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产后血劳

产后血劳,中医病名。是指因产时或产后阴血暴亡,导致日后月经停闭,性欲丧失,生殖器官萎缩,伴表情淡漠、容颜憔悴、毛发枯黄脱落、形寒怕冷、乍起乍卧、虚乏劳倦等一系列虚羸证候者,称“产后血劳”。相当于西医学的席汗综合症。若及时治疗,预后良好。但严重者可致残疾。

主要病因

经血亏虚、脾肾虚损

就诊科室

产科、妇科

常见症状

表情淡漠、容颜憔悴、毛发枯黄脱落、肌肤不荣、四肢不举、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形寒怕冷,渐至月经停闭、性欲丧失、生殖器官萎缩

相关中医疾病

席汗综合症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全身检査:可见毛发枯黄脱落、容颜憔悴、形体羸瘦等。

2、妇科检查:阴道流血量多,或软产道损伤。

3、妇科检查:阴毛稀疏枯黄或全脱落。阴道干涩苍白,子宫体萎缩。

4、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

治疗

治疗原则

若闭经、毛发脱落、腰膝酸软表现明显者,多为精血亏损,治疗以滋阴养血、填精益髓、充养天癸为主。若形寒怕冷、四肢不温、纳呆食少、腹泻便溏表现明显者,则多为脾肾虚损,治疗以峻补肾脾、调理气血冲任为要。

药物治疗
产后血劳辩证要点产后血劳,因产时暴伤阴血,临床以产时、产后大出血,继之月经停闭、性欲丧失、生殖器官萎缩,伴表情淡漠、形寒怕冷为主要证候表现和辨证要点。产后血劳治疗原则若闭经、毛发脱落、腰膝酸软表现明显者,多为精血亏损,治疗以滋阴养血、填精益髓、充养天癸为主。若形寒怕冷、四肢不温、纳呆食少、腹泻便溏表现明显者,则多为脾肾虚损,治疗以峻补肾脾、调理气血冲任为要。产后血劳证治分类1.精血亏损证主要证候:产后月经闭止,毛发脱落,枯槁无华,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性欲丧失,甚或生殖器官萎缩,阴道干涩;舌淡白苔少,脉沉细略数。治法:滋阴养血,填精益髓。代表方:人参鳖甲汤加减(《妇人大全良方·产后褥劳》)。方药:人参、桂心、当归、桑寄生、白茯苓、白芍药、桃仁、熟地黄、甘草、麦门冬、续断、牛膝、鳖甲、黄芪、紫河车。2.脾肾虚损证主要征候:产后月经停闭,形寒怕冷,四肢不温,易感风寒,纳呆食少,腹泻便溏,容颜憔悴,毛发枯萎,肌肤不荣;或宫寒不孕,性欲丧失,子宫萎缩;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法:峻补脾肾,益气养血。代表方:黄芪散加减(《妇人大全良方·产后风虚劳冷》)。方药:黄芪、白术、木香、人参、当归、桂心、川芎、白芍药、白茯苓、甘草、紫河车、仙茅、仙灵脾。

病因

基本病因
本病发生的主要病机系产后阴血暴脱,脑髄失养,脏器虚损成劳。精血亏损、脾肾虚损是产后血劳的主要病因。

诊断

诊断原则

1、病史

 有产时或产后大出血史,或素体气血不足。。

2、症状

表情淡漠、容颜憔悴、毛发枯黄脱落、肌肤不荣、四肢不举、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形寒怕冷,渐至月经停闭、性欲丧失、生殖器官萎缩。

诊断依据

1、病史

 有产时或产后大出血史,或素体气血不足。。

2、症状

表情淡漠、容颜憔悴、毛发枯黄脱落、肌肤不荣、四肢不举、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形寒怕冷,渐至月经停闭、性欲丧失、生殖器官萎缩。

鉴别诊断

须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闭经、性功能减退鉴别。后两者多无产时、产后失血过多史,与分娩无明显关联。

预防

预防措施

1、加强早期妊娠检查,凡有血液病不宜妊娠者,应劝告避孕或终止妊娠;合并肝炎等病者,应积极治疗并发症;注意分娩过程中减少出血;及时纠正不利于胎儿生长及分娩的不良因素;并加强孕期营养及调护,提倡住院分娩。

2、注意产前检查,加强接产技术,分娩过程中尽量减少或避免引起出血过多的因素,防止出现软产道损伤,胎盘娩出后,必须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是否有副叶胎盘可能。

3、失血过多应及早补充血容量。

4、产后注意适当休息,定期产后检查,了解产妇健康状况和哺乳情况。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