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初生不啼

初生不啼,中医病名。婴儿娩出后1至2分钟不能啼哭,或呼吸不利称为初生不啼。多由难产,或寒气内迫,导致小儿气闭,不能啼哭,甚至气绝而闷死。其症轻者,唇口青紫,呼吸微弱;重者,颜面苍白,手足发冷,呼吸极微。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新生儿窒息。

主要病因

难产,或寒气内迫

其它名称

闷肠生、闷脐生、婴儿哭迟

就诊科室

新生儿科

常见症状

婴儿娩出后1至2分钟不能啼哭,或呼吸不利

相关中医疾病

新生儿窒息

英文名称

newborn asphyxia

治疗

治疗原则
清理气道,通气散寒或大补元气。
药物治疗
初生不啼一、辩证要点初生不啼应根据皮肤颜色辨别轻重程度皮肤青紫、呼吸微弱或断续出现四肢屈伸和皱眉动作者,多为气机闭塞、气滞血瘀所致,经及时抢救,清理气道,通气散寒,啼声一发,气机通畅,气运血行,呼吸规律,皮肤转红,四肢活动有力,此属轻证;若皮肤苍白呼吸消失或偶有微弱呼吸动作。四肢软弱、松弛而冰冷,为元气虚,肺气衰微,气虚不能运血,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失于濡养,此证属危重。初生不啼二、治疗原则清理气道,通气散寒或大补元气初生不啼三、证治分类1、主证:气闭不通生后不啼,皮肤青紫,身温,呼吸微弱或断续,四肢屈伸,皱眉。治法:清理气道,通气散寒。2、主证:肺气衰微生后不啼,皮肤苍白,手足逆冷,呼吸消失或偶有呼吸动作,肢体呈柔软松弛状态。治法:大补元气代表方:独参汤常用中药:人参加减:若复苏后仍见皮肤苍白,口周紫绀,哭声微弱,喘息伴呻吟,体温不升,四肢厥冷者,方用参附汤(人参、附子)加红花、归尾以温阳逐寒,益气通络;若伴抽搐者,加钩藤、僵蚕以解痉息风。

病因

基本病因
母亲孕期存在某些疾病,或因胎内环境、胎儿情况、分娩过程胎儿严重畸形发育。

诊断

诊断原则
婴儿娩出后1至2分钟不能啼哭,或呼吸不利,唇口青紫。
诊断依据
婴儿娩出后1至2分钟不能啼哭,或呼吸不利,唇口青紫。
鉴别诊断

死胎

出生后颜面及全身皮肤青紫,呼吸停止,四肢不见活动,身体僵硬冰冷,与本病不同。

预防

预防措施
初生不啼虽然原因很多但大部分可以通过产前母亲定期检查,和临产监护措施,可以早期发现和测知,便于做适当处理和安排,以避免或减少发生。经抢救复苏后,仍须置于密切监护下,以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窒息不啼再发。注意保温。重证复苏后要持续给氧,延缓喂奶时间。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