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初生不乳

初生不乳,中医病名。是指婴儿出生后,哺乳时不吮乳的一种病证。因吮乳是婴儿的先天本能,是生机的表现,一般在出生后6-8小时即可吮乳,故而出生后不乳则为生机不振,病势危重的表现。

主要病因

元气不足或脾胃虚寒,或因秽热郁积

就诊科室

新生儿科

常见症状

婴儿出生后,哺乳时不吮乳

相关中医疾病

新生儿吮乳无力

英文名称

unable to suck in newborn

治疗

药物治疗
初生不乳一、辩证要点1、辨病因应了解孕母健康状况及分娩过程,检查婴儿发育是否正常,重要器官有无畸形。如孕母体弱,婴儿早产,生产过程不顺利,多属元气虚弱;孕母过食寒凉,或产时受寒,多属脾胃虚寒;婴儿出生时吞入恶血秽露或胎粪不下,多属秽热郁积。2、辨虚实婴儿不乳伴面赤唇红,烦躁多啼,啼哭声粗,腹部胀满,二便不通,苔黄厚而腻,指纹紫滞者,为实热之证;伴面白唇淡,口鼻气冷,气息微弱,哭声低沉,舌淡,指纹色淡者,为虚寒之证。初生不乳二、治疗原则寒者温之,虚者补之,元气虚衰者固之,郁滞者通下之,早产者精心养护之初生不乳三、证治分类1、胃有秽浊主证:面赤唇红,气息短促,肚腹胀满,频作呕吐,二便通而不进乳水。治法:逐秽通腑代表方:一捻金常用中药:大黄、黑丑、白丑、槟榔、人参2、脏有伏寒主证:面色苍白或青紫,口鼻气冷,四肢不温,啼哭无力,神情淡漠而不乳。苔白,指纹淡或隐约不显露。或见面色苍白四肢欠温,啼哭不休丽不乳。治法: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代表方:附子理中汤常用中药:人参、干姜、白术、附子、甘草3、元气虚弱主证:面色苍黄,呼吸气弱,合目少神,哭声短小,四肢少力,反应迟钝而不乳。苔薄白,指纹淡。治法:益气补虚,振奋元气代表方:保元汤常用中药:黄芪、人参、甘草、肉桂、生姜

病因

基本病因
多因元气不足或脾胃虚寒,或因秽热郁积而致。

诊断

诊断原则

1、先天畸形发育

重要器官的严重畸形,是初生不乳的原因之一。畸形常非单发,可形于外而伤于内,所以检查患儿全身有无畸形存在,分析与不乳有无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2、兼证的分类鉴别

除主证不乳外,兼证主要注意呕吐、呼吸困难、呛咳溢涎、啼哭呻吟、尖叫抽搐,黄痘、浮肿,以及肚腹胀大、二便不通等证候是否存在。按五脏证侯归类鉴别。

3、孕期健康情况及分娩

了解母亲孕期健康情况,及分娩过程中难产、滞产及助产情况,分娩采取的方式,以及产房、婴儿室的温、湿度,生后护理事项。

诊断依据

1、先天畸形发育

重要器官的严重畸形,是初生不乳的原因之一。畸形常非单发,可形于外而伤于内,所以检查患儿全身有无畸形存在,分析与不乳有无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2、兼证的分类鉴别

除主证不乳外,兼证主要注意呕吐、呼吸困难、呛咳溢涎、啼哭呻吟、尖叫抽搐,黄痘、浮肿,以及肚腹胀大、二便不通等证候是否存在。按五脏证侯归类鉴别。

3、孕期健康情况及分娩

了解母亲孕期健康情况,及分娩过程中难产、滞产及助产情况,分娩采取的方式,以及产房、婴儿室的温、湿度,生后护理事项。

鉴别诊断

1、鹅口疮 

鹅口疮为出生后吮乳正常,经过一段时间,出现不乳,同时口腔内、舌面上满布白屑,状如鹅口。

2、马牙 

马牙俗称重龈,初时吮乳正常,继而不乳伴牙龈硬肿,并逐渐变白如米粒大小。

3、重舌 

重舌为舌下根处红肿胀突,形如小舌而致不能吮乳。

4、木舌 

木舌为初时吮乳正常,逐渐舌体肿大,板硬麻木,转动不灵,甚则肿塞满口不能吮乳。

5、脐风 

脐风为张口不利,吮乳口松,甚则吮乳不能,伴脐部红肿糜烂。

预防

预防措施

1、注意保温不乳的虚寒证患儿,由于阳气不足,温煦能力低下,气血运行乏力,脏腑功能不振者,四肢逆冷体温不升,需要保温(使患儿肛温维持在36.5-37摄氏度)。保温的同时尚要注意适当的湿度。

2、注意体位及保持呼吸道通畅 不乳常伴呕吐,宜采取侧卧位防止吐物吸入气道。取半卧位抬高头部有利呼吸。

3、注意乳、水的喂养方法,喂乳、喂水要注意患儿的吞咽功能。不能吞咽者不要强喂。水、乳潴留在口腔内不能咽下,易吸入气道。鼻饲者,先排除消化道畸形梗阻,而后插管给乳。

4、观察面色、呼吸、二便的变化,以及有无抽搐等证发生。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