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耳衄

耳衄,中医病名。多因气郁化火,虚火上炎,灼伤耳络所致,是以耳窍内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耳窍类疾病。

主要病因

肝胆火旺或少阴虚火

其它名称

耳出血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常见症状

耳窍内出血

相关中医疾病

耳鼓膜穿孔或颅底骨折

英文名称

ear bleeding

治疗

治疗原则
以清热、止血为主。
药物治疗
耳衄一、辨证要点实证多为肝胆火旺,虚证多为少阴虚火。耳衄二、治疗原则以清热、止血为主耳衄三、证治分类1、少阴虚火主证:血出淡红,不疼不肿,脉象细数无力。治法:滋阴补肾,清热止血代表方:知柏地黄丸常用药:熟地黄、山药、茯苓、山茱萸、泽泻、丹皮、知母、黄柏2、肝胆火旺主证:耳中出血多鲜红 肿痛并作,脉象弦大有力。治法:平肝清火,凉血止血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常用药:龙胆草、车前子、木通、黄芩、山栀子、当归、生地、泽泻、柴胡、生甘草

病因

基本病因
常由肝胆火旺或少阴虚火所致。

诊断

诊断原则
耳中出血。
诊断依据
耳中出血。
鉴别诊断
诊断明确,无需鉴别。

预防

预防措施

1、保持心情舒畅。

2、清淡饮食。

3、戒除不良挖耳习惯,防止刺穿鼓膜导致耳衄。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