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急喉风

急喉风,中医病名。是指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咽喉疾病。临床上常可出现咽喉红肿疼痛、痰涎壅盛、语言难出、声如拽锯、汤水难下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窒息死亡。该病的发生,多由咽喉痈及各种咽喉病发展而来。西医学的急性喉阻塞可参考本病进行辩证施治。

主要病因

咽喉痈肿、外伤、异物、肿瘤、过敏、小儿喉瘖发展所致

其它名称

锁喉风

发病部位

咽喉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常见症状

咽喉红肿疼痛、痰涎壅盛、语言难出、声如拽锯、汤水难下

相关中医疾病

急性喉阻塞

英文名称

acute throat wind

检查

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检查,血尿便检查。

治疗

治疗原则

根据呼吸困难程度,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Ⅰ度:明确病因,药物治疗为主。解除病因,及时控制病情,防止疾病发展。

Ⅱ度:选择药物治疗,如足量的抗生素,同时加用类固醇激素,并做好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准备。

Ⅲ度:在上述各项治疗实施的同时,及时行气管切开,缓解呼吸困难,切勿延误手术时机。

Ⅳ度:已近窒息,因喉部阻塞,不能行气管插管,可急行环甲膜切开或直接切开颈段气管。病因治疗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进行。

药物治疗
急喉风辩证要点本病特点为发病急,变化快,治疗时应注意呼吸困难情况,针对病因,及时解除呼吸困难症状,故掌握病变阶段,准确辨证施治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若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应迅速解除呼吸困难症状。待缓解后辨证施治。急喉风治疗原则疏风散邪,解毒消肿;宣肺泄热,清胃降火。急喉风证治分类(一)风热外袭,热毒内困症状:咽喉肿胀疼痛,吞咽不利,继之咽喉紧涩,汤水难下,强饮则呛,语言不清,痰涎壅盛,咽喉堵塞,呼吸困难。全身可见乏力,恶风,发热,头痛,舌质红,苔黄或黄厚,脉数。治法:疏风泄热,解毒消肿。方药:清咽利膈汤加减。常用药:荆芥、防风、薄荷、栀子、黄芩、连翘、银花、黄连、桔梗、甘草、牛蒡子、玄参、生大黄、玄明粉。(二)热毒熏蒸,痰热壅结症状:咽喉突然肿胀,疼痛难忍,喉中痰鸣,声如拽锯,喘息气粗,声音嘶哑,或语言难出。全身可见憎寒壮热,或高热心烦,汗出如雨,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或腻,脉数或沉微欲绝。治法:泄热解毒,祛痰开窍。方药:清瘟败毒散加减。常用药:犀角(可用水牛角代)、玄参、生地、赤芍、丹皮、黄连、黄芩、栀子、石膏、知母、连翘、桔梗、甘草。(三)风寒湿浊,凝聚咽喉症状:猝然咽喉憋闷,声音不扬,吞咽不利,呼吸困难,或兼有咽喉微痛。全身可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不渴等症。舌苔白滑,脉浮。检查见喉关可无红肿,会厌可明显肿胀甚至如球状,声门处粘膜苍白水肿,声门开合不利。治法:散寒祛湿,利咽消肿。方药:六味汤加味。常用药:荆芥、防风、薄荷、桔梗、甘草、僵蚕、苏叶、蝉衣、茯苓、泽泻。外治1、吹药:适用于喉关及口咽部病变,如喉风散、西瓜霜 、冰硼散、珠黄散等清热解毒、消肿祛痰药物,频频吹喉。2、雾化吸入:可用金银花、菊花、薄荷、葱白、藿香等中药,适量煎煮,将药汁放入雾化器中吸入,以祛风清热,消肿通窍。亦可加入适量抗菌素及激素一并使用。3、含漱:咽部红肿者可用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中药煎水含漱。4、中药离子透入:可用黄芩、栀子、连翘、赤芍、丹皮、贝母、天竺黄、大黄等药浓煎后,借助于离子透入仪将药从颈前部皮肤导入至喉部病变部位。5、理疗:配合微波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等对局部进行治疗,起到活血解毒消肿作用。

