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喉痈

喉痈中医病名。是以咽喉红肿疼痛、吞咽困难为主要特征的咽喉及其邻近部位的痈肿。病情发展迅速,因咽喉肿塞、剧痛而影响进食,甚则阻碍呼吸,危及生命。据其发生部位不同而有喉关痈、里喉痈、颌下痈、上腭痈等名。本病以喉关痈、会厌痈为常见,多发于青壮年,里喉痈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西医学的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会厌炎及会厌脓肿、咽后脓肿、咽旁脓肿等疾病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治疗。

主要病因

脏腑蕴热,复感风热邪毒,或异物、创伤染毒,内外热毒搏结

其它名称

喉关痈、里喉痈、颌下痈、上腭痈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常见症状

咽喉疼痛剧烈,吞咽困难,语言含糊,甚则张口困难

相关中医疾病

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会厌炎及会厌脓肿、咽后脓肿、咽旁脓肿等

英文名称

throat abscess

治疗

药物治疗
喉痈辩证要点喉痈的主要特征是咽喉剧烈疼痛,局部红肿、化脓,其病变进程均可分为酝酿期、成脓期、溃脓期。辨是否成脓乃辨证之关键,及时采取排脓治疗,对缩短病程至关重要。喉痈治疗原则散表清热、解毒消肿。喉痈证治分类内治(一) 外邪侵袭,热毒搏结症状:喉痈初起,咽痛逐渐加重,吞咽不利,吞咽时疼痛尤甚,发热恶寒,头痛,周身不适,口干,咳嗽痰多,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检查可见患处黏膜色红漫肿或颌下肿胀,触之稍硬。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常用药:银花、菊花、蒲公英、地丁、天葵子、荆芥、防风、连翘、白芷。(二) 热毒困结,化腐成脓症状:咽痛剧烈,胀痛或跳痛,痛引耳窍,吞咽困难,口涎外溢,或张口困难,言语不清,如口中含物,或咽喉阻塞,吸气难入。伴高热,头痛,口臭口干,便结溲黄,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数有力。检查可见患处红肿高突,或隆起顶部红里泛白,触之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脓液。颌下有臖核。治法:泻热解毒,消肿排脓。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常用药:银花、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防风、白芷、贝母、天花粉、穿山甲、皂角刺、甘草。(三) 气阴耗损,余邪未清症状:咽痛逐渐减轻,身热已平,红肿始退,咽干口渴,倦怠乏力,懒动少言,舌红或淡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检查见患处红肿突起已平复,黏膜色红欠润,或溃口未愈合。治法:益气养阴,清解余毒。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药:沙参、麦门冬、玉竹、天花粉、扁豆、甘草、桑叶、太子参、金银花、蒲公英。外治1、吹药:可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喷剂吹喉关红肿处,每日数次。2、含服:可用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的中药含片、滴丸含服。3、含嗽:可用金银花、桔梗、甘草煎水或用内服中药渣再煎之药液,冷后频频含嗽。4、超声雾化吸入:可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如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板蓝根、丹皮、赤芍等,煎水,每次用20-30ml做超声雾化,每日1-2次。5、外敷:颌下肿痛明显者,可用紫金锭或如意金黄散,以醋调敷,每日1次;亦可用木芙蓉叶60g,红糖6g,捣烂外敷肿痛处。6、 排脓:喉痈成脓之后,应及时排脓。可行穿刺抽脓,或切开排脓;里喉痈应采取仰卧垂头位,并在做好抽吸痰液及气管切开器械的准备下进行,以防脓肿突然破裂,脓液涌入气道,导致窒息。
其他治疗

1、吹药法

可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散剂吹喉关红肿处,每日数次。

2、含噙法

可用清热解毒、利咽止痛的中药含片、滴丸含服。 

3、含漱法

可用金银花、桔梗、甘草煎水或用内服中药渣再煎之药液,冷后频频含漱。

4、蒸汽吸入

可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注射剂,蒸汽吸入。

5、涂敷法

颌下肿痛明显者,可用紫金锭或如意金黄散,以醋调敷,每日1次,亦可用木芙蓉叶60g、红糖6g,捣烂外敷肿痛处。

6、排脓法

喉痈脓成之后,应及时排脓。先行穿刺抽脓,再切开排脓。里喉痈应采取仰卧垂头位,并在准备好抽吸痰液及气管切开器械的前提下进行,以防脓肿突然破裂,脓液涌入气道,导致窒息。

病因

基本病因
本病多因脏腑蕴热,复感风热邪毒,或异物、创伤染毒,内外热毒搏结咽喉,灼腐血肉为脓,毒聚而成痈肿。

诊断

诊断原则

1、喉关痈

多继发于乳蛾。一侧软腭明显红肿隆起,喉核被推向前下方或后下方,并被肿胀的舌腭弓和软腭所遮盖,悬雍垂红肿被推向对侧。

2、会厌痈

会厌红肿、增厚,尤以会厌舌面表现显著,甚至肿胀成球形,影响呼吸;如已成脓,则会厌红肿处可见黄白色脓点。喉关多无明显红肿。

3、里喉痈

以小儿为多见。喉底一侧红肿隆起,脓肿较大者,可将患侧腭咽弓及软腭向前推移。患侧颌下有譽核,压痛明显。颈侧位X线片可见咽后壁隆起之软组织阴影,有时尚可见液平面。

4、颌下痈

颈部僵直,一侧领下肿胀压痛,成脓后可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脓液;同侧咽壁及喉核被推向咽腔中央,但喉核无红肿;颈部B超或CT扫描可显示脓肿大小。

诊断依据

1、喉关痈

多继发于乳蛾。一侧软腭明显红肿隆起,喉核被推向前下方或后下方,并被肿胀的舌腭弓和软腭所遮盖,悬雍垂红肿被推向对侧。

2、会厌痈

会厌红肿、增厚,尤以会厌舌面表现显著,甚至肿胀成球形,影响呼吸;如已成脓,则会厌红肿处可见黄白色脓点。喉关多无明显红肿。

3、里喉痈

以小儿为多见。喉底一侧红肿隆起,脓肿较大者,可将患侧腭咽弓及软腭向前推移。患侧颌下有譽核,压痛明显。颈侧位X线片可见咽后壁隆起之软组织阴影,有时尚可见液平面。

4、颌下痈

颈部僵直,一侧领下肿胀压痛,成脓后可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脓液;同侧咽壁及喉核被推向咽腔中央,但喉核无红肿;颈部B超或CT扫描可显示脓肿大小。

鉴别诊断
喉痈应与乳蛾、喉风等疾病相鉴别

1、乳蛾

喉关痈常继发于乳蛾,因此早期表现与乳蛾相同,应注意乳蛾是否已发展为喉关痈,鉴别要点是患侧软腭是否红肿隆起。

2、喉风

喉痈与喉风均可出现 咽喉剧烈疼痛、吞咽困难、口涎外溢等症状,但喉风最为突出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喉痈无明显 呼吸困难,是为鉴别要点。

预防

预防措施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脓肿自行溃破溢入气管导致窒息。脓已成应及时排脓,保持引流通畅,并适时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

2、吞咽困难者,宜进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忌食辛辣炙馎、醇酒厚味。

3、起居有常,增强体质,冷暖适宜,预防外邪侵袭。

4、积极治疗咽喉部急慢性疾病,保持口腔卫生。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