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疳积上目

疳积上目,中医病名。疳积上目是指继发于小儿疳积,初起时夜盲、眼干涩,日久黑睛生翳糜烂,甚则溃破穿孔的眼病。又名小儿疳眼外障、小儿疳伤、疳毒眼、疳眼等。多见于小儿,常双眼发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角膜软化症,是由维生素A缺乏而引起的角膜融解和坏死。

其它名称

小儿疳眼外障、小儿疳伤、疳毒眼、疳眼

发病部位

黑睛

就诊科室

眼科

常见症状

初起时夜盲、眼干涩,日久黑睛生翳糜烂,甚则溃破穿孔

相关中医疾病

角膜软化症

英文名称

infantile malnutrition involving eye,malnutrition of eye

检查

实验室检查

眼部检查

双眼发病,初起症轻。多见夜盲(又称雀目),眼珠干涩羞明,频频眨目。继而白睛萎黄,眼珠转动时,白睛表层于环绕黑睛处呈晕状皱起,黑睛失泽,知觉减退。随病情发展,白睛正对睑裂两侧出现略带银灰色之三角形干燥班,基底向着黑睛边缘,不为泪液所湿润;黑睛表面枯晦。甚至混浊如毛玻璃状。严重时,羞明显著,白睛粗厚如皮肤;黑睛知觉丧失,呈灰白色胶冻样混浊,甚至表面糜烂破损,并有黄液上冲等症。愈后往往遗留翳障,影响视力。本病黑睛极易溃破,变为蟹睛、眼珠枯萎等恶候。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是疳积在眼的局部病变,内治常结合全身病情用健脾清热、杀虫消疳、养肝明目等法。同时,亦可采用针灸及捏脊疗法。此外,还应注意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和改善饮食营养。

药物治疗
疳积上目辩证要点饮食不节,喂养不当,食有偏好等损伤脾胃,或久病虚弱,脾胃虚弱等,皆可导致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酿成疳积。脾病及肝,肝血虚少,目窍失养,且阴血不足,肝热上攻,遂发本病。此外,小儿病中无原则地忌口,或患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寄生虫病者,易罹此患。肝血虚少,目失濡养,则干涩羞明,频频眨目,白睛萎黄,黑睛无泽。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不荣头面肌肉故见面黄肌瘦,肝失濡养,热从内生,故烦躁不宁;黑睛属肝,肝热上攻,则黑睛混浊不清甚至糜烂。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则食少便溏。阳虚无以温煦,则脉微。疳积上目治疗原则本病是疳积在眼的局部病变,内治常结合全身病情用健脾清热、杀虫消疳、养肝明目等法。同时,亦可采用针灸及捏脊疗法。此外,还应注意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和改善饮食营养。疳积上目证治分类内治(一)肝脾亏虚症状:小儿食少腹胀,面黄体瘦,夜盲初起,白睛干涩,频频眨目。治法:健脾消积,养肝明目。方药: 八珍汤加减。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当归、白芍、山楂、麦芽、陈皮、夜明砂、鲜猪肝。(二)脾虚肝热症状:虫积日久,腹胀便溏,午后潮热,烦躁不宁,黑睛生翳,或糜烂。治法:健脾清肝,杀虫消疳。方药: 肥儿丸加减。常用药: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山楂、神曲、麦芽、黄连、胡黄连、芦荟、使君子(三)脾虚湿困症状:面黄体瘦,精神萎靡,食少腹胀。大便溏泻,黑睛生翳或糜烂破溃,舌淡苔白脉濡。治法:健脾益气消疳。方药: 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桔梗、白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砂仁。(四)中焦虚寒症状:面色苍白,大便频泻,完谷不化,肢厥脉微,黑睛糜烂或破损,形成蟹睛。治法:温中散寒,补益脾胃。方药: 附子理中汤加减。常用药:附子、干姜、人参、白术、甘草。外治1、黑睛混浊糜烂或黄液上冲时,用清热解毒眼药水及扩瞳药滴眼。2、鱼肝油滴眼。针灸疗法针刺四缝,灸气海、足三里、脾俞、肝俞、肾俞等。 [1]

病因

基本病因
饮食不节、喂养不当、食有偏好等损伤脾胃,或久病虚嬴,脾胃虚弱等,皆可导致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酿成疳积。脾病及肝,肝血虚少,目窍失养且阴血不足,肝热内生,上攻于目,遂发本病。此外,病中无原则地忌口的小儿,及患寄生虫病之类消耗性疾病者易患此病。

诊断

诊断原则

1、眼部干涩,羞明,频频眨目,暗处或入夜视物模糊不清。

2、白睛干燥,少泽,起皱,眦部白睛出现银白色三角斑。

3、黑睛混浊,知觉减退,重者继发凝脂翳及黄液上冲,或软腐溃陷,穿破而成蟹睛。

4、有喂养不当、营养不良或慢性腹泻病史。

诊断依据

1、眼部干涩,羞明,频频眨目,暗处或入夜视物模糊不清。

2、白睛干燥,少泽,起皱,眦部白睛出现银白色三角斑。

3、黑睛混浊,知觉减退,重者继发凝脂翳及黄液上冲,或软腐溃陷,穿破而成蟹睛。

4、有喂养不当、营养不良或慢性腹泻病史。

鉴别诊断

本病早期出现之雀目,称肝虚雀目。在外眼见症不明显时,需与高风雀目相鉴别。高风雀目患者眼无不适,外观端好,眼底变化初起可不明显,随年龄的增长,病变逐渐明显,视野开始缩小,夜盲亦逐年加重,但白睛、黑睛及全身无疳积见症。

预防

预防措施

1、患儿饮食应多进富含营养的鱼、蛋、乳、肝类食品及新鲜蔬菜,如胡萝卜、青菜、水果等,以辅助治疗。

2、黑睛表面若已软化坏死,应约束患儿双手,防止其用手揉擦眼部;医护人员亦应注意,切勿用重力开睑,以免促成眼珠穿孔。

3、对哺乳期的婴儿及发育期的幼儿和儿童,以及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应适当补充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及蛋类、鱼类等食物。对婴幼儿,尤应做到合理喂养,防止饮食偏嗜和过食肥甘厚腻之品。

4、小儿若有疳积见症,应及早治疗,凡患儿频频眨目,或闭睑不开,喜伏母怀者,应警惕本病的发生。对麻毒攻目者,亦需注意观察是否合并本病。

5、讲究卫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不必要的“忌口”。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