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浮肿

经行浮肿,中医病名。是指以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面睑或手肘脚踝浮肿为主要表现的月经期疾病,称为“经行浮肿”。或称“经来遍身浮肿”。相当于经前期综合征。本病若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其它名称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相关中医疾病
英文名称
检查
治疗
虚者,治以温肾健脾化湿,化气行水消肿; 实者,治以行气活血,利水消肿。
病因
症状
经行头面四肢浮肿, 伴随月经周期而出现, 经净则浮肿渐消。
诊断
1、本病发生与月经有关,随月经周期有规律地于经前,经期出现,经后逐渐消退。
2、临床表现:全身水肿、手足肿胀或面部浮肿不适或自觉肿胀。
3、体征:体重可增加或有凹陷性浮肿。
1、本病发生与月经有关,随月经周期有规律地于经前,经期出现,经后逐渐消退。
2、临床表现:全身水肿、手足肿胀或面部浮肿不适或自觉肿胀。
3、体征:体重可增加或有凹陷性浮肿。
经行浮肿患者,一般水肿程度较轻,血、尿常规无明显异常。如经净后浮肿仍不能消退者, 则需考虑是否为心、肝、肾功能不良、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的浮肿。应结合有关检查,明确诊断。这类浮肿虽可在经期加重,但应按内科杂病治之,不可与经行浮肿混为一谈。
1、心源性浮肿者,可有心功能减退、心率快、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肝肿大。
2、肝源性浮肿者,多有肝病、肝功能异常史,多在肝病晚期出现,常为有腹水伴水肿,无周期性。
3、肾源性浮肿者,有肾功能不全病史,水肿程度较重,无周期性。
4、甲状腺功能减退致肿者,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以鉴别。
5、营养不良性水肿,多属全身性浮肿,有营养不良病史伴低蛋白血症。
预防
1、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过度劳累。
2、经前适当控制水盐摄入量; 经期慎食生冷瓜果之物,以防感寒湿滞,重伤脾阳。
3、可采用食疗方法,帮助利水消肿。
4、虚者要注意经前调理,以补脾肾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