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鹘眼凝睛

鹘眼凝睛,中医病名。是指以眼珠突出,红赤如鹘鸟之眼,呈凝视状为特征的眼病。又名鹘眼凝睛外障、鱼睛不夜。该病多伴有全身症状,可单眼或双眼发病。本病类似于西医学的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又称为Graves眼病。患者可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低下或正常。若甲状腺功能正常而出现Graves眼病时,称为眼型Graves病。

其它名称

鹘眼凝睛外障、鱼睛不夜

就诊科室

眼科

常见症状

眼珠突出,红赤如鹘鸟之眼,呈凝视状

相关中医疾病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英文名称

staring falcon eye,falcon fixed eye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眼部检查

双眼眼珠渐进外突,转动受限,严重者转动失灵呈凝视状,白睛红赤,上睑活动滞缓,眼睑不能闭合;全身检查可伴甲状腺肿大,两手及舌伸出可有震颤现象。

2、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1)超声波检查

早期眼外肌水肿明显时,内回声弱,光点少;随着病变发展,肌肉纤维化,内回声增强,光点增多。同时由于眶内脂肪组织弥漫性肿胀,表现为回声光团增大;软组织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而使视神经侧后边回声向后延长。

(2)CT扫描检查

可显示多条眼外肌增粗,外形呈梭形肿胀;眶尖部眼外肌增厚常压迫视神经,使其水肿增粗;多条肿胀的眼外肌汇聚于眶尖部而使眶尖密度增高。同时由于眼外肌和眶脂体肿胀而使眶隔前移,眼球突出。

(3)MRI检查

可显示眼外肌增厚的中、高强度信号。

(4)全身检查

多数患者可有血清T3、T4升高,甲状腺吸131I率增高。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多为全身疾病的局部症状之一,故应结合全身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药物治疗
鹘眼凝睛辩证要点本病为全身疾病的局部症状之一,故应结合全身情况进行辩证施治。鹘眼凝睛治疗原则活血通络、软坚导滞。中西医结合,防治变证。鹘眼凝睛证治分类内治(一) 气郁化火症状:眼珠进行性突出,不能转动,白睛红赤;全身可伴有性急易怒,怕热多汗,心悸失眠,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清肝泻火,解郁散结。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常用药: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生姜、丹皮、栀子、夏枯草、草决明。(二) 阴虚阳亢症状:眼珠微突,凝视不能动,白睛淡红;全身可伴有头晕耳鸣,怵惕不安,心烦不寐,消瘦多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潜阳,平肝降火。方药:平肝清火汤加减。常用药:生地、连翘、白芍、柴胡、夏枯草、枸杞、当归、车前子、女贞子、麦冬。外治1、涂眼药膏:可用抗生素眼膏涂眼,以防暴露赤眼生翳。2、湿热敷:用桑叶、荆芥、防风、菊花、大青叶、当归、赤芍各30g水煎,过滤取汁作眼部湿热敷。3、手术治疗:对于突眼严重或有视神经受压者,可行眼眶减压术。
其他治疗

1、涂眼药膏

可用抗生素眼膏涂眼,以防暴露赤眼生翳。

2、湿热敷

用桑叶、荆芥、防风、菊花、大青叶、当归、赤芍水煎,过滤取汁作眼部湿热敷。

2、手术治疗

对于突眼严重或有视神经受压者,可行眼眶减压术。

病因

基本病因
多因脏腑积热,或风热蕴结,阳邪亢害,热邪上壅于目,目络涩滞,清窍闭阻致目珠暴突而成。

诊断

诊断原则

1、眼有异物感,羞明流泪,微痛。

2、眼珠突出,呈凝视状。

3、超声探查、CT扫描及MRI检查有助于诊断。

4、基础代射率检查有助于诊断。

诊断依据

1、眼有异物感,羞明流泪,微痛。

2、眼珠突出,呈凝视状。

3、超声探查、CT扫描及MRI检查有助于诊断。

4、基础代射率检查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突起睛高相鉴别。

突起睛高为急性炎症性疾病,起病急,多单眼急剧外突,常伴有发热头痛、烦躁神昏等症。本病为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起病缓,多双眼渐进突出,常伴有心跳加快、消瘦多汗等症。

预防

预防措施

1、注意情志调节,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

2、忌食肥甘厚腻及辛辣炙馎之品,以免加重病情。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