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产后恶露不绝

产后恶露不绝,中医病名。是指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天以上,仍淋沥不尽者。发病机制主要为胞宫藏泻失度,冲任不固,气血运行失常。辨证应以恶露的量、色、质、气味等,并结合全身症状辨别寒热、虚实。治疗应遵循虚者补之,瘀者攻之,热者清之的原则分别施治。西医学因产后子宫复旧不全、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内膜炎所致晚期产后出血及中期妊娠引产、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后表现为恶露不尽者,均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

主要病因

气虚、血瘀、血热

其它名称

产后恶露不尽、产后恶露不止

就诊科室

妇科

常见症状

产后血性恶露逾10天仍淋沥不止,或有恶臭味,可伴神疲懒言,气短乏力, 小腹空坠,或伴小腹疼痛拒按

英文名称

postpartum lochiorrhea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妇科检查

子宫复旧不良者,子宫较同期正常产褥子宫大而软,或伴压痛;胎盘残 留者,有时可见胎盘组织堵塞于子宫颈口处。

2、辅助检查

3、血象呈贫血或有炎性改变;超声检查或可发现宫腔内有残留物。

治疗

治疗原则

治疗应遵循虚者补之,瘀者攻之,热者清之的原则分别施治,并随证选加相应止血药以达 标本同治。

药物治疗
产后恶露不绝辩证要点本病首在根据恶露的量、色、质、臭气等辨其寒、热、虚、实。如量多、色淡红、质稀、无臭气者多为气虚;色紫暗、有血块、小腹痛者为血瘀;色红或深红、质稠或臭秽者多为血热。治疗应虚者补之,热者清之,瘀者化之,并随证选加相应止血药标本同治。产后恶露不绝治疗原则本病治疗应虚者补之,热者清之,瘀者化之,并随证选加相应止血药标本同治。 产后恶露不绝辩证论治1.气虚证主要证候:恶露过期不尽,量多,色淡,质稀,无臭气;面色恍白,神疲懒言,四肢无力,小腹空坠;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补气摄血固冲。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方药:人参、黄芪、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2.血瘀证主要证候:恶露过期不尽,量时少或时多,色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边有瘀点,脉沉涩。治法:活血化瘀止血。代表方:生化汤加益母草、炒蒲黄。方药:当归、川芎、桃仁、黑姜、炙甘草。3.血热证主要证候:产后恶露过期不止,量较多,色紫红,质粘稠,有臭秽气;面色潮红,口燥咽干;舌质红,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止血。代表方:保阴煎加益母草、七叶一枝花、贯众。方药: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柏、白芍、山药、续断、甘草。

病因

基本病因
本病的主要病机为冲任为病,气血运行失常。因恶露为血所化,而血源于脏腑,注于冲任,若脏腑受病,冲任为病,则可导致恶露不绝。常见的病机有气虚、血瘀和血热。

诊断

诊断原则

1、病史

体质素弱;或产时感邪、操作不洁;或有产程过长、胎盘胎膜残留、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等病史。

2、临床表现

产后血性恶露逾10天仍淋沥不止,或有恶臭味,可伴神疲懒言,气短乏力,小腹空坠,或伴小腹疼痛拒按。出血多时可合并贫血,严重者可致昏厥。

诊断依据

1、病史

体质素弱;或产时感邪、操作不洁;或有产程过长、胎盘胎膜残留、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等病史。

2、临床表现

产后血性恶露逾10天仍淋沥不止,或有恶臭味,可伴神疲懒言,气短乏力,小腹空坠,或伴小腹疼痛拒按。出血多时可合并贫血,严重者可致昏厥。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子宫黏膜下肌瘤、凝血障碍性疾病、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等所致的出血相鉴别。

1、子宫黏膜下肌瘤孕前即有黏膜下子宫肌瘤,产后表现为阴道出血淋沥不尽,妇科检查示子宫增大或B超提示有黏膜下肌瘤。

2、凝血障碍性疾病原有凝血障碍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数在妊娠前即存在,可通过血液检查明确诊断。

3、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本病继发于足月产、流产、葡萄胎后,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常伴有贫血、子宫均匀增大或不规则增大,血HCG、HPL轻度升高。B超检查、诊断性刮宫有助于诊断。

预防

预防措施

1、 加强早期妊娠检查及孕期营养调护,提倡住院分娩。

2、 胎盘娩出后,必须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有无副叶胎盘。如发现有官腔残留,多应立即清宫。

3、 产后注意适当休息,注意产褥卫生,避免感受风寒。增加营养,不宜过食辛燥之品。提倡做产后保健操。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