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睑弦赤烂

睑弦赤烂,中医病名。是指因风湿热邪蕴结眼睑所致。以胞睑边缘赤肿湿烂,刺痒灼痛为主要表现的外障类疾病。又名风弦赤眼、沿眶赤烂、风沿烂眼、迎风赤烂等。病变发生在眦部者,称眦睢赤烂,又名眦赤烂;婴幼儿患此病者,称胎风赤烂。常为双眼发病,病程长,病情顽固,时轻时重,缠绵难愈。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睑缘炎,包括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部睑缘炎。

主要病因

风湿热邪蕴结眼睑

其它名称

风弦赤眼、沿眶赤烂、风沿烂眼、迎风赤烂

发病部位

胞睑

就诊科室

眼科

常见症状

胞睑边缘赤肿湿烂,刺痒灼痛

相关中医疾病

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和眦部睑缘炎

英文名称

ulcerous eyelid margin,marginal blepharitis,red ulcerated eyelid

检查

实验室检查

眼部检查

病变的程度、部位不同,临床可有不同表现。如可见睑缘潮红,睫毛根部及睫毛间附有细小糠皮样鳞屑,除去鳞屑后可见睑缘红赤,睫毛易脱落,但可再生;或见睑缘红赤糜烂,结痂,除去痂皮可见睫毛根部处出脓、出血,睫毛胶黏成束,乱生或脱落,睫毛脱落后不能再生,日久则睫毛稀疏或成秃睫;或红赤糜烂等症表现在两眦部。

治疗

治疗原则

其病势缠绵,须坚持治疗数月才能痊愈,且宜内外合治。

药物治疗
睑弦赤烂辩证要点本病发病位于睑缘,在脏属脾,多为实证热证。证见睑弦溃烂,眵泪胶粘属湿;睑弦赤痛属热,刺痒属风。病变位于眦部,为风邪引动心火,故以风湿热三邪为主。治疗总原则是祛风清热除湿。睑弦赤烂治疗原则祛风清热除湿。睑弦赤烂证治分类(一)风热偏重症状:睑弦红赤,睫毛根部有糠皮样脱屑,自觉灼热刺痒,干涩不适。治法:祛风止痒,凉血清热。方药:银翘散加减。常用药: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赤芍、蝉蜕、乌梢蛇、天花粉。(二)湿热偏重症状:睑弦红赤溃烂、痛痒并作,眵泪胶粘,睫毛成束,或倒睫,睫毛脱落。治法:祛风清热除湿。方药:除湿汤加减。常用药:荆芥、防风、滑石、车前子、通草、茯苓、黄芩、黄连、连翘、甘草、枳壳、陈皮。(三)心火上炎症状:眦部睑弦红赤糜烂,灼热刺痒,甚者眦部睑弦破裂出血。治法:清心泻火。方药:导赤散和黄连解毒汤加减。常用药:生地、通草、黄连、黄芪、黄柏、甘草。[1]
其他治疗

1、中药熏洗

熏洗前应清洗患处,拭去鱗屑、脓痂、已松脱的睫毛,清除毛囊中的脓液,充分暴露病损处,才能药达病所。

(1)可用内服药渣煎液,或选用千里光、白鲜皮、苦参、野菊花、蒲公英、蛇床子等药煎水 熏洗,每日2〜3次。

(2)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3%硼酸溶液清洗睑缘,每日2〜3次。

(3)二圣散煎水外洗。

2、滴滴眼液

可选用0.5%熊胆滴眼液、0.5%硫酸锌滴眼液或抗生素滴眼液(如0.5% 新霉素滴眼液、10%磺胺醋酰钠滴眼液)滴眼。

2、涂眼药膏

涂抗生素眼药膏,如红霉素眼药膏等。

病因

基本病因

1、脾胃蕴热,复受风邪,风热合邪触染睑缘,伤津化燥。

2、脾胃湿热,外感风邪,风、湿、热邪相搏,循经上攻睑缘而发病。

3、心火内盛,风邪犯眦,引动心火,风火上炎,灼伤睑眦。

症状

典型症状

患眼睑弦或眦部灼热疼痛,刺痒难忍,可伴干涩羞明。

诊断

诊断原则

1、患眼睑弦刺痒灼痛。

2、眦部、睑弦红赤,睫毛根部有鱗屑或溃疡。

诊断依据

1、患眼睑弦刺痒灼痛。

2、眦部、睑弦红赤,睫毛根部有鱗屑或溃疡。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风赤疮痍相鉴别。二者相同的是皆有红赤湿烂等症;二者不同的是病位不同,睑弦赤烂病变部位仅限于睑缘或眦部睑缘,一般不波及眼睑皮肤,而风赤疮痍病变部位则以眼睑及前额部皮肤为主,多不累及睑弦,并可出现黑睛生翳。

预防

预防措施

1、保持眼部清洁,避免风沙烟尘刺激。

2、注意饮食调节,勿过食辛辣炙馎之品。

3、凡屈光不正、视疲劳者应及时矫治,注意用眼卫生及劳逸结合。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