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苓汤

柴苓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丹溪心法附余》卷一。具有分利阴阳,和解表里之功效。主治伤寒,温热病,伤暑,疟疾,痢疾等,邪在半表半里,发热,或寒热往来,或泻泄,小便不利者,以及小儿麻疹、痘疮、疝气见有上述症状者。
主治
出处
功用
名称
主治
伤寒,温热病,伤暑,疟疾,痢疾等,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发热,或寒热往来,或泻泄,小便不利者,以及小儿麻疹、痘疮、疝气见有上述症状者。
功用
分利阴阳,和解表里。
方义
本方为和解半表半里之方,由小柴胡汤、五苓散合方而成,其中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解表里之邪;五苓散则渗利中焦湿邪,故对邪在半表半里且兼有里湿症候者尤为适宜。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水二盏(300ml),生姜三片,煎至一盏(150ml),温服。
组成
柴胡一钱六分(4.8g),半夏(汤泡七次)七分(2.1g),黄芩、人参、甘草各六分(1.8g),白术、猪苓、茯苓各七分半(2.1g),泽泻一钱二分半(3.6g),桂五分(1.5g)。