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初生儿喘促

初生儿喘促,中医病名。指以婴儿不乳或口吐白沫、喘憋、紫绀等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因出生后感受外邪,或吸入秽毒等,使肺气郁闭所致。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新生儿肺炎。

主要病因

感受外邪,或吸入秽毒

就诊科室

新生儿科

常见症状

婴儿不乳或口吐白沫、喘憋、紫绀

相关中医疾病

新生儿肺炎

检查

实验室检查
X线检查可显示条索状及斑片状阴影、肺气肿、肺不张,或肺大泡、脓胸等改变。

治疗

治疗原则
疏风宣肺,清热宣肺,清热化痰或温脾化痰。
药物治疗
初生儿喘促一、辨证要点婴儿口吐白沫、喘憋、紫绀等为辨证要点初生儿喘促二、治疗原则疏风宣肺,清热宣肺,清热化痰或温脾化痰初生儿喘促三、证治分类1、风寒闭肺证主证:咳嗽无力或无咳嗽,口吐白沫,鼻翼煽动,点头状呼吸,哭声低微,面色无华,口周微绀,体温正常或不升,舌淡红,苔白,指纹在风关或气关。治法:疏风宣肺,兼以扶正。代表方:三拗汤合生脉散加减常用中药:炙麻黄、杏仁、麦冬、桔梗、茯苓、人参、五味子、甘草、陈皮2、风热闭肺证主证:发热,咳嗽,气促或呈现点头呼吸,鼻翼煽动,喉中痰鸣,口吐白沫,吸乳量少,舌质红,苔黄,指纹紫。治法:疏风清热,化痰宣肺。代表方:麻杏石甘汤加味。常用中药: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党参、黄芪、鱼腥草

病因

基本病因
因出生后感受外邪,或吸入秽毒等,使肺气郁闭所致。

诊断

诊断原则

1、有羊水早破、产程延长、早产或母亲患温热病史,初生儿有窒息史或外感史。

2、由宫内感染邪毒所致者,生后3天内起病,常有窒息史,复苏后出现面色苍白或紫暗,哭声微弱,或不哭、不乳、喘憋等表现。出生后感受外邪所致者,多于出生3天后发病,有咳嗽、喘促、面色灰白或紫暗等表现。

3、体弱者体温不升,少数体质好者可发热。呼吸浅促,鼻翼煽动,点头呼吸,心率较快,肺部可无体征,也可闻及细湿啰音。

诊断依据

1、有羊水早破、产程延长、早产或母亲患温热病史,初生儿有窒息史或外感史。

2、由宫内感染邪毒所致者,生后3天内起病,常有窒息史,复苏后出现面色苍白或紫暗,哭声微弱,或不哭、不乳、喘憋等表现。出生后感受外邪所致者,多于出生3天后发病,有咳嗽、喘促、面色灰白或紫暗等表现。

3、体弱者体温不升,少数体质好者可发热。呼吸浅促,鼻翼煽动,点头呼吸,心率较快,肺部可无体征,也可闻及细湿啰音。

鉴别诊断

1、初生不啼

以婴儿娩出不能啼哭或呼吸不利为主要表现,部分患儿可发展为初生儿喘促。

2、初生不乳

以婴儿不能吮乳为主要表现,无喘憋及肺部阳性体征。

预防

预防措施

1、孕妇要作好产前检查,避免胎膜早破,妊娠后期要预防各种感染。

2、分娩时避免产程延长,避免胎膜早破。

3、新生儿要注意保暖,避免各种感染。

4、保持居室环境清洁,空气新鲜。

5、保持患儿适当体位,头部稍高,利于呼吸。

6、喂养时耐心细致,少量多次,避免呛人气道。

7、随时注意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等变化,如有苍白、气急,及时采取吸氧等治疗措施。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