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硫丸

半硫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具有温肾祛寒,通阳泄浊之功效。主治痃癖,冷气,冷秘,泄泻。症见面色苍白或暗淡无华,腹中冷痛,大便艰涩,腰脊冷痛,甚则四肢不温,喜热畏寒,舌质淡白,脉迟沉。
主治
出处
别名
功用
名称
主治
痃癖,冷气,冷秘,泄泻。
功用
温肾祛寒,通阳泄浊。
方义
方中硫黄酸温有毒,补火助阳,祛寒通便,暖而能通,善治虚冷便秘,为君药。半夏辛温有小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为臣药。半夏配硫黄,既增温肾壮阳之功,又有燥湿化浊之效。姜汁为丸,温胃止呕,又可制半夏之毒,共奏温肾祛寒通阳泄浊之功。
歌诀
半硫半夏与硫黄,虚冷下元便秘尝;金液丹中硫一味,沉寒厥逆亦兴阳。
用法用量
研为极细末,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为丸,如梧桐子大,小儿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至二三十丸,小儿三五丸,空腹时无灰酒或米饮生姜汤送下,妇人醋汤下。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一作姜制)三两,硫黄(明净者,研极细,柳木槌子杀过)二两。
运用
诊断要点为面色苍白或暗淡无华,腹中冷痛,大便艰涩,腰脊冷痛,甚则四肢不温,喜热畏寒,舌质淡白,脉迟沉。
重要文献摘要
原方选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老人痰结,大便秘涩。半夏姜制为末,硫黄研极细以柳木捶杀过。上等分,姜汁浸,蒸饼和丸梧子大,温酒或姜汤下五七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