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疳

火疳,中医病名。是指邪毒上攻白睛,导致白睛里层呈紫红色局限性隆起且疼痛的眼病。又名火疡。好发于成年女性,多为单眼发病,也可双眼先后发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火疳之轻症可无后患,视力无损,其病位在白睛里层之表浅处;火疳之重症则危害较大,愈后常遗留白睛青蓝、白膜侵睛,也可波及黑睛和黄仁,变生他症,甚至可造成失明。其病位在白睛里层之深部。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之表层巩膜炎及前巩膜炎。
主要病因
其它名称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相关中医疾病
英文名称
检查
1、眼部检查
轻者白睛里层向外隆起,呈紫红色结节,推之不移,疼痛拒按,隆起之结节可由小渐渐增大,周围布有紫赤血脉;重者,白睛里层向外突起,呈紫红色结节,甚者范围广泛,环抱黑睛呈堤状隆起,推之不移,疼痛拒按,白睛混赤浮肿。
2、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血沉、血清尿酸、类风湿因子、免疫复合物等检查有助于查找病因。
治疗
1、滴滴眼液
可选用清热解毒滴眼液,或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如0.025%地塞米松滴眼液或1%醋酸泼尼松滴眼液。若并发瞳神紧小者,须及时滴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散瞳。
2、局部热敷
可用内服药渣再煎水湿热敷,对减轻眼部症状、促进气血流畅、缩短病程有辅助作用。
流行病学
病因
1、心肺热毒内蕴,火郁不得宣泄,以致气滞血瘀,滞结为疳,病从白睛而发。
2、素有痹证,风湿久郁经络,郁久化热,风湿热邪循经上犯于白睛而发病。
3、肺经郁热,日久伤阴,虚火上炎,上攻白睛。
此外,痨瘵、梅毒等全身性疾病常可诱发本病。
诊断
1、患眼疼痛,畏光流泪。
2、白睛里层向外隆起紫红色结节,推之不移,疼痛拒按。
1、患眼疼痛,畏光流泪。
2、白睛里层向外隆起紫红色结节,推之不移,疼痛拒按。
本病应与金疳相鉴别
金疳
位于白睛表层,其颗粒较小,呈灰白色小泡样,突于白睛表面,界限明显,可以溃破,其丝脉多鲜红,病程较火疳为短,不波及瞳神,预后较火疳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