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大瘕泄

大瘕泄,中医病名。是指因情志刺激,饮食失调,湿热内蕴等,使大肠气机阻滞,络脉受损,传导失常久之脾肾亏虚所致。以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便中夹有粘液脓血为主要表现的内脏胀(著)病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主要病因

情志刺激,饮食失调,湿热内蕴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常见症状

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便中夹有粘液脓血

相关中医疾病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体格检查

左下腹可有压痛,病重者可有明显臌胀、腹肌紧张,腹部压痛或反跳痛。部分病例可触及硬管状的肠管。

2、大便检查

常为粘液脓血便,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与巨噶细胞,反复检查(常规、培养、孵化等)均无特异病原体发现。

3、血液检查

可有贫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及红细胞沉降率加速

4、结肠镜检查

可见病位主要在左半结肠,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粘膜下树枝状小血管模糊不清或消失,粘膜面呈粗糙颗粒状,脆性增加易出血。常有糜烂或溃疡,覆盖黄白色或血性渗出物。晚期可见炎性息肉,粘膜较苍白,有萎缩斑片,肠壁僵直而乏膨胀性,结肠袋消失。

5、X线钡剂灌肠检查

可见粘膜水肿而皱襞粗大素乱;有溃疡和分泌物覆盖时,肠壁边缘可呈毛刺状或锯齿状;后期肠壁纤维组织增生,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缩短,肠腔变窄,呈铅管状。有炎性息肉时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等。

治疗

药物治疗
大瘕泄一、辩证要点里急后重,痢疾状大瘕泄二、治疗原则清热除湿益气化瘀大瘕泄三、证治分类1.导滞承气汤组成:酒大黄、姜汁厚朴、枳实、炒山楂、红曲、苍术、桃仁。水煎服,得利即止后服。主治:大瘕泄,湿滞瘀结证2.理肺和中汤组成:前胡、川芎、青皮、莲子肉、藿香梗、丹皮、生山楂、茯苓、苍术、生车前子,水煎服。同服紫金锭一片。主治:大瘕泄,湿滞瘀结证。3.理气活络汤组成:骨碎补、生车前子、炒车前子、生山楂,炒山楂、丹皮、九香虫,水煎服。主治:大瘕泄,气虚瘀滞证。4.增损补中益气汤组成:生晒人参、炙黄芪、升麻、柴胡、当归尾、生白术、骨碎补、红花诃子肉、炙甘草、樟木皮,水煎服。主治:胃脘痈

病因

基本病因
郁怒失节,劳累过度,肝木克土;饮食不调,嗜癖辛辣、烟酒,或进食不慎,湿热或湿热邪毒蕴聚肠道。

诊断

诊断原则

1、可发于任何年齡,多见于青壮年,亦可见于中年。男女发病率相等。

2、起病多缓慢,少数可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经过,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或持续进行性加重,偶见急性暴发过程。情志刺激、劳累过度、饮食失调常为发病诱因。

3、症状轻重不一,以腹泻为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多呈糊状,混有粘液、脓血,也为粘液、脓血而无粪质。常伴有阵发性左下腹或下腹疼痛,腹胀,里急后重,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纳差,恶心呕吐。病重者可有发热,消瘦,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等症。

诊断依据

1、可发于任何年齡,多见于青壮年,亦可见于中年。男女发病率相等。

2、起病多缓慢,少数可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经过,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或持续进行性加重,偶见急性暴发过程。情志刺激、劳累过度、饮食失调常为发病诱因。

3、症状轻重不一,以腹泻为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多呈糊状,混有粘液、脓血,也为粘液、脓血而无粪质。常伴有阵发性左下腹或下腹疼痛,腹胀,里急后重,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纳差,恶心呕吐。病重者可有发热,消瘦,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等症。

鉴别诊断

1、休息痢

一般有暴痢病史,大便培养有瘌疾杆菌,X线钡灌肠无特异变化,乙状结肠镜检一般不见溃疡。

2、奇恒痢

以腹痛,腹泻暗红色果酱样大便为特征。大便镜检可发现阿米巴包囊或滋养体,或毛滴虫滋养体,乙状结肠镜检及活检可资鉴别。

3、久泄

大便无脓血,无里急后重,结肠镜检无明显形质改变、

4、慢性蛊虫病

有疫水接触史,肝脾肿大,大便检查可发现血吸虫卵,孵化检查毛蚴阳性。

5、伏梁

以腹痛,腹泻,右下腹包块为特征,无里急后重,大便无脓血粘液。X线胃肠道钡餐可见病变呈节段分布,小肠粘膜增宽、扁平或消失,可见线型溃疡,回肠末端狭窄呈线样状。内镜检查及活检可资鉴别。

6、肠痨

常有痨病史,右下腹疼痛,无里急后重,大便无脓血粘液,伴消瘦、低热盗汗,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X线钡剂造影及结肠内镜检查与活检有助于诊断。

7、肠癌

多见于中年以后病人,X线钡灌肠、结肠镜检与活检、CT等检查可以确诊。

8、肠郁

与精神因素明显相关,大便可有大量粘液,但无脓血,多种检查未见肠道形质改变。

预防

预防措施
饮食应富于营养,易消化、少纤维,避免食牛乳等乳制品、刺激性食物及烟酒。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