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堕胎

堕胎,中医病名。指妇人怀孕三个月后,由于肾虚、血虚、气虚、血热、郁怒或外伤、药物中毒等因素,伤及冲任或冲任不固、胎元失养,以致妊娠中断、胎儿未成形而坠下者。即现在西医所说的早期流产。

主要病因

肾气虚弱、气血不足、热病损伤、跌仆闪挫

就诊科室

妇科

常见症状

妇人怀孕三个月后妊娠中断、胎儿未成形而坠下

相关中医疾病

早期流产

英文名称

induced abortion,early abortion

治疗

治疗原则
以“下胎益母”的原则,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瘀血阻滞和血虚气脱两型。在难免流产及不全流产中,应及时清楚宫腔内残留物,对少量残留、出血不多者,可采用活血化瘀、缩宫下胎方法,若大出血,以清宫为宜。
药物治疗
堕胎一、辩证要点辨识本病重在根据腹痛和阴道下血的特点确定胎儿是否必须堕下,一般在妊娠早期,堕胎之先常先有出血,若出血量少,腹痛轻微,即是治疗可保全妊娠继续;出血量多,腹痛加剧,甚至有苔块排出,则堕胎不可避免。堕胎二、治疗原则以“下胎益母”的原则,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瘀血阻滞和血虚气脱两型。在难免流产及不全流产中,应及时清楚宫腔内残留物,对少量残留、出血不多者,可采用活血化瘀、缩宫下胎方法,若大出血,以清宫为宜。堕胎三、证治分类1、瘀血阻滞型主证:早期妊娠者,小腹坠胀疼痛加重,阴道流血较多,色暗红,有血块,或已排出部分胎块。中期妊娠者,小腹阵痛加剧,腰酸下坠,会阴胀坠,或有羊水流出,或有阴道出血,或胎儿已分娩出,但胎盘、胎膜仍滞留于胞宫。舌质正常,脉滑或细滑。治法:活血化瘀,下胎止血。代表方:脱花煎加减。常用中药:当归、川芎、红花、生牛膝、车前子、枳壳、益母草、桃仁。加减:若胎盘部分排出,但未排尽,或有部分胎盘、胎膜残留,出血较多者,加炒蒲黄、五灵脂、三七粉以活血化瘀;若见神疲气短者,加党参、黄芪以益气下胎。2、血脱气弱型主证:在堕胎、小产过程中,阴道突然大量出血,甚至暴下不止,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甚至神志不清,呼吸短促。唇舌淡白,脉微欲绝。治法:益气固脱,回阳救逆。代表方:参附汤。常用中药:人参、附子。

病因

基本病因
肾气虚弱、气血不足、热病损伤、跌仆闪挫。

诊断

诊断原则

1、病史

有停经史,早孕反应,或曾有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史,或妊娠期间有热病史、外伤史等。

2、临床表现

妊娠12周内,阴道流血,血量超过月经量,继而小腹疼痛加重,胚胎自然殒堕,可诊断为堕胎。

诊断依据

1、病史

有停经史,早孕反应,或曾有胎漏、胎动不安的病史,或妊娠期间有热病史、外伤史等。

2、临床表现

妊娠12周内,阴道流血,血量超过月经量,继而小腹疼痛加重,胚胎自然殒堕,可诊断为堕胎。

鉴别诊断

1、滑胎

堕胎、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或屡孕屡堕者。又称“数堕胎”其特点是应期而堕.现代医学称为习惯性流产。其病因主要是肾虚,冲任损伤,胎元不固。或因脾肾两虚,胎失所系,或因气血虚弱,胎失载养。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一般无停经史,无早孕反应,借助血、尿HCG检查和B超检查,以及准确的盆腔检查常可与流产区别。

3、异位妊娠

有时较难区别,尤其是没有附件包块及未破时(无内出血),常需借助B超检查或腹腔镜鉴别。

4、葡萄胎

此时早孕反应剧烈,子宫增大较相应宫内妊娠明显,血、尿HCG检查明显升高(而流产时HCG上升不明显),B超检查见子宫腔内充满弥散分布的光点和小囊样无回声区,未见孕囊及胎儿结构,便可与流产鉴别,尤其葡萄胎有咯血(肺转移)或阴道转移时易与流产鉴别。

预防

预防措施

1、一旦出现堕胎、小产的先兆,就立即到医院就诊,中西医结合治疗,防止大出血。堕胎、小产发生后,按产后处理,可取半卧位,以利于官腔内容物排出;保持外阴清洁,使用无菌卫生垫,以防感染;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辛辣刺激之品。

2、有滑胎病史的孕妇,怀孕早期应卧床休息;消除精神紧张,保持心情愉快;禁止性生活;合理调配饮食;及时服用保胎药物。注意保胎时间应超过既往堕胎、小产时间的2周以上。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