病因

基本病因
本病多由咽喉痈肿、外伤、异物、肿瘤、过敏、小儿喉瘖等各种急性咽喉病发展所致,多为风热邪毒、疫疠之邪外袭,内因痰浊蕴积,气血凝结,痰涎阻塞气道所致。

诊断

诊断原则

1、病史

多有急性咽喉病或咽喉异物、外伤、过敏等病史。

2、临床症状

吸气性呼吸困难并伴有吸气期喉鸣,痰涎壅盛,语言难出,汤水难下,声音嘶哑等。

3、根据呼吸困难及病情轻重程度分为四度:

Ⅰ度:患者安静时无症状,活动或哭闹时出现喉鸣和鼻翼煽动,吸气时天突(胸骨上窝)、缺盆(锁骨上窝)及肋间等处轻度凹陷,称三凹征(儿童上腹部软组织也可凹陷,故亦称四凹症)。

Ⅱ度:安静时亦出现上述呼吸困难表现,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

Ⅲ度:呼吸困难明显,喉鸣较响,并因缺氧而呈烦躁不安、自汗、脉数等,三(四)凹症显著。

Ⅳ度:呼吸极度困难,病人坐卧不安,唇青面黑,额汗如珠,身汗如雨,甚则四肢厥冷,脉沉微欲绝,神昏,濒临窒息。

诊断依据

1、病史

多有急性咽喉病或咽喉异物、外伤、过敏等病史。

2、临床症状

吸气性呼吸困难并伴有吸气期喉鸣,痰涎壅盛,语言难出,汤水难下,声音嘶哑等。

3、根据呼吸困难及病情轻重程度分为四度:

Ⅰ度:患者安静时无症状,活动或哭闹时出现喉鸣和鼻翼煽动,吸气时天突(胸骨上窝)、缺盆(锁骨上窝)及肋间等处轻度凹陷,称三凹征(儿童上腹部软组织也可凹陷,故亦称四凹症)。

Ⅱ度:安静时亦出现上述呼吸困难表现,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

Ⅲ度:呼吸困难明显,喉鸣较响,并因缺氧而呈烦躁不安、自汗、脉数等,三(四)凹症显著。

Ⅳ度:呼吸极度困难,病人坐卧不安,唇青面黑,额汗如珠,身汗如雨,甚则四肢厥冷,脉沉微欲绝,神昏,濒临窒息。

鉴别诊断

吸气性呼吸困难应与呼气性呼吸困难及混合性呼吸困难相鉴别。

吸气性呼吸困难,病变在上呼吸道,为各种原因引起梗阻所致,可见三凹征,常见于喉头水肿、异物、白喉、喉癌等。呼气性呼吸困难,病变部位在小支气管,因水肿、痉挛、狭窄所致,常见于肺气肿及攴气管哮喘。混合性是指吸气呼气均感困难,常见于大面积肺炎、大量胸水、腹水、胸膜炎、肋骨骨折等。

预防

预防措施

1、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积极防治外感,可有效减少急喉风的发生。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充分准备,随时进行抢救。

3、为了避免加重呼吸困难症状,应尽量少活动,多安静休息,并应采取半卧位。

4、进食或服药应缓缓下咽,以免引起呛咳,如咽喉疼痛应进冷或温流质、半流质饮食。

5、气管切开后应保持套管通畅,内管定时取出清洗、消毒,一般每4-6小时清洗1次;保持合适的室内温度(22℃左右)、湿度(90%以上),蒸气吸入,稀释痰液,维持下呼吸道通畅;防止伤口感染,及时换药;注意防止外管脱出,以免发生窒息;拔管前应先堵管1-2昼夜,待病人呼吸平稳后可拔管,伤口不必缝合,用蝶形纱布将创缘拉拢,数日即可自愈。6、忌食辛辣、肥甘、粘腻之物,以免助长火势及滋生痰湿,使病情加重。7、戒除烟酒,以免刺激咽喉,加重病情。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