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

脓耳面瘫

脓耳面瘫,中医病名。是由于脓耳失治,邪毒侵蚀耳内脉络而发生的面瘫。西医学的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并发面瘫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临床症状为面肌运动减退或丧失,不能提额皱眉、闭眼,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嘴角歪向健侧,患侧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漏气。

主要病因

脓耳失治,邪毒侵蚀耳内脉络

其它名称

脓耳口眼歪斜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常见症状

耳内流脓、口眼埚斜

相关中医疾病

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并发面瘫

英文名称

facial paralysis due to purulent ear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耳部检查

鼓膜穿孔多位于松弛部或紧张部边缘,鼓室内有污秽黏脓及豆腐渣样物或肉芽味臭。

2、其他

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X线或CT扫描示乳突有骨质破坏。泪腺分泌试验、味觉试验、面神经电图、面肌电图等检查有助于判断面神经损害部位及程度。

治疗

治疗原则

根据脓耳面瘫发病原因,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托里排脓、祛邪通络为内治法;必要时配合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脓耳面瘫辩证要点热毒炽盛,蒸灼耳窍,故耳流脓、耳痛;脓毒内攻,损及脉络,气血阻滞,则口眼斜、完骨疼痛;热毒壅盛,火热上攻,故流脓黄稠。全身可见发热头痛;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滑数等肝胆火热上攻之征。脓耳日久,邪毒闭阻脉络,致使面部肌肤失养,所见面部麻木、肌肉萎缩;邪毒侵蚀,故鼓膜穿孔、脓流污秽;气血亏损,脾气不足,湿浊内困,故食少便溏、肢倦无力、苔白腻;唇舌淡而无华、脉细弱为气血亏虚之表现。脓耳面瘫治疗原则根据脓耳面瘫发病原因,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托里排脓、祛邪通络为内治法;必要时配合手术治疗。脓耳面瘫证治分类内治(一)热毒上攻,脉络受损症状:耳内流脓,耳痛剧烈,口眼歪斜。鼓膜充血、穿孔,流脓稠厚味臭,完骨部有叩压痛;全身可见发热头痛,口苦咽干,尿赤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治法:泻火解毒,活血通络。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甘草、桃仁、红花、全蝎。(二)气血不足,邪毒阻络症状:脓耳流脓日久,渐生面瘫,初起面部运动迟缓,日久面部麻木,肌肉萎缩。鼓膜松弛部或边缘性穿孔,脓液污秽臭味;全身可见食少便溏,肢倦无力,唇淡白无华。舌质淡,舌苔白腻,脉细弱或涩。治法:托里排脓,祛邪通络。方药:托里消毒散合牵正散加减。常用药:石菖蒲、薏苡仁、当归、川芎、赤芍、银花、桔梗、白芷、皂角刺、生黄芪、白附子、全蝎、僵蚕。外治法1、耳局部处理。2、其他:必要时可行中耳乳突根治手术及面神经探查减压术。脓耳面瘫其他疗法针灸治疗1、针刺及灸法:以翳风、地仓、合谷为主穴,配阳白、太阳、人中、承浆、颊车、下关、四白、迎香、大椎、足三里等,针刺或用电针治疗,每日1次。气血虚者,可用灸法。2、电磁疗法:选用上穴,行电磁疗法,每日1次。3、梅花针:用梅花针叩击患处,每日1次。4、穴位敷贴或注射:取颊车、地仓、下关、曲池、翳风、外关等穴,用蓖麻仁捣烂,敷贴穴位。亦可选用丹参、当归或黄芪等注射液作穴位注射,每次1-2穴,各穴轮流使用。每穴注入药液0.5-1毫升,隔日1次,5-7日为1疗程。
其他治疗

1、清除脓液

耳窍有脓,须先行清洁,以清除脓液,保持引流通畅,有助于以滴耳法或吹药法进行治疗。一般可用3%双氧水洗涤耳道,也可用负压吸引的方法清除脓液。

2、滴耳

可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的药液滴耳。

3、吹药

此法可用于鼓膜穿孔较大者,一般用可溶性药粉吹布患处。吹药前应先清除耳道积脓及残留的药粉。吹药时用喷粉器将药粉轻轻吹入,均匀散布于患处,每日1-2次,严禁吹入过多造成药粉堆积,妨碍引流。鼓膜穿孔较小或引流不畅时,不宜用药粉吹耳。

4、手术治疗

行根治性中耳乳突手术,彻底清除脓耳病灶,同时行面神经减压术。

病因

基本病因
面部脉络循行耳中及耳之前后,若脓耳失治,日久病深,邪毒潜伏于里,灼腐耳内脉络,致使脉络闭阻不通而导致面瘫。

诊断

诊断原则

1、病史

有脓耳病史。

2、临床症状

面肌运动减退或丧失,不能提额皱眉、闭眼,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嘴角歪向健侧,患侧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漏气;口涎外流;说话、发笑、闭眼、龇牙时面容不对称。

诊断依据

1、病史

有脓耳病史。

2、临床症状

面肌运动减退或丧失,不能提额皱眉、闭眼,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嘴角歪向健侧,患侧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漏气;口涎外流;说话、发笑、闭眼、龇牙时面容不对称。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中枢性面瘫及非脓耳所致的面瘫相鉴别。

1、中枢性面瘫

与脓耳面瘫的鉴别要点在于眼裂以上部位是否瘫痪。前者主要是眼裂以下部分瘫痪,因此闭眼、提额、皱眉等动作不受影响;后者则累及眼裂以上,因此还可以出现一侧闭眼障碍、额纹变浅等表现。

2、耳带疮等非脓耳引发的面瘫

与脓耳面瘫的鉴别要点在于是否同时存在脓耳。

预防

预防措施

1、根治脓耳,是预防本病关键。

2、注意眼部防护,如白天戴眼罩,晚上涂眼膏。

3、每日按摩患侧面肌数次,有利于防止或减轻面部肌肉萎缩。

Copyright © www.bai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3008180号-1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