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狂

癫狂,中医病名。是一种精神失常疾病,系由七情内伤,饮食失节,禀赋不足,致痰气郁结,或痰火暴亢,使脏气不平,阴阳失调,闭塞心窍,神机逆乱。病变所属脏腑主要在心肝,与肝胆脾胃关系密切。癫病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治以理气解郁,畅达气机为其大法;狂病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骂詈毁物,动而多怒为特征。降火豁痰以治其标。同时,移情易性不但是防病治病的需要,也是防止病情反复或发生意外的措施。
主要病因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相关中医疾病
英文名称
检查
癫狂主要根据病史及临床症状,还没有肯定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头颅CT、MRI、周围血白细胞计数、脑脊液等检查可排除其他相关疾病。
治疗
本病初期多以邪实为主,治当理气解郁,畅达神机,降(泄)火豁痰,化瘀通窍。后期以正虚为主,治当补益心脾,育阴养血,调整阴阳。
病因
1、七情内伤
多因恼怒郁愤不解,肝失疏泄,胆气不平,心胆失调,心神扰乱而发病;或肝郁不解,气郁痰结,阻塞心窍而发病;或暴怒不止,引动肝胆木火,郁火上升,冲心犯脑,神明无主而发病;或肝气郁滞,气失畅达,血行凝滞,致气滞血瘀,或痰瘀互结,气血不能上荣脑髓,神机失用而发病。
2、饮食失节
嗜食肥甘厚味,脾胃运化失司,聚湿生痰,痰浊内生,郁而化火,上扰心神,或痰气互结,阻痹神明,或与瘀血相伍,痹阻心窍,均致神志失常而发病。
3、先天不足
胎儿在母腹中禀赋异常,脏气不平,生后一有所触,遭遇情志刺激,则气机逆乱,阴阳失调,神机失常而发病。
诊断
1、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静而少动,沉默痴呆,或喃喃自语,语无伦次;或突然狂奔,喧扰不宁,呼号叫骂,不避亲疏。
2、有癫狂的家族史或脑外伤史。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平素性格内向,惊恐而心绪不宁。
3、排除药物、中毒、热病原因所致。
1、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静而少动,沉默痴呆,或喃喃自语,语无伦次;或突然狂奔,喧扰不宁,呼号叫骂,不避亲疏。
2、有癫狂的家族史或脑外伤史。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平素性格内向,惊恐而心绪不宁。
3、排除药物、中毒、热病原因所致。
1、癫证与郁证的鉴别
两者均与五志过极,七情内伤有关,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郁证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闷,急躁易怒,心悸失眠,喉中如有异物等以自我感觉异常为主,或悲伤欲哭,数欠伸,像如神灵所做,神志清楚,有自制力,不会自伤或伤及他人。癫病亦见喜怒无常,多语或不语等症,一般已失去自控力,神明逆乱,神志不清。
2、癫证与痴呆的鉴别
癫证与痴呆症状表现亦有相似之处,然痴呆以智能低下为突出表现,以神志呆滞,愚笨迟钝为主要证候特征,其部分症状可自制,其基本病机是髓减脑衰,神机失调,或痰浊瘀血,阻痹脑脉。
预防
1、重视精神疗法 移情易性等精神疗法是预防和治疗癫狂的有效方法,如防止环境的恶性刺激,保持光线明亮,这对保持患者的智力活跃情绪,增加社会接触和消除被隔离感有益。
2、加强护理 注意精神护理,包括情志和谐,起居、饮食、劳逸调摄规律。正确对待病人的各种病态表现,不应讥笑、讽刺,要关心、体贴、照顾病人。对重症病人的打人、骂人、自伤等症状,要采取防护措施,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必要时专人照顾。
3、加强妇幼保健工作 首先加强母孕期间的卫生,避免受到惊恐等刺激,对有阳性家族史者应当全其不再生子女。同时注意幼儿的发育成长,一旦发现有精神异常表现,应尽量找专科医生诊治,早期治疗,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