予复位。用复位钳伸入两侧鼻腔夹住鼻中隔,将其扶正复位后,双侧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若难以复位者,日后可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或黏膜下切除术,以矫正其偏曲。

5、鼻骨骨折

骨折无移位者,可参考“鼻伤瘀肿”之治;骨折有移位形成畸形者,应及早进行复位。若因鼻肿较剧,复位有困难者,也可稍延迟数日,待肿胀消退,再行复位,但最迟不宜超过14天,以免骨痂形成太多,或错位愈合,则不易整复。

6、鼻伤衄血

以止血为主。

病因

基本病因
鼻突出于面中,易受外来暴力碰撞,故鼻损伤多由外力直接作用于鼻部而致。常见于拳击殴打、跌仆、撞击、金器损伤、弹击、爆炸等事故中,此外,枪弹与爆炸弹片等飞物所伤,常为穿透性,造成异物残留于内,严重者,还可波及须脑。

诊断

诊断原则

1、病史

有明确的鼻外伤史,

2、临床症状

主要为不同程度的鼻部疼痛,或有鼻塞、衄血,甚或头痛头昏。

诊断依据

1、病史

有明确的鼻外伤史,

2、临床症状

主要为不同程度的鼻部疼痛,或有鼻塞、衄血,甚或头痛头昏。

预防

预防措施

1、有伤口者,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以免感染邪毒而加重病情。

2、有瘀肿者,不要用力揉擦患处,以免加重损伤或引起出血。

3、有骨折者,要防止再度碰撞或按压,以免骨折端移位,难以愈合或形成畸形。

4、着重进行各项安全宣传教育,避免意外事故发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