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瘖

喉瘖,中医病名。是指以声音嘶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教师、歌唱演员等职业用声者尤为多见。本病初期多为实证,临床辨证多属风寒、风热或肺热壅盛,肺气不宣;病久则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临床辨证多属肺肾阴虚、肺脾气虚或血瘀痰凝,喉窍失养。治疗上,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应注意配合利咽开音法的运用。西医学的急性喉炎、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喉肌无力、声带麻痹等疾病均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治疗。
主要病因
其它名称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相关中医疾病
英文名称
检查
局部检查
喉黏膜及声带充血、肿胀;或声带淡红肥厚,边缘有小结或息肉,声门闭合不全;或喉黏膜及声带干燥、变薄;或声带活动受限、固定;或声带松弛无力。
治疗
1、含噙法
选用具有清利咽喉作用的中药制剂含服,有助于消肿止痛开音。
2、蒸汽吸入
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的中药水煎,取过滤药液进行蒸汽吸入。如风寒袭肺者,可用紫苏叶、香薷、蝉蜕等;风热犯肺或肺热壅盛者,可用柴胡、葛根、黄芩、生甘草、桔梗、薄荷等;肺肾阴虚者,可用乌梅、绿茶、甘草、薄荷等。
3、离子导入法
用红花、橘络、乌梅、绿茶、甘草、薄荷水煎取汁,进行喉局部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有利喉消肿开音的作用。
流行病学
病因
诊断
声嘶除见于喉瘖外,还见于多种喉部疾病,如白喉、喉癣、喉瘤、喉菌等,应加以鉴别。
1、喉瘖与白喉
均有声嘶,但白喉多见于小儿,声嘶显著,咳嗽呈犬吠样,神情萎靡,脸色苍白,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易发生喉哽阻,咽喉部检查可见有不易剥落的白膜,白膜处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查出白喉杆菌。
2、喉瘖与喉癣
喉癣除声嘶外,咽喉干燥疼痛如芒刺,检查见喉部溃疡,多有劳瘵病史。
3、喉瘖与喉瘤、喉菌
喉瘤、喉菌检查喉腔可见新生物,或触之易出血,取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有助于鉴别。
预防
1、患病期间宜少讲话,注意声带休息。
2、职业用声者应注意发声方法,避免用声过度。
3、注意起居有常,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4、避免粉尘及有害化学气体的刺激。
5、注意饮食有节,节制肥甘厚腻及生冷寒凉之品,戒